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巽: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始终如一,数十年如一日

巽: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象传: 九五之吉,位正中也。夜深风静,窗前一轮皓月洒下微光,映在案上茶盏之侧。我独坐禅房,心如止水,忽然忆起《易经》巽卦九五之辞:“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一念起,万水千山俱生。那不是一句古老的占辞,而是一道柔风,穿过岁月,吹入我今日的心湖。它不只是语言的符号,更是...

巽: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修行不也正如种稻?是日日耕心,不是时时计较得失

巽: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象传: 田获三品,有功也。在一个夏末的清晨,微风吹过庭前芭蕉,叶面水珠悄然滑落。天地间尚未喧嚣,心意尚未浮动,我坐在旧藤椅上,手捧一杯淡茶,看着远山与朝光慢慢交融。这一刻,脑中却浮起了《易经·巽卦》中的一句话:六四,悔亡,田获三品。恰似一缕清风入怀,让我一时怔住。心念如流泉开始在内里缓缓流淌,带来一场深处的观照。“悔亡”,短短两个...

巽: 九三:频巽,吝;做人不是无底线的柔顺,须得柔中带刚

巽: 九三:频巽,吝。象传: 频巽之吝,志穷也。夜雨初歇,窗棂微凉,灯影里落下一片青光,我独自静坐案前,思及《易经》巽卦第三爻,忽有所感。经文曰:“九三,频巽,吝。”象传解释道:“频巽之吝,志穷也。”初看之下,只道是责备过度顺从之人,心下便涌出些许不安,仿佛这爻正照着某一段曾经的自己。“频巽”者,屡次顺从也。若偶一巽顺,是灵活,是识时务,是通达之智;但若事事...

巽: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纷扰复杂的世界里,守住内心的定和清明

巽: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象传: 纷若之吉,得中也。晨光穿过竹帘,静静洒落在地砖与蒲团之间。我跏趺而坐,眼观鼻、鼻观心,心无所住,身也无所寄。风从窗外进来,轻而不扰,像是远古的声音,在此刻唤醒某种未曾察觉的心绪。我忽忆起《易经》巽卦之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眼前虽无史巫起舞,却觉这纷纷扰扰之中,自有一种沉静而真实的引领。“...

巽: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进退犹疑不怕,守住你的果敢之德

巽: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象传: 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黄昏时分,山光渐敛,暮色轻裹着万物。我在院中拂尘扫叶,风轻轻吹过树梢,又拂过我的衣袖。那一刻,不知为何心中升起一丝犹疑:该继续手中的事,还是停下来看看天边的霞?那微妙的迟疑,正是《易经》巽卦初六爻所言:“进退,利武人之贞。”我静静站着,不动,任那风穿过身旁,也穿过心。人的一生,多少时刻是...

巽:小亨,利攸往,利见大人;风之德,柔中带刚,顺中见韧劲之志

巽:小亨,利攸往,利见大人。彖传: 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象传: 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在风起的早晨,窗外的树轻轻摇曳,叶与枝相互低语。我拈香静坐,心如一潭未起涟漪的水。忽然想到《易经》之卦“巽”,《彖传》言:“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心头如被轻风拂动,原本沉默无言的生命片段,在这一刻仿佛得以串...

善念熟了,助缘就来了

善念熟了,助缘就来了。这不是一句安慰人心的客套话,也不是某种玄学的逻辑,而是修行之路上,许多人亲证过的真实经验。许多事看似是偶然,其实是必然。表面上是“好运”,深层里是你心念成熟、愿力起用所显化的果报。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自然律;起什么心,感什么缘,这是道之常。人生许多关键的节点,不是我们靠努力强求来的,而是当我们内在种下了对的种子,经过时光慢慢孕育,它...

唱一曲当下,醒一念人生

那天的夜里,我戴着耳机,对着话筒唱着歌,眼睛微闭,像是在用声音和这个世界悄悄对话。墙上的吉他静静挂着,仿佛是某种生命的守护者,一把声音的种子,等待着发芽。我的母亲,就站在旁边,为我拍下了那张照片。她没有打扰,只是轻声说了一句:“在怎么秀,在怎么玩,可千万不要熬夜,糟蹋自己的身体健康,长时间熬夜,会毁掉健康,得不偿失。”那一刻,我心里一颤,像是被人轻轻敲了一下...

20250807复盘

问:1. 我决定将我未来建一个禅修小院的愿望提到当下,在我当前100万遍六字大明咒圆满之后,开启1000万遍,这一千万遍的大明咒的愿望就是在北京郊区建设一个禅修小院,从此切入带领众生共修,证悟见性、解脱自在,圆满之后,去普陀山去向观世音菩萨还愿;2. 今天圆满了150篇左右AI协作文章;3. 今天突然遇见了一组好玩的提示词,就是当下正在使用的;4. 在优化提...

与其花时间内卷,不如花心思找出路。

与其花时间内卷,不如花心思找出路。这句话看似一句劝人止损的忠告,实则是修行路上的一则当头棒喝。世间人忙碌奔波,大多数的时候,不是在为自己活着,而是在争一口气,争一个位置,争一个看起来“不输”的证明。他人升职,我也要升;他人买房,我也要买;他人创业成功,我也想复制一模一样的路径。而这些“内卷”的起点,不是出于爱、出于热,而是出于怕,出于不安,出于深藏心底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