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逐句解释“行己有耻”字面意思:一个人在行为处事上,能够自觉感到羞耻。深层含义:这里的“耻”不是简单的丢脸,而是自我约束、道德底线。有羞耻心的人,知道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不会为了私利或权势放弃人格和操守。延伸解释:孔子强调“耻感”是内在的道德力量。一个人如果能以“羞耻”为戒,就不会轻易去做违背正义和道德的事情。“使于四方”字面意思:出使到各地。深层含...
“乾:元亨,利贞。”这八个字,是《易经》六十四卦的开端,也是《乾卦》卦辞的总纲。若从表面看,它似乎只是四个词的排列,中间却加以逗断,令人疑惑。然此处的逗断,实含深意,并非随意断句。乾者,天也,纯阳之象,刚健之体,运行不息,主生化万物。卦辞以“元亨利贞”四德总括乾之性情与天之大道。元者,始也,乃一切生命与事物的根源;亨者,通也,乃生发畅达、无所阻滞;利者,顺也...
“贞”字自古以来便承载着极为厚重的文化意涵。若仅从字形而论,便可窥见其深层逻辑。“贞”之本义出自《说文解字》,“贞,卜问也。从卜,贞省声。”在古人看来,卜筮乃通神之途,而“贞”便是通过卜问以确立正道。此字左侧为“卜”,右侧为“贝”之省形,暗示其与问卜、占兆、取信相关。卜者欲求定向,贞者便是所立之定。其后逐渐衍义为坚守、纯一、正固、忠信、专一等涵义。若以文字学...
世人常言“利”,大抵只见其表,而不窥其根。然若细加分辨,则“利”有二途:一曰利己,一曰利人。利己者,趋向于人欲;利人者,契合于天道。此一道理,贯穿古今,亦显露出人心与宇宙的两重层面。一、利己之限:人欲之网利己,本属人性之常。饥则求食,寒则求衣,这是生命自保的必然。但一旦“利己”超出生存所需,便渐次滑入无尽的人欲。欲望如火,初点之时能温暖,若不加节制,终必焚身...
“利”字,古来为世人所追逐,亦为圣贤所警惕。细察“利”字,方能知其根源、形义与精神,既见世间功利之象,亦窥天道人心之奥。一、文字学的解剖“利”字本形从“禾”,从“刀”。“禾”者,谷也,乃五谷之根本,关乎生民之养;“刀”者,割也,乃农事之器。合之为“利”,本意为“用刀割禾”,指谷物成熟,利于收割。由此,“利”之初义在于农耕丰收,万物得用。后世引申,凡顺遂、便利...
「亨」这一汉字,初看似平常,却是汉字文化中一个极为深邃的符号。从古文字形态来看,甲骨文与金文的「亨」多呈鼎灶之状,意味着烹饪与祭祀。古人认为通过烹饪牲品献祭,可以与祖先与神灵沟通,这里的“亨”便有了“通”的意味。及至小篆、隶书,「亨」的形体趋于抽象化,其义逐渐脱离了单纯的祭祀,扩展为“通达无碍”。因此,《说文解字》释之曰:“亨,通也。”这是一种从实到虚的过渡...
"元"字的本源意义非常丰富,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本原的深刻思考。从字形构造来看,"元"的甲骨文和金文形体像一个人,上面突出表示人的头部。这个字最初就是"头"的意思,指人体最重要、最高的部位。基于"头部"这个本义,"元"逐渐发展出以下核心含义:本原性:头是人体...
未济: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传: 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上九爻说:“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字面上不难,却藏着对人性最深刻的提醒。“有孚”是有真心,有诚信;“饮酒”在古代常常象征着欢聚、放松、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无咎”说明在适度之下,这样的行为没有过错,反而能让人际关系更亲厚。但后一句转折,“濡其首”,濡就是湿,首就是头...
未济: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象传: 君子之光,其晖吉也。六五爻说:“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一句话里,层层相扣。贞,是坚守正道,不偏不倚;吉,是顺遂与福泽。无悔,意味着在这样的守正之下,不会留下后患和遗憾。“君子之光”,这是一个极美的意象。光并非炫目刺眼的火,而是温润而能照人的光辉,君子的德行就像光一样,清明、端正,能够让人感受到...
未济: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象传: 贞吉悔亡,志行也。九四爻说:“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这几句话看似简单,却层层递进。“贞”是坚守正道的意思,不是僵硬不变,而是在不确定的局势里持守正正之心;“吉”自然是顺利、吉祥的结果。“悔亡”意味着原本可能的忧虑和后悔,会因为坚持正道而消失。“震”在卦象里是雷的象征,代表威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