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看书要逐字逐句看,但要记住的并不是字词句,而是精神内核和行动准则。

读书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记住字句,而是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每一本书都可以逐字逐句地看,也必须这么看,但那不是为了把内容逐字逐句地背下来。反复读那些段落,其实是为了让自己的意识慢慢渗透进作者的意识里,站在他看世界的角度上,再回头看看自己原来的那种思维方式,是不是太局限,是不是太拐弯抹角,甚至是不是在逃避。那些句子也许读完一两天后就忘了,可那种“原来可以这样理解问...

慢则顺,顺则快,所以慢就是快

慢,其实才是最快的路。这个道理是反直觉的,大多数人听完以后会点头,但过几秒就又回到催促和焦虑的节奏里去了。因为人在匆忙的状态下,很难相信“慢”真的能带来什么结果。只觉得再不快点,就要被什么甩在身后。可是细想一下,真正卡住的时刻往往不是因为慢,而是因为太急了,急得一团乱麻,急得忘了事情本来是什么样子。有一阵子,我每天醒来就觉得自己像是已经落后了一整天,连早上刷...

一直促使我进步的,其实是一句话:你是什么人,就会吸引什么人

人会吸引和自己层次相似的人,这是一种残酷但稳定的规律。其实最开始也不是多想进步,只是逐渐意识到,太多时候,人生被人际关系拖着走。那些消耗人的连接,不是恶意特别重,而是黏黏糊糊、散着一股懒散的气息,看似没做什么,实则不断消磨人的判断力。久了就会麻木,麻木到无法分辨这个人到底是在陪伴你,还是在把你拖进泥潭。后来慢慢开始清楚地看出,人与人之间,真的是有频率的。是那...

请谨记:指望自己,你会遇见新的自己。不指望自己,最终你会失去自己。

真正让人失去自己的,不是别人的要求,而是自己从未真正要求过自己。人只要一旦把目光放在外面,就会变得很容易焦虑。不是因为外界真的苛刻,而是因为自己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信赖的内在立足点。一个人对自己的期待越模糊,他就越容易被别人的期待推着走。别人希望你优秀,你就焦虑;别人觉得你不够好,你就沮丧;别人一句轻描淡写的建议,可能都会在你心里变成一道紧箍咒。那种活在别人...

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其实是为了更好地等待自己的成功到来。

真正的准备,不是拼命追赶,而是静静养好身心,等成功自己走过来。每次清晨醒来,窗外的光还没透进来,空气是凉的,但身体如果不动,就会觉得沉,像是被什么压着一样。那种压不是累,是空,是一种不知道该怎么迈出第一步的滞重。所以我穿上鞋,哪怕只是绕着小区慢走几圈,也总觉得心里有些什么被慢慢松开了。不是为了锻炼给谁看,也不是为了瘦几斤,而是想告诉自己,我还在自己手里。情绪...

成年人成熟的标志,不仅仅是明白事理,还要明白自己,更重要的是:学会让自己满意。

最先为难自己的人,总是自己。明明已经做了不少,却总觉得还不够,总觉得哪儿还能再好一点,再快一点,再完美一点。不是别人逼的,是自己给自己定下一个根本做不到的标准,然后一天一天看着自己离那个标准很远,再用失望把自己压下去。我发现,大多数时候,我不是被现实击垮的,而是被自己对自己的期望拖垮的。那些期望不是为了鼓励我,而是变成了一把看不见的刀,握在自己手里,一点点划...

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毛姆

人心里能同时盛着光明与黑暗,而且它们从不相互驱逐。有些时候,人说出一句恶毒的话,转身却又为一只流浪猫蹲下身子,这并不矛盾。他可能刚刚在电话里诅咒了谁,却在便利店排队时默默给前面那个忘带零钱的女孩买了单。不是因为他分裂,不是因为他虚伪,而是因为人本就复杂。心里的光和暗并不会互相撕扯,而是并肩坐着,看着同一幅风景。小时候读课文,总以为伟大的人就没有阴影,总觉得善...

人生一共不到3万天,每天都应该按自己的想法活着,并活出自己的价值。只有3万块你会怎么用,这3万天就怎么用。

人生只能花掉三万天,怎么活就是怎么用掉这三万块钱。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是故意浪费时间的,只是一天一天地过下去,就不知不觉花掉了好几千块,等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账面上已经不多了。说是“人生三万天”,但没有人真的觉得它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更像一个模糊的背景噪音,偶尔响一下,然后很快又被别的琐事盖过去。没人会因为只剩两万天而焦虑——但会因为银行卡少了两千块而彻夜难眠...

写作:你需要的不是学会写作,而是学会生活。

你真正缺的,从来不是写作技巧,而是一种活下去的方式。写不出东西的时候,其实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整个人已经被生活压得没有空间去想了。写作不过是一面镜子,它反射出的,不是技巧,不是文风,而是你当下的状态。你过得不明不白,写出来的东西就注定虚浮无根。你一整天在为了没意义的琐事奔忙,夜里坐下来,才发现脑子像被抽空了一样,连自己是谁都模糊,更别说写出点什么有重量的句子了...

南怀瑾做人《六字诀》

真正强大的人,从不张扬锋芒,而是悄悄守住六个字的底气。其实有时候,话多了,不只是累,也容易乱。坐着不动,不说话,不是懒,而是一种节制。尤其是在周围声音太多的时候,越是想清楚一点,就越需要让自己安静一点。那种什么都不说的状态,看起来像是发呆,但其实是让心重新安顿下来。打坐也好,闭眼也好,只要能让思绪慢慢收回来,哪怕只是十分钟,整个人就会像被重新装满。静,不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