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接纳过去的自己,是一个人真正开始变强的标志。很长一段时间,总觉得过去的自己实在太傻了。傻得近乎可笑。那些话怎么说得出口,那些决定怎么敢去做,那些人怎么会去信。回头看就觉得脸烫,心里缩成一团,像是有根线一直卡在心里最软的地方,扯不掉也吞不下去。明明已经走了很远,可是偶尔一个瞬间,那种羞耻感还是会冒出来,把人一下子拉回去。但也正是在一次次“想逃回去纠正”的冲动...
越是执着贬低你的人,心里越装着你。很多人嘴上否定你,心里却时刻关注你,甚至比你自己还熟悉你。你说过什么,发过什么,和谁走得近、最近换了什么发型,他们都能第一时间知道。他们表面不屑一顾,实则神经时刻紧绷,生怕落下关于你的一丝动态。你走得越远,他们越是坐立难安。你越不解释,他们就越气急败坏。因为你正在实现他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正在成为他们潜意识里想成为却否定掉的...
越少暴露情绪和需求的人,越难被操控。有些话一出口,就已经失去了主动权。有些情绪一暴露,就自动交出了自己的弱点。这不是夸张,也不是多虑,而是成年世界最平常不过的经验法则。人和人之间从来都不是靠真心换真心,更常见的,是靠试探、判断、筛选和博弈。当你说得越多,你给出的信息就越多;你表现出越多需要,别人拿捏你的方式也就越多。不是要人人都防着别人活,而是必须明白,在真...
钱确实买不来所有的快乐,但足够的钱,能替大多数的痛苦找个体面的出口。有一段时间,很想把“钱不是最重要的”这句话当作信仰。觉得人嘛,要讲精神,要追求意义,要有点诗意,要超越物质的表层。可是后来,一件件现实的事扑过来,才明白,这个世界不是诗,它更像是一笔账。你付得起,才有资格讲理;你付不起,再有道理也没人听。真正明白经济独立有多重要,不是从挣到第一笔工资开始的,...
真正稳定的亲密关系,靠的不是激情,而是低情绪与高情商的持续搭配。情绪高的人,反应快,爆发也快。他们说话不经过筛选,反应靠本能,争执时爱翻旧账、爱强调谁对谁错、爱用“你总是”“你从来不”这种彻底封死对话空间的话术。他们不是真的恶意多,只是太容易被感受拖走,控制不住自己的反应,也就很难给别人留下喘息的余地。而亲密关系,最怕的就是没有余地,一点风吹草动就要点火烧山...
任何让你耗损能量的人事物,一律优先清除,能断就断,不能断就远离。人的状态其实很脆弱,特别是在日常琐碎、关系混乱、欲望压顶的环境里,更容易一点点下沉。不是突然塌的,而是被一点点地、缓慢地耗干。明明起床时还有点清醒,一接了那通电话、看了那条消息、被谁泼了一点冷水、或光是看到某个熟悉的头像,整个人就开始往下走了。那不是情绪问题,是能量泄漏。很多时候不是不努力,是能...
真正卡住一个人的,不是没有方法,而是活得太习惯,以至于意识不到需要改变。很多人一直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模式,起床、上班、回家、吃饭、刷手机、睡觉,日复一日,表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挺稳定的”。可只要一停下来,就会浮出一种说不清的焦虑感,好像什么都没有错,可就是觉得日子一点点往下陷,像在一张慢慢变软的床垫里沉进去,想挣脱的时候已经找不到边界。这种困住,不...
沉默已经足够有分量,开口之前必须确定所言不会轻于沉默。有时候,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比什么都有力量。不是那种尴尬的静默,而是一种被允许存在的沉默。它像是一种共识,像是说:“我们现在不说话,是因为都知道,此刻没有谁的话能超越这份安静。”这个时刻不常有,但每次遇到,总让我停顿一下。然后才发现,很多话,其实只是用来填补不适感的噪音,它们本身并不必要。所以慢慢开始克制...
人不会因为别人的劝说醒悟,只有真正疼过一次才会动念。这个世界上其实说过好话的人不少,说得好的人也不少。有的劝得温柔,有的劝得锋利,有的说得句句在理、层层有据,可说到底,劝还是劝,听不进去就是听不进去。你以为是他不理解,其实他只是没痛过。人有时候不是没听见,是不想听;不是听不懂,是不肯信。直到有一天,轮到他自己跌下去了,真的疼了,真的破了,才会开始认真回想以前...
真正有分量的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藏着另一层意思。你不能用平常的方式去理解他们说话的方式,因为他们从来不只是表达表面意思。他们不是在讲事实,而是在释放信号。他们讲话有铺垫、有停顿、有留白,有时候一句话说了一半,其实重要的东西早就在那“没说”的那一部分了。职场里接触过一些高位的人,你越往上走,越会发现他们说话慢、字句不多、逻辑也不激烈,可听完却让人心里发紧。他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