无尘阁日记

不要分辨自己念头的善恶

善惡念起,本無實性,只是心波微動。今晨觀雲,天色未明,薄霧籠山,林間靜寂,偶見一鳥掠過,無聲無痕。心忽有所悟:我們心中每日升起的念頭,如同浮雲在天,本無善惡之別。只是我們給它貼上了標籤,便開始了執著,也開始了自我懲罰。念起念滅,若無定根,何來評判?善惡之分,其實常常源於我執。念頭生時,我們不問其源、不察其力,只根據慣性與習氣立即歸類:此是善,應鼓勵;此是惡,...

器之安,非在其價值,而在其能承載天地之美

瓷瓶一花,天心自現。眼前這一朵花,在晨光未盛之時,安安靜靜地盛放著。花瓣層層疊疊,柔而不弱,白中微透紫暈,花心微含新綠,像一口無聲的心語,又似一位未語先笑的清修之人。花上還凝著露珠,一如初醒的眼神,尚未受塵世之染。它插在一只畫有荷與葉的瓷瓶中,瓶身潔白,器形溫潤,畫筆輕逸,卻藏著深情。整體不言不語,卻傳遞著一種清明之氣,如山中早課,如寺前靜茶。此刻我才恍然明...

一切相都是如来

一切相,都是如來。看見萬象如是,即見無相之實。今晨天光微起,我望見這張照片。遠山重疊如靜靜展開的經卷,晨霧氤氳,草原綠而不艷,幾隻羊安然自牧於地,無人聲,無車馬,萬物各安其位,無需矯飾。畫面中央,輕輕寫著:「一切相,都是如來。」心中便也靜了。這不是一句標語,而是一句鏡語——照見天地本性,也照見我們自己。萬象森然,各有其名其形,但若執之為實,便落於妄見。我們眼...

每个念头,都是你投影出去的化身

每一個念頭,都是你自己投影出的化身;而你,只需輕輕將它們收回。夜裡靜坐時,心中泛起微微的波紋,一個念起,一個念滅,來來去去,如風掠水面。忽然明白了什麼——原來我們終日奔波、苦樂不定的根源,不在他人、不在境遇,而在這些念頭從不曾安靜下來。每一念起,都是一種走出自身的行為,一種向外投射的流離。若不照見它們,它們便如野馬脫韁,引我於萬境奔馳;而只要一個回首,將它們...

堕于纯情,无尽烦恼

人心若任情而行,便如水向下流,終將沉於欲海之底。靜坐時讀至《楞嚴經》中一句:「純情即堕,純想即飛。」初聞之時心中一動,像是靜夜中被一縷清風吹醒。這世間眾生浮沉輪轉,苦苦無歸,皆因一念未明,情愛未斷。那「情」不是溫柔與悲憫之心,而是染著於色、聲、香、味、觸中的執取之意。佛言「純情即堕」,實是慈悲語,非責備,亦非摧毀,而是要我們照見自身的情欲如何成為下墮之因。欲...

一念道心起,万般天机开

人生最可貴的,不是能做什麼,而是能成為什麼。靜夜時分,我坐在窗邊,月光映在指尖,一念緩緩浮現:這一生,究竟應當投向何處?人世萬途,或可行醫濟世,或可治國安民,或可耕田持家,皆為美事,但若問最究竟者,心中回響的,總是二字:成道。這並非高遠之語,也非離塵避世之選,而是對生命最深、最誠的一份回應。若不願將整個人生交出來,成道之門,便永遠只是遠觀。成道,不是旁門技藝...

安於不正處

這是清晨草地上的一只茶碗,靜靜地側臥在陽光與露水之間,仿佛正從夢中甦醒。我凝視它的模樣,不規則的邊沿、沉靜的釉色、安然的姿態——彷彿不是人手所造,而是自自然然生長出來的一個存在。如同草,如同雲,如同人心最深處,那個無須雕琢卻本然自在的部分。一只傾斜的碗,顯現出天工之美,也提醒著我:並非每個東西都要「正」,才算安好。我們常常以為,穩當的事物必須立得端正,物件須...

心靜如鏡,萬事自明

心若未動,事無須催。這幾日,我靜坐於午後陽光下,窗外風聲如水,心中一念起伏:人是否該在還未真心想賺錢時,就不急著去賺錢?不為世俗趨勢所挾,不為他人腳步所擾,只在自己心中有了真正清明的動意時,才向前行動。此一念,愈沉愈明,猶如鏡中之月,水中之影,雖虛而不假,雖柔而不弱。真正的行動,應發自心之誠實,而非念之催逼。我發現,一個人若是帶著「應該賺錢」的壓力去做事,常...

這台相機有點色:一萬張廢片和一次大誤會

我看見一張照片,一部相機靜靜地躺在編織席面之上,鏡頭圓潤,機身穩重,顯示螢幕上寫著:「2849,5h16m」。底下是一段簡短的文字,像是某人心事的流瀉:「謝謝我的女孩,願意陪我拍一萬張廢片。」此語一出,便知其心。真正的陪伴,不是精心挑選的幾張佳作,而是願意陪你拍下一萬張看似無用的照片。曾經也以為,愛是挑選過的,是剪輯後的,是可以放進相簿、展示給旁人看的。但走...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理雖頓悟,事須漸修。初聞此語,只覺平實而有古意。近日身心稍定,病退如雲開月現,方得一絲真味,彷彿那古人遙遙傳來的清音,在靜夜裡忽然應耳。這八字,如燈如岸,照見我久以來內心那無言的矛盾與掙扎。頓悟是心中某個時刻,忽然明白自己本非他物。人在塵世,念念逐境,如浪上之葉,隨風飄轉。偶然因緣會遇,或讀一經,或聞一語,內心那長久未明的重霧忽然裂開一道光縫。那不是多得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