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脸、不害怕、不着急,是成年人对抗疾病最深的修行。很多事,并不是越努力越有结果。医学也是。一个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医生,蹲在癌症病人床边三年,看到的仍然是“缓慢地死去”。他没办法拦住那个过程,他只能陪着它变慢一点,再慢一点,然后在某个午后或者凌晨,从生命的边缘彻底滑落。我听过一个医生说,看多了,就像看火慢慢熄,原本跳动的、明亮的,最后只剩灰。那个火熄灭后还站起...
无论多疲惫的人,只要还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角落,就不会彻底垮掉。我一直记得那个女孩说的:家里人连她房间门都能用钥匙打开,只有洗手间是唯一不能被闯入的地方。那时候她还未成年,在学校被逼到休学,回到家也没有真正的退路,那个厕所,甚至不是什么舒服的空间,但她说那是她的“现实庇护所”。我那时光是看这几个字就忍不住眼眶发热。因为你能感觉到,她不是在享受那个角落,她只是在...
睡不好的人生是断电的人生,所有努力最终都会耗尽。我一直以为自己缺的是意志力,直到有一天凌晨三点,我发现自己脑子里只剩下一种感觉——像是卡在齿轮缝隙里的一滴油,不上不下,转不动也跑不了。那晚我没失眠,我只是睁着眼,不愿睡也不敢睡,因为我知道,即便闭上眼,身体还是僵着的,像冻住了一样,没有一丝放松的可能。直到我开始反过来想:不是我控制不了睡眠,而是我从没真正认识...
你已经在运动了,只是你没有意识到。我常常也是这样——一边坐在椅子上刷手机,一边心里咕哝着“真的该动一动了”,但屁股却像被磁铁钉在椅子上。运动这件事,好像永远是“明天再说”的第一名。我也看过无数种健身计划、跑步日历、APP挑战,但好像越知道“正确做法”,越难开始。直到我慢慢明白,是“运动”这个词把我绊住了。它太大、太重、太像一件需要刻意安排和完成的任务。就像一...
明明什么也没做,却觉得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一样。其实这种累,是藏得很深的。不是那种你跑了十公里、背了一天书包的疲劳,而是一种黏糊糊的、像云雾一样的东西,缠在你脑子和胸口,软塌塌的,不痛,但你一直提不起劲。我这两天也“休息”了。早上不设闹钟,醒了刷手机,刷到午饭时间就点个外卖,吃完继续刷。中午到傍晚,一直都在短视频和聊天记录之间来回穿梭。有时候坐起来想想要不出去走...
有时候我真的很羡慕那种人,出了事也不急不躁,好像天塌下来都能慢条斯理地接住,不慌不忙地收拾残局,然后笑一笑,继续过自己的日子。以前总觉得这种人是天性好,命也好。但后来我才发现,不是天性,是练出来的。真的见多了那些总是神经紧绷、动不动就情绪崩溃的人,你就会明白,能稳住情绪、不被生活撕扯得七零八落,其实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背后,好像不是靠自律,也不是靠“看开了”...
前两天又是下午三点多,开完一个会,坐在椅子里发了一会儿呆,想站起来去接杯水,结果整个人像是黏在椅子上一样,脑袋有点胀、眼睛发涩,胳膊腿都像泡在温水里那样沉,提不起劲。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了,最近好几个礼拜,每天都犯困,不管前一晚是不是睡足了八小时。醒着像没睡,睡着也没休息,白天走路都能走出一种梦游感。起初我以为是因为天太热,或者工作太累,或者纯粹就是自己最近又...
親愛的朋友:① 身體的病,常常是心靈的語言,藏著我們未曾好好傾聽的聲音。世上從不會有無緣無故的疾病,如同一棵樹不會無聲枯萎,一個人若反覆生病,絕非只是體質虛弱,更可能是心念偏離太久,身體不得不站出來喊痛。當我們與內在斷聯太久,情緒無法排解、心意無處安放,氣血便開始紊亂,病氣隨之滋生。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九成的病都與情緒相關,說穿了,是心先病了,身才跟著倒下。...
親愛的朋友:① 人的慣性多來自靜止,而改變常從最微小的動作開始。久坐成為這個時代最不被察覺的慢性耗損。我們常以為躺著是休息,坐著是放鬆,殊不知那安逸姿態下,身體的能量正一點一滴地遲滯。不是我們不願動,而是在每日被壓縮的時間裡,運動變成奢侈,動機變成壓力。直到有一天,我發現那個幾乎不費氣力的動作——踮腳。它像是不經意的波紋,從腳底悄悄擴散,把那片沉默的湖面喚醒...
親愛的朋友:① 當身體開始輕聲呼喊,我們卻往往選擇沉默地走遠。最近總覺得疲憊,即便沒做什麼劇烈的事,心裡卻像垮了一座看不見的山。有時只是電梯晚來了幾秒,內心就泛起了不耐;有時一句無意的話,也能讓我悶上半天。我原以為那只是日常的煩悶。後來才慢慢明白,那是身心在敲門,用它懂得的語言告訴我:你該歇一歇了。情緒的波動、持續的疲倦、失去熱情與動力、睡不好、記不住……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