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若不自省,便容易陷入一種無聲的流失中,心力、錢財、情感與健康,日日傾注於無形的所在,回望時才發現,原來這一路,不是在經營生活,而是在默默地倒貼人生。我常在靜夜自問:為何有那麼多中年女性,看似堅韌聰慧,實則疲憊不堪?她們的日常,像一場無止息的消耗戰,既是母親、妻子、女兒、同事,也是自己唯一的支撐。可這個自己,早已在為他人奔波與討好中逐漸隱形。真正的損...
我常想,為人父母者,最深遠的育兒,不是教他贏在起跑線上,而是教他如何安住於人生的長跑中。這世上,有些投資,回報不立現,卻恆久深遠;其中最被忽略,卻最珍貴的,或許正是——陪孩子建立一生受用的運動習慣。運動,並不只是身體的鍛鍊,它是意志的修煉,是心性的雕琢,是一場與自我相處的修行。長期觀察發現,那些從小熱愛運動的孩子,即使不從事專業體育,也往往在人生的各個場域展...
人間百年,風雨無常,若執著於掌控,便如以手撐天,終究徒勞。這些年來,我常常靜坐黃昏之際,讓思緒如落日餘暉在心湖泛起波紋。心中有一個念頭逐漸清晰:真正的活法,不是馳騁萬里、逆天改命,而是默默地,一寸一寸地,接受這世間的一切來臨——哪怕它來得突如其來,哪怕它帶來的是痛。人生的本質,是無常的。這不是一種宿命的悲觀,而是一種內在的如實看見。世事如流雲,變幻不居。我記...
真正的自由,是看見自己,也放下自己那些年我坐在教室裡,看見講台上的自己,口中娓娓道來社會學的理論,眼前是年輕的面孔,筆直地聽著,像在聽一場人生的預言。然而,我卻感受到自己正一點一滴地被剝離——不是被學生,而是被整個體制與我心中的理想之間的裂縫。那是從骨子裡的拉扯:我明知自己正在走向與初心相違的地方,卻一度難以轉身。體制是座牢,卻也是心靈的鏡子。我並不想貶低它...
心有所定,情緒自無所生。我常想,人之情緒如風,一會兒來,一會兒走。風若拂葉而過,不留痕跡,那還不妨;但多數時候,風起則心亂,便把一日之安穩擾得支離破碎。於是我便問自己:這些風,是外界之風,還是內心之風?答案總是清晰——風本無形,是我給了它形。那日午後,盛暑無風。我坐在路邊等人,時間過了一個又一個刻,對方仍未現身。身邊的陽光越來越重,汗水順著背流下來,心中卻無...
心不知題,筆將安放?有時候,我會在夜裡,坐在書桌前,看著空白的頁面。筆在手中,心裡有話,卻不知如何開口。不是沒內容,而是不知如何讓人願意走近、駐足,讀第一句。這才明白,文章之始,非文字,而是那一個簡潔而靈魂相扣的題目。一個好標題,是心與心之間的邀請。一篇文章寫得再深刻,若無題目如眼神般引人注視,便如寶藏被掩埋。標題是那一縷燈火,照亮讀者好奇的岸邊,讓他肯跨出...
管教若失其心,愛便成了傷人的手。我時常想起那個夜裡,一位母親輕聲說出的話:「我不是想管他,我是怕他被這個世界帶走。」語氣中沒有怒氣,只有深深的無助與憂傷。孩子沉迷手機,像是被一只看不見的手牽走,走入一個我們無法涉足的世界。我看見無數父母焦急地追趕、奪回手機,語言變成責罵,眼神變成敵意,而親子之間,原本最柔軟的聯結,也慢慢被這塊小小的螢幕切斷。教育的開始,不是...
言語如水,入心即是深意,亂流則傷人。我常在靜夜中,思考語言的分寸。言雖輕,心重;語雖快,果久。世人皆習慣以話為器,表意、解惑、求連結,卻少有人知,話語亦有禁地。不是因為隱藏便高明,而是因為有些事,一開口,便已泄氣;一傳出,便已生亂。語言若失了敬畏,心也便易於漂泊。談論家事,是對安穩的輕慢。家者,心之所歸,是我們最柔軟的根系。一樁家事,說者無心,聽者或多嘴;原...
若心不能寬,何以納萬象?有時候,我會在夜深時靜坐,思忖世間萬事如水波蕩漾,人的煩惱與困惑,常常不是來自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看法。認知,這個詞聽來簡單,卻是我們與天地萬物相處的方式。我發現,人與人之間最大的距離,不是位置,不是語言,而是看世界的方式是否被限制在黑白分明的邊界之內。若能如光般穿透這些邊界,或許才能真正開始理解世界的模樣。願我們練習一種包容的認知...
婚姻若無情,何以為家?靜坐燈下,翻閱世間百態,如見一池波紋。那名為「干婚」的現象,如一片落葉漂浮水面,雖無聲,卻影影綽綽映出萬象心痕。我讀至此,不嘆其怪,也不譴其非,心中反起一念:「是什麼讓我們在婚姻中靜默成殼,而不再交心?」人之所以選擇“干婚”,是為了在痛苦中尋找一種無聲的和平。世人多誤會“干婚”是逃避,是放棄,其實,它更像一場無聲的停戰協議。夫妻在風霜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