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用来吃苦的,爱是让人变得柔软和安稳的。一个朋友最近陷在感情里,她眼圈红红的,一句话反复说:“我是真的爱他,所以再难我也愿意。”她说这话时语气坚定,眼神却发虚。我看着她一边说“愿意”,一边低头拧着衣角,手指关节发白。我知道她不是不痛,只是把这份痛包装成“深情”,才能让自己继续待在这段关系里。我说,爱确实可以迎万难,这我承认。但爱也可以不用那么难。不是非得...
不要给任何人百分百的安全感,否则你会一败涂地。这个道理,他其实一开始没想明白。以前总觉得感情靠真心撑,靠付出养,谁先退步就是负心人,谁先冷淡就是辜负。可走着走着才发现,不是每段关系都有结果,也不是每段努力都能换来善待。他回忆自己最狼狈的时候,情绪、尊严、时间,甚至金钱,都已经押上。那时他以为自己是个赢家,手里握着深情,背后背着承诺,嘴上说没关系,其实心早就穿...
女性在中年选择真正照顾自己,全家竟因此获得新生。作为一个中年女人,她懂得许多事情并不需再替别人解决。当主管在办公室发脾气,她不会因为自己想证明“我也有用”而流泪。当父母互相埋怨,她不会再反复去安抚,以至于累倒自己。家庭所有的大小角色,她都努力扛着,却无处喘息。她突然摆烂,就是为了自己活得像个人。那天中午,电话再一次打乱她已满的日程,她流下第一滴近乎绝望的泪。...
别人扔过来的情绪,其实都带着他们自己的脸。有时你会突然间很委屈,只是因为有人说了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一个下意识的冷淡。你明明知道可能不关你的事,但还是不由自主地往心里去。脑子开始转,心也开始乱,像是一团线,越想解越打结。其实,你遇到的并不是他的问题,是你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接收他的问题。很久以前我也不明白这一点。别人稍微情绪不好,我就觉得是我惹的;别人语气重一...
你越好说话,越会照顾人,就越容易在关系里被忽略、被辜负。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是从哪一刻开始的,明明不是个没脾气的人,明明也有自己的喜好、原则和底线,可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那个最懂事、最妥协、最小心翼翼的人。地铁上被人推了一把,想回头瞪对方一眼,却发现对方只是个满脸疲惫的大妈,于是把火咽下去了;饭局上不想吃辣,可大家都想点川菜,就点头说没事,能吃一点;合作项目...
临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临终时不再像一个“人”。一直都记得第一次推开中心的门,那种干净而平和的气息,一下就盖住了我心里原本对“死亡”这个词的紧张。没有消毒水的味道,没有脚步乱响的走廊,也没有被压抑得喘不过气的沉重。我听到的第一句,是护士跟住户轻声说的:“今天窗外阳光很好哦,吃完饭我们去晒晒?”很多人一听“临终关怀”就会误以为是放弃,是等死,是家属心狠。但真正...
识人从来不是一门技巧,它更像是一种沉默而隐秘的感知力。有时候你对一个人没什么明确的意见,但就是下意识地绕开。你不会用逻辑解释,只是身体先一步作出了决定。后来回头一看,才发现那种“避让”的本能,其实已经提前感知了很多。不是所有的判断都要靠语言,有些东西,一眨眼就知道对或错。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真正的性格,不是他说了什么,而是他在不自觉时暴露出的那一面。比如语气,...
爱情从不是逃离现实的剧本,而是照出自己本来面目的镜子。我其实是抱着有些抵触的情绪点开的《玫瑰的故事》。太多刻意拔高女性角色的剧,看起来就像是用滤镜在拼命证明什么。但刘亦菲的脸实在美得太过诚恳,哪怕在剧情走得浮夸的时候,她的眼神还是能让人停下来,看她在剧里一点一点把黄玫瑰这个人活出来。只是,那种“又美又飒”的大女主叙事,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仿佛谁的人生都可以靠谈...
大多数人不发朋友圈了,不是因为没了生活,而是终于明白谁能真正懂自己。那种想拍照、配文、等点赞的冲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慢慢退去了。不是没有心情分享,而是发现分享之后,大多时候是空的回应。有时是点赞机器式地点几下,有时是陌生熟人多看你一眼,有时什么都没有,像一颗石子扔进死水——你等的回音,从来没来。刚开始也会不甘心。有时会想:是不是我写得不够动人?图不够美?还...
未来三年,最值得信任的投资,就是守住你的家。说实话,最近这两年,赚钱这事变得越来越像一场持久战。以前还能靠着信息差、平台红利、行业风口赚点快钱,现在连原地站着都觉得身边在下沉。大部分人已经感受到一种实实在在的“没戏了”的气氛,但嘴上不说,身体已经先反应出来了。没人再主动提“创业”,更多人开始算自己还有几个月房贷要还,还有多少个月能靠现在的工资撑下去。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