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一步步回到未受污染的乾元之动

第一层:显性情绪与行动阻滞你表面上看到的是:想写书,但每当准备动笔,就感到心里抵触、卡顿、空虚、烦躁,哪怕下定决心开始,也很快被别的事打断或自己主动放弃。这时候,表面看起来你在“拖延”、“逃避”、“缺乏意志力”。但我们先别急着贴标签。我们再往下一层看。第二层:内在对话的暗涌在你“想写”的背后,其实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想”。你有没有留意到,这个“想写”下面藏着...

乾元并不在书中,而在你当下起念之前的那一瞬通透

一、《传习录》对“天理”的根本定义 —— 呼应乾元的“本自具足”“天理在人心,非在外也。”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直接打开乾元的门。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经验?读《易经》,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知识,而是为了某一刻,心中那个一直隐隐存在的东西被“说中”了。不是你学到了什么,而是“我早就知道,只是还没说出来”。这就是乾元,它不需要从外来,只需要被你“允可”。王阳明说天理在人...

王阳明先生所说的天理是乾元吗?

一、乾元是什么?《易经》乾卦开篇一句:“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是天地未形之始源,是一切生命运动的原初动力,是先于分别、先于语言、先于概念的“生”的根本。你可以理解它是一种无执、无我、无欲的“纯动”,不是被目标驱动的,而是本来就在动的。比如你饿了,吃东西;渴了,喝水;孩子哭了,你会自然地去抱。不是为了什么才去抱,而是本能地去回应,那就是乾元。乾元不是...

第一念未起分别和执着前是乾元吗?

一、乾元不是一个“起点”,而是始终在的势能很多人误解“乾元”是“从无到有”的起点,是生命最初动的那个瞬间。于是想用“捕捉”或“回忆”的方式去找:“我刚刚那个念头冒出来的前一刻是不是乾元?”“我身体突然有个想动的冲动,那是不是乾元?”可你会发现,越是用意识去“找”,越是找不到。因为你已经站在“分别心”上了。乾元不是“某一刹那的第一念”,而是——念尚未起之前,那...

乾元,就是‘真空生妙有’中的‘生’吗?

一、什么是真空?什么是妙有?佛家讲“真空生妙有”这五字,语短意长。“真空”不是没有,不是虚无缥缈,而是万法皆空、缘起性空的真实本相。它是彻见一切现象无自性、无常、无我、不住,是“虽有一切相,然不执著为实”。而“妙有”,则是在明了万法本空后,依然呈现出无边的慈悲、智慧与善巧,是不住空、能起用,不住有、能破执的那股活泼泼之光。它不是空之后的“回归现实”,而是空中...

乾元跟真如的异同

一、什么是“乾元”?——主动展开之本源我们先从《易经》的原文来回到乾元。《乾卦·彖传》中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元是大动之源,是一切生命的第一推动力。它不依附任何形象,不落于任何物体,却能资始万物、变化万端。乾元为阳,为天,为动,是主动生发的势。它不是被动的背景,而是生命的发动者;不是形体,而是生机的根源。它不显形,但无不在形中;它不指某一物,...

在眼眶痛里接近乾元

一、不要马上判断“它为什么疼”——先停住你现在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解决,就只是把意识放在眼眶内部那一点胀胀的、微微发疼的地方。不用描述它有多严重,不用揣测是不是昨晚没睡好,也不要说“我是不是该喝水”。这些判断是头脑的事情,而乾元,不在判断之中,它只在你愿意贴近感觉的时候显现。所以我们第一步,只做一件事:停在感觉里,不解释它。就停在这个胀痛的位置。就像你站在一...

在身体里捕捉乾元

一、我闭上眼,想深吸一口气,乾元在哪里?就在你闭上眼的一刻,它已经出现了。不是在吸气之后,不是在肺部鼓起的时候,而是你想要深吸气的那一个起念,是不是?那念头不像逻辑,不像分析,它没有目标,但有方向:想更深一点,想更松一点,想让自己重新连上什么。乾元就在这里,它不是“气”,而是想让气流动的动机。这念头不是脑子里推理出来的,而是身体深处自动唤起的,就像地底的泉眼...

靠近你身体里的那股先天乾元之力

一、你一睁眼,就已经在乾元中了早上还没完全醒,眼皮微微动,你感到一丝亮光透过窗帘。脑子没转清楚,可身体已经知道:新的一天来了。你没有指令自己“现在要醒了”,但你还是醒了。你没有设置提醒告诉自己“起床是必须的”,但你就是坐了起来。这一切动作,没有人推动你,却自然生发,这就是乾元。它不在“你已经做什么”的阶段,而在“你开始要动”的那一刻。是身体要活的冲动,是意识...

乾元、业力、愿力

一、你有没有留意过,是谁让你起了一个念头?你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做的一碗汤,你心里泛起一点软,也许会顺道去菜市场买些排骨、生姜、香菇;你刚坐下准备工作,突然灵感一闪,就把计划拖了几天的邮件写了出去;你看着孩子在玩,却忽然心头一紧,“我要不要多陪他一会?”——这些不是计划之内的行为,却又真实发生。那一个“我想做”的瞬间,是怎么来的?它不是外力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