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每个过得苦逼的中年女,都是故意的
2025-08-19

苦逼的中年女人,并不是命运强加,而是常常自己在默默制造。

走进生活,你会发现许多女人到了中年,脸上写满辛苦,心里压满委屈,嘴上却挂着一句:“没办法啊,这就是我的命。”她们早起晚睡,奔波在家庭与工作的夹缝里,把钱用来孝顺父母、养育孩子,把心思用来琐碎与操劳,唯独省略了自己。日复一日,她们把“牺牲”当成惯性,把“苦”当成理所当然,甚至觉得快乐是一种奢侈。可是,真的是命运让她们如此吗?细想之下,很多时候,是她们自己选择了苦,选择了感动别人却不愿感动自己。

社会与家庭的观念,当然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女人从小被教导要贤惠,要懂事,要为他人着想。结婚后成了妻子母亲,就更是被期待要顾家、要节省、要无怨无悔。于是,有人明明有条件打扮,却选择素面朝天;明明有能力休息,却硬要把自己累到虚脱。她们忘了自己其实也值得美、值得被取悦,仿佛一旦享受,就成了“自私”的代名词。可正因为这种自我压抑,她们慢慢失去了光泽。外表邋遢,心里灰暗,久而久之,不仅别人不再期待她的美好,连她自己都不再认得自己。

有位母亲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孩子送她一束花,她竟责怪浪费钱,说:“给你买吃的喝的才实在。”这一句话,击碎了孩子的心。孩子的爱,被挡在了实用主义的大门外。这位母亲并非不爱花,而是早已习惯压抑自己的欲望。她不觉得花能配得上自己,仿佛美好永远只该属于别人。她忘了,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孩子养成一个只会计算得失的人,而是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热爱生活的能力。如果一个母亲总是灰头土脸,总是否认自己的价值,那孩子学到的,不是节俭,而是匮乏感。

顿悟往往发生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有人在做美甲时,久违地感受到一种“被善待”的愉悦;有人在换上一件好看的衣服时,忽然意识到自己原来也值得光彩;有人在吃上一顿精致的火锅时,才发现生活原来不只是省钱和忙碌。那一刻,她们明白了:苦逼,不是必须的;牺牲,不是天命;快乐,才是生命的底色。苦与不苦,常常就在一念之间。你若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就会被世界遗忘;你若学会对自己好一点,便能在细碎日子里活出新的力量。

中年女人最需要的修行,不是忍辱负重,而是学会取悦自己。人到中年,责任确实多,但正因如此,更要在缝隙里为自己开一扇窗。哪怕只是十分钟,涂个口红,泡杯花茶,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能让疲惫的心灵得到滋养。你不必非要惊艳他人,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孩子需要看到一个精神饱满的母亲,而不是一个只会牺牲的影子。丈夫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伴侣,而不是一个麻木的家政。世界需要的,也不是你无止境的辛苦,而是你散发出来的光亮。

所以说,苦逼的中年女,往往是“故意”的,是选择了委屈自己、忽略自己的结果。既然是选择,就可以有新的选择。学会自私一点,学会漂亮一点,学会取悦自己一点。不是为了谁,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你能在镜子前笑出来,能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句:我值得。我值得美丽,我值得幸福,我值得好好活。人这一生,父母、丈夫、孩子都是过客,唯有自己才是长久的陪伴。善待自己,就是善待余生。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活出全新的自己》(玛莎·贝克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出版)。书中提出如何在繁忙与牺牲的生活模式中,学会正视自己的需求,走出压抑,活出真实与幸福,对中年女性尤为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