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领导最烦这种下属,能力再强,也不会提拔

能力再强,如果心里只装着事,不装人,终究走不远。我越来越觉得,很多人卡在职业发展的瓶颈上,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太执着于“我对”,而忽视了“谁在看”。说起来挺讽刺的,一个人一边抱怨被忽视,一边又让人下意识地不想靠近他。人情世故不一定要会圆滑,但最起码得明白人性。我见过不少技术特别厉害的同事,一讲起方案头头是道,但一转身就冷着脸,谁开个玩笑他都当真。工作出...

《明朝那些事儿》爆火后,赚到4200万版税,他却封笔12年,后来怎么样了?

我常常会想,一个人走进热闹,又从热闹里退下来,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是摔了一跤,也不是被推下去的。有时候更像是——人群中最安静的那个人,忽然回头看了一眼,然后自己慢慢走远了。没有人逼他,也没有什么崩塌的时刻。他就是,觉得够了。然后,收笔、关门、散场。我说的是当年明月,也可能是另一个我。一个人写字,写到几百万册,写到上央视,写到每个中学生都在课桌底下偷看你写...

下班后「恢复能量」的45件小事

每天回家的第一个动作,是脱鞋换衣服,然后开水龙头洗手。水哗啦流着,我站在那里不动,有时候会让自己在水里停那么几秒,像是把白天所有吵闹、疲惫、听不下去的话、不敢反驳的瞬间都冲掉一样。然后我会洗个澡。我对沐浴露的执念有点奇怪,明明知道都是表面功夫,但每天选香型的时候还是认真得像在做决策。草木、柑橘、木质、果香,不同的味道会让我想起不同的日子,有的是晴天,有的是夜...

“3000块招不到农民工,却能招到大学生”:未来2-3年,最好的就业方向

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工作心生排斥。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也不是因为它们赚不到钱,而是因为从小被灌进脑子的那些东西。比如,坐办公室是“正经工作”,进工厂就是“混日子”。可你问问现在街上的年轻人,真的坐在电脑前的那些人,活得都舒坦吗?前几天我请人来家里修一个热水管,做完活我们闲聊了一会,他说自己一个月三万多,但不是一直都有,有时忙得喘不过气,有时几天没...

工作10年,我想谈谈工作的意义

我有十年没有真正停下来,问过自己“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年都会被问目标,问计划,问下一步,但很少有人问你内心的那个问题——你到底想通过工作,得到什么?我以前默认它是生存,是收入,是身份,是社会结构里的一块拼图。我是某公司的谁,做什么方向,在哪个部门,有没有title。说这些的时候,是有点底气的。因为我知道别人也会拿这些,来判断我值不值得搭话、合作、或者被尊...

35岁以后的职场人,能力再强,也要懂这一点

我现在越来越清楚地知道,三十五岁之后,职场不是靠熬,也不是靠一腔孤勇。它更像一场没有硝烟的协同演习,比的是你有没有一个系统,能让自己从容地推进一件又一件复杂而重复的事,能在混乱的局面里,稳稳站住脚跟。这几年,我几乎对“忙”这个词有了免疫。因为太多人,天天都在忙,却越忙越累。项目堆着,邮件炸着,开会不停,但真正做成的事却少得可怜。后来我才意识到,不是能力不够,...

100种冷门高薪职业曝光:“对不起,我要辞职了!”

我从来没觉得“离职”是轻巧的两个字,尤其当它像一张无声的车票,把你从熟悉、稳定、体面的生活,拉进一段不确定的旅程。但最近几年,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另辟蹊径”。他们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某天忽然醒过来,发现自己站在一条不属于自己的轨道上,正在用尽全力跑向一个并不想抵达的终点。我记得一个朋友,北大硕士,进了一家大厂,做着人人羡慕的策略岗。她说自己最怕周一,周一的...

一个普通三本学生的自述:出身农村,努力10年成为大学老师,所谓宿命,到底能不能动?

有些路你走得太久了,会忘记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我坐在办公桌前,夜里十一点,批着学生交来的作业,忽然想起十几年前我在“考研楼”里翻窗而入的那个冬天。楼道冷得像铁管子,墙角的积雪还没化,我把书从包里拿出来摊在课桌上,手是硬的,鼻尖也是硬的,只有眼睛还热着。我那时候真是笃定得过分,觉得“他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现在回头看,那个“他”可能早就不记得这些楼道、桌椅、...

假设我没有事业起飞、财务自由,今天我会活得很惨么?

有时我会想,如果我这辈子没大起大落,没事业高飞,也没有特别富有的家底,我会不会过得很惨。这个问题像颗钉子,钉在某个深夜,别人都睡了,我还在发呆的时候,它就自己冒出来了。说实话,年轻的时候不觉得平凡有什么问题,那时候觉得只要努力,迟早会“变得不平凡”。但年岁一天天长,现实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才慢慢明白,大多数人活到最后,终究还是要面对那个最朴素的选项——不太穷,...

《长安的荔枝》票房破4亿,口碑爆棚,电影看哭无数观众:工作而已,千万不要内耗自己

有段时间我特别怕打开手机,怕看到工作群里突然跳出一句“你有空吗”,怕早上醒来就要立刻回邮件、立刻动脑、立刻进入状态。那种日复一日像齿轮一样转动的节奏,压得人喘不过气。不是说我讨厌工作,而是有些时候,它像一个慢慢上紧的发条,一点点把人内耗到精疲力尽。后来朋友带我去看了《长安的荔枝》。本来也没多大期待,以为又是一部古装花活,结果看着看着哭了。不是那种情节煽情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