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是犹豫了很久才付费学写作的。那种犹豫不是怕被骗,而是怕自己辜负了那笔钱。怕买了以后发现还是不会写,然后又陷入更深的自我否定。我以前买过健身课、外语班、理财书,买完基本都没坚持几天,总觉得热情一过,一切就泡汤了。写作这个事,我也以为会重蹈覆辙。后来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不是课程不行,是我自己还没到愿意真正承担变化的阶段。想要进步,又不想付出代价,这是个很折...
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工作心生排斥。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也不是因为它们赚不到钱,而是因为从小被灌进脑子的那些东西。比如,坐办公室是“正经工作”,进工厂就是“混日子”。可你问问现在街上的年轻人,真的坐在电脑前的那些人,活得都舒坦吗?前几天我请人来家里修一个热水管,做完活我们闲聊了一会,他说自己一个月三万多,但不是一直都有,有时忙得喘不过气,有时几天没...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太擅长安分守己过日子的人。可又实实在在地,每天都在工作,甚至为工作焦虑,为未来担忧,为收入不稳心跳加速。常常在凌晨两点想,如果明天不用上班,我会不会感觉轻松一些。但真到了假期的第一天,我又空了,慌了,像一个被抽走了重力的人,悬在空气中。我确实想要钱,想得很实际。我不是贪婪,而是累了。累于看菜单时还得计算;累于爸妈病了不敢往好医院送;累于...
我以前总以为,人生应该是线性的,一步一步向前,直到走到某个叫“意义”的地方。但现在越来越觉得,好像不是这样的。你走着走着,会迷路,会走回头路,也会原地打转。很多时候,并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方向本身就不清楚。迷茫不是一种错,它只是提醒你停下来,问问自己,往哪里去。我在很多个晚上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尤其是感到生活有些空、有些疲惫的时候。那种感觉像是在推一辆永远跑...
我有十年没有真正停下来,问过自己“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年都会被问目标,问计划,问下一步,但很少有人问你内心的那个问题——你到底想通过工作,得到什么?我以前默认它是生存,是收入,是身份,是社会结构里的一块拼图。我是某公司的谁,做什么方向,在哪个部门,有没有title。说这些的时候,是有点底气的。因为我知道别人也会拿这些,来判断我值不值得搭话、合作、或者被尊...
有些时候,我的好脾气其实是假的。不是装出来的,是压出来的——用力压着自己那些本能的反应,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害怕让人不舒服,也害怕自己不被喜欢。我总是先问:“对方会怎么想?”却很少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有时候被误解,第一反应不是去解释,而是想是不是自己表达得不够好;被打断了,也会反省是不是说得太多了;明明被冒犯了,却还是下意识地笑一笑,把情绪吞下去。后来...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情绪是不应该被展示的。小时候摔了一跤,第一反应是看一眼周围有没有人,如果没人看到,就可以安心哭一场;但如果有人在场,特别是父母或者老师,我会立刻止住眼泪,像是做错了什么事一样低下头。哭,好像是一种不合适的行为,是“脆弱”“矫情”的证明。长大之后,这种感觉变本加厉。开始习惯在任何场合都维持“情绪稳定”的样子,开会被批评也要笑,心里难受也不...
有时候,我发现自己真的是一点风吹草动就整个人崩起来了。可能只是手机突然响了一下,我还没点开看,心里就自动生成了最坏的场景:是不是领导不满意我哪个方案?是不是出事了?是不是又要加班赶项目?我脑子里很快就开了一个会,有无数版本的“完蛋了”在争先恐后地排练。这种时候真的挺疲惫的。好像并不是事情本身多严重,而是脑子自动把“可能的事”当成了“正在发生的事”,接着一整个...
有段时间我特别焦虑,像是陷进一种无解的生活节奏里,不停努力,不停调整,但始终觉得和某种真实的自己失了联系。不是因为失败,不是因为缺乏动力,只是觉得,好像我走的方向不是我自己选的,是被世界推着往前挪的。有一天半夜醒来,看着天花板上的光影,忽然有个念头冒出来:我到底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是那时候,重新翻起《悉达多》。以前看它,是带着学生气的好奇心,现在读,...
我现在越来越清楚地知道,三十五岁之后,职场不是靠熬,也不是靠一腔孤勇。它更像一场没有硝烟的协同演习,比的是你有没有一个系统,能让自己从容地推进一件又一件复杂而重复的事,能在混乱的局面里,稳稳站住脚跟。这几年,我几乎对“忙”这个词有了免疫。因为太多人,天天都在忙,却越忙越累。项目堆着,邮件炸着,开会不停,但真正做成的事却少得可怜。后来我才意识到,不是能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