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①比抑鬱更深的,是一代孩子逐漸失去「與世界連結的能力」。當我看到那句話:「上千人的社區,孩子卻找不到一個玩伴」,心口像是被輕輕敲了一下。不是痛,而是一種醒覺,一種原來早已潛伏的心事被說破的震動。這些孩子,並非天生孤僻。他們不是不渴望親近,只是成長的土壤裡,缺少了共同奔跑的泥土,缺少了可以靠近、可以吵鬧的空間。他們的童年被填得太滿,卻始終空了一塊最...
親愛的朋友:①人到了某個年紀,終於明白「工位不是工作場所,而是精神庇護所」。當我讀到那一張張看似平凡卻藏滿日常智慧的中年工位照,心裡泛起一股靜靜的敬意。他們不再張揚、不再裝飾性地展示自己有多會過日子,而是以一種極其內斂的方式,把每一寸空間都佈置成生活的延伸——不是炫耀的空間,是修復的地方,是用來讓自己「繼續走下去」的小小天地。②中年人的工位,是生活哲學的濃縮...
親愛的朋友:① 真正的文化融通,不是學得多,而是活得像。當我靜靜看著久積三郎老人談笑風生地在中國各地方言間切換,能煮出滿桌八大菜系的地道家常菜,也能信手彈出《浏陽河》與《菊花台》,內心不禁升起一股奇妙的安定——有些人雖然來自遠方,但早已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文化的融會,不在知識量的堆疊,而在於你是否將它內化為生活的骨血,語氣間是否有家鄉的溫度,行為中是否帶著土...
親愛的朋友:① 真正會聊天的人,不是言語伶俐,而是願意讓對方感覺自己被看見、被重視。我曾問自己:「什麼樣的人,說起話來讓人覺得如沐春風?」答案從來不是知識多、邏輯強、段子多,而是一種感覺——他尊重我。不是他說了什麼,而是他沒說什麼。沒說高高在上的「你應該」;沒說讓人尷尬的「你怎麼還在這裡」;沒說一點也不想聽的「我當年怎樣怎樣」。在他身邊,我可以輕鬆地說話,不...
親愛的朋友:① 關係之所以能長久,不是靠激情,而是靠「能接得住彼此的心」的那份默契與持守。我常想,世間真正的親密,不過是「我願說,你願聽;我願聽,你也願說」。在這樣的關係裡,分享成為了愛的語言,而回應,則是愛的回聲。曾看見一段影片,女生一條條地發著訊息,男生卻許久未回。原以為這是熟悉的冷漠套路,誰知下一秒,男生下班後逐條回覆了所有內容,不敷衍、不推脫,每一條...
親愛的朋友:①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從來不在於沒有懷疑,而是學會與懷疑共處。
很多人以為,自信是一種無懼,是一種無敵的感覺,好像只要夠強就能不懷疑自己。然而,在我靜靜地看著那些世界頂尖運動員的分享時,我反而看見:懷疑,從不缺席。他們也會在比賽前想「我能做到嗎」、在低潮期想「我是不是不行了」。自信不是不懷疑,而是在懷疑中,仍願意相信那份微光,仍願意走下一步。真...
親愛的朋友:① 上班不該是自我消耗的地方,而是自我雕琢的所在。當我們將一份工作視為「被剝削的工具」,那麼每一個早晨都是煎熬,每一件任務都像懲罰。但若換個角度:把這裡當成磨刀石,把資源當成養分,心境便會悄悄轉化。周鴻禕說,打工是用老闆的錢給自己交學費。這不是自我安慰,而是對成長的深刻領悟。當王來春在富士康默默磨礪十年,終於創立自己的公司時,我想,她心中早已明白...
親愛的朋友:① 孩子從來都不缺訓斥,缺的只是一個願意耐心聽他說完的「爸媽」。這世間多的是被語言傷過的孩子。他們穿了喜歡的衣服,被父親譏為「像夜市小姐」;他們成績不如意,被責問「是不是該去賣了」;他們無數次想討個理解,卻只能聽見「你怎麼總不從自身找原因」。那些他們說不出口的痛,最終都流到了網路,寄託在一對中年夫婦的短視頻留言區裡。他們不是真的父母,卻比真實的父...
親愛的朋友:① 成功的外表之下,其實是一步一驚心的微光前行。世人常看到成績,看我創業七年,年年過千萬營收,沒有失敗過的項目,每一次推出新產品都超出預期,便以為這是一條鋪著掌聲與幸運的坦途。但若他們能坐下來靜靜聽我說話,也許會驚訝:這一路,我的腳從未放鬆,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不是怕失敗,而是敬畏——敬畏市場,敬畏信任,更敬畏那稍縱即逝的「做得好」三字。② 長期的...
親愛的朋友:① 人心的破碎,常悄無聲息地發生在光亮之後的陰影裡。我常想,孩子心中那一道「裂縫」究竟是何時出現的。明明她曾那麼陽光開朗,曾被老師讚許是「向滿分衝刺的學生代表」,也曾在升學競爭最激烈的地帶中穩步前行。可人生,從不僅僅是成績的曲線圖。當她第一次坐在人行道邊哭著說「媽媽我讓你失望了」時,我才意識到,一場無形的風暴早已席捲她的心靈。孩子的報喜不報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