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为什么很多人在单位上班不愿努力?这真不怪你
2025-09-14

那天见到朋友,他刚换了一份工作,从一家市场化公司跳到了一家超大型企业。不是国企,却有着浓浓的国企气质。他才二十多岁,本该是最有冲劲、最渴望成长的阶段,可聊着聊着,他的眉头始终皱着。

他说,以前在互联网公司做新媒体,拼的就是结果。文章点不点,标题好不好看,用户买不买单,数据就是最好的考卷。每天和市场较劲,跟用户过招,那种直接反馈让人既紧张又兴奋。可现在不一样了,他所有的努力不再是To市场、To用户,而是To领导。“每天都像在演戏,我演给小领导看,小领导演给大领导看。能不能过关,不是看数据,而是看领导一句话。”

这就是他的恐惧:在市场化公司,努力是成长的阶梯,每走一步都有痕迹;可在这种环境里,待个五年十年,出去之后可能什么都不会。更大的问题是,年纪轻轻,他感觉到了一种停滞,一种失去增长性的窒息感。

他的工资不低,税前两万七,刚进去的时候觉得还行。但一年过去,他发现老同事们的工资和五年前几乎没什么区别。死工资的稳定,表面上是保障,实质上却是冻结。努力与回报不再挂钩,付出再多也难有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单位上不愿努力。因为努力没有用。

相比之下,我为什么愿意拼?因为我做的事情,努力和结果紧密相连。写得多、研究得深、付出得足,就能有更多的回报。哪怕当下没结果,那些积累也会在某个时间点爆发。每一份努力都不会浪费。这才是人最需要的底层逻辑:努力有用,成长可见。

很多人误以为幸福感来自“绝对值”,其实不然。幸福感和生命力的来源不是你一个月拿三千还是三万,而是“增长性”。三千到五千,再到八千,一路往上,你能看到曲线在爬升,心气就有了。今天吃便宜外卖,明天能换成更好的餐馆,后天还能请自己吃一顿高品质的晚餐,这就是生活的动力。

增长性,是人活着最重要的心理燃料。没有增长,哪怕你有钱有房有车,日子久了也只剩麻木。稳定不是坏事,但如果稳定意味着停滞,那就是慢性消耗。

这也是我一直在说的,为什么要找准一个有增长性的环境,为什么要不断学习新能力。写作、阅读、思考、营销、产品、品牌……这些能力就是一个个杠杆,让你不至于陷在“努力无效”的泥潭里。哪怕短期内收入没变化,只要能感受到自己在提升,你就会觉得有力量,就会幸福。

想想看,人生还长,你真的甘心用几十年时间换一个停滞的状态吗?每天机械地上下班,工资五年不变,日子像复制粘贴一样重复。那种生命状态,多没劲。人最怕的不是贫穷,也不是辛苦,而是看不到未来。

所以,真正的选择题不在于你现在赚多少,而在于你是不是站在一条能持续增长的路上。努力是否有用,决定了你是否还想努力。没有增长性的环境,再多的付出都会被消磨。只有待在努力能开花的地方,你才会一直有热情,一直有生命力。

这不是励志鸡汤,而是冷静的事实。人要尽可能待在“努力有用”的地方。别让自己的人生被困在停滞的牢笼里,哪怕迈小步,也要走在向上的曲线上。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变得更好。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