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不再抓了,放下吧!此刻

你想抓的,其实从未远离,只是你还不敢放手。人在心里伸手的时候,其实已经在认定自己是空的,是缺的,是不够的。那种伸出去的动作,看起来像主动,其实是恐惧,是一种深埋在日常里的不安感,好像不再确认些什么,不再抓住一点什么,就会被生活的虚空吞掉。于是,整个人在忙着求,忙着看,忙着想象可能被遗漏的东西。但越是这样,就越像是一种慢性的溺水,四周都是水,而你却拼命地想抓住...

杂念止了,观照才能清晰

安静不是退缩,而是抵达清明的唯一入口。这句话其实我是很晚才懂的。以前总以为一个人要清醒,就要想得多、看得远、判断得快,可后来才发现,脑子越乱,心越沉。你想看清一潭水,就不能一直搅它。哪怕你是出于焦急,哪怕你真的是好意,也不行。你只能等,它自己慢慢沉下来,清了,你才看得到水底。杂念这个东西,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是一点一点堆起来的。有时候是一个没说完的对话,有时...

用佛学给自己编程序是对脏器最好的。

用佛学为自己编程,是对五脏六腑最温柔的一次照拂。其实身体是听得懂语言的,哪怕只是默念。这不是迷信。只是如果一个人在内心常常说“我要快点好起来”“我愿意承担”“我已经不再抗拒”,身体真的会像听见了承诺似的,慢慢地,不紧不慢地回应过来。不是立刻改变,而是那种像细雨润物一样的,几乎无法言说的变化。像是某种沉淀之后的松动,就那么一点点,悄无声息地,血流重新流通了,胃...

在人间琐事中,修一盏属于自己的灯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偷偷寻找那种终于不用再逃的感觉。其实我也不太确定,这算不算一种执念。你看,有些人拼命赚钱,有些人专注练字,也有人每天练习做饭、打坐、种花,或者一个人默默写十几年的日记。看上去各不相同,但细想一下,可能只是我们都想证明:我没有白来这一趟。我没有白受这些苦。我不是随便活活就完了的。每天做的那些事,哪怕再琐碎再不起眼,我都希望它们指向一个完...

不是我在走路,是无明在行走

你以为你在选择,其实那一刻你正被你没看见的东西推着走。我常觉得,人的每一个决定,其实都不是自己想的那么自由。就像有时候我回头看,过去那些我以为是“自己想清楚了才做的事”,慢慢地才明白,那些决定背后,有一个我看不见、但从没缺席的“推力”,它不是命运那么虚无的词,而是一些更贴近皮肤的东西,比如恐惧、执念、贪念,还有一种难以觉察的、从小被灌进去的惯性。有些事,我做...

明白不等于抵达,安住才是归途

有段时间我特别执着这个问题。见地够了,是不是就应该得定了?就像一把钥匙,既然能打开道理的大门,是不是也就能打开心的宁静?但后来慢慢地,我有点动摇了。我见过一些人,佛法讲得头头是道,什么性空缘起、般若中道,信手拈来,逻辑清楚,条理分明。他们确实明白很多,甚至可以说是见地很深的人。但你若留心去看,哪怕只是一起坐个茶席,你能感觉到他们的心并不安住。他们的眼神像风中...

萬法唯識:壓痛處見心影

今日站桩30分钟。观心外无物。肩背压痛不适。内观它。形状如三横三竖的框架。颜色暗淡色。触觉,压痛不适。其实都是心依赖眼识身识形成的意识。不在外,只在心起了作用。与他一起,不过心自己造作的所缘和心这个能缘合一而已。而原本他们就是合一的。不过分别一念,他是他,心是心。他被我执着成了我。我不过一堆念头,情绪,觉受的合集。假我而已。刹那生灭。[合十][合十]親愛的朋...

真正的信,是在一切尚未發生之前——從一隻未飛來的鸚鵡,看見心念與命運的祕密

站30分钟。今日收获:站时,如往常期待我们家鹦鹉飞到我手上来。告诉自己,她一定能来。可另一层更微细的见,不信。因为她还没有飞来落我手上。我没有触觉,我没有听到近处的声音。内视觉即便构建起她已经飞来落下的场景。心深处的不信依旧顽强。引出一个话题,成功的人先相信再达成。关卡点就在那一念信上。我看到我只信眼耳鼻舌身摄入信息,而不信意识构建出的信息。更不信心。这便是...

心不系於物,方能自在行於萬物之間

親愛的朋友:① 無欲非斷欲,有欲非執欲,心不系於物,方能自在行於萬物之間。我常靜坐於林間曦光之下,思索「有欲無欲」之間那一線之隔。表面看似一念之差,實則千山萬水。世人常以「無欲」為高,似乎心中無一物,方為清淨。但這一清淨,若是壓抑、逃避、否定,那不是真正的無欲,那是逃空。真正的「無欲」,不是滅欲,而是澄心。就像蓮花生於淤泥,卻不染淤泥;水中有月,月不入水。無...

一念根本无明是什么?

親愛的朋友:①「一念根本無明」,並非外物橫逆,也非業障深重,而是心念當下失卻本然清明的那一剎那。那一念,不聲不響地生起,像暮色在心頭悄然降臨。它不是暴風驟雨般的慾望,不是激烈衝突中的錯亂,它更像是一起不起眼的遺忘——遺忘了心本來就無所染著,也無須執取。很多時候,我們的一切煩惱與痛苦,正是從這一念開始。當我把某個念頭視為「我所是」,而非「我所起」,那便是無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