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到极处,方见真我。世人常愿意把成长寄托在外缘的机遇上,却不知真正的跃迁,多半是在一次次与自己的硬碰硬里炼出来的。所谓“死磕”,不是蛮力,而是愿意将心沉入困境的深井里,一锹一锹掘下去,直到水眼涌出。那水不是别人给的,是你用意志挖出的泉。刚入世时,我们喜欢逃。逃开难题,逃避冲突,甚至逃离那些会逼迫我们看清自己不足的场合。可逃的路总会走尽,因为生命的考题,总会换...
真情与觉悟,本可同圆。世人常以为,爱与道是两条平行的河,一条奔向人间的烟火,一条归于清凉的涅槃,彼此遥望而不可交汇。于是有人在爱里忘了道,有人在道中舍了情,留下“不能两全”的叹息。然而,若真明了,爱与道原本不相碍,只因心有偏执,才将它们对立。初闻“不负如来不负卿”,我曾以为这是情深之人无奈的誓言,似乎必须兼顾两端,才显得珍贵。可是当你真正走过情关与心关,才知...
钱,是多数选择的底气。许多人以为,生活里的左右为难,是因为眼前的选项都不够完美,于是陷入犹豫与拉扯。可当你真的走过一段人生,才会发现,多数的“选择困难症”只是因为兜里的钱不够,实力尚未到位,能够承受的极限太低,于是反复权衡,不过是苦苦在自己有限的圈子里找平衡罢了。年轻时,我也曾为了几百块钱的差价翻来覆去地算账,买东西要比价三家,吃饭要掂量预算。那时候的选择,...
世间万象,皆如潮水,来时汹涌,去时寂寥。修行人说“返流照性”,便是要你逆着这股向外攀缘的潮水,回到它的源头,照见那本自不动的清明之性。世人活在习气之中,如水随地势,遇低便流,遇沟便入,不问方向,只知向外。眼见了色,耳闻了声,心念便随之起伏,如落叶随波逐流,不知去处。于是喜时贪,怒时恨,忧时伤,乐时迷,终日被境转,而忘了自己本可转境。初学时常误以为修行是要闭眼...
世人多将名利看作双刃之剑,一面闪耀,一面藏锋。有人得了它,便一时风光,然而手中之剑若握不稳,锋芒转瞬便会反噬自己。江湖上的故事无非如此:得势之时,观者拥簇如潮;失势之日,转身便是冷风寒雨。于世间奔走的人,若不能洞察这其中的因缘,不免在荣耀与指责之间被推搡得东倒西歪。世人爱钱,几如爱命,这是本能,无可羞耻。贫乏之境中,人心自然向暖,而温暖常需衣食,衣食需钱。只...
呼吸,是生命最早的礼物,也是我们至终的陪伴者。你出生的第一声啼哭,是空气进入肺腔的声音;你离去的那一刻,最后的叹息,也是呼吸的尽头。在这漫长的一生里,呼吸从未离开过我们,可我们又有多少次,真正陪着它走完哪怕一个完整的循环?多数时候,我们只是被它带着走,不曾转身看看它的面容,不曾停下来听听它的节奏。陪着呼吸,是一种回到生命本源的方式。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子时...
时光如水,奔流不息,带走了四季的颜色,也冲淡了心中的种种起伏。人常说,心态是生命的舵,掌握好了,纵使外境波涛汹涌,也能稳稳地驶向前方。九种好心态,不过是九盏灯,照亮了不同的路口,而灯的光,其实早就潜藏在我们的心中。只是有时,尘埃太厚,需要一场风,才能看见它的明亮。不再逃避,是第一盏灯。世间的风雨,本无意伤人,但人一怕,就给了它力量。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风还是吹...
世间的免疫,不只是医书上的抗体与细胞,它也有一种来自心的力量。许多人以为抵御外界的侵扰,全在于身体的强健,其实更深处的根,是在于一颗心是否安住。心若乱,轻风也能掀起波澜;心若定,惊雷也不过是虚空里的回声。修行人常言,心如如不动,免疫自生。这不是神秘的咒语,而是日常里一遍遍磨出来的定力。人生多变,谁能避开风雨?消息来时或好或坏,环境变时或顺或逆,人情来时或温或...
有人问,什么才是踏实的生活?有人说,是房子车子票子俱全;有人说,是朝九晚五不惊不扰。可有的人,用另一种方式给了答案。朱芊佩的故事,像一杯没有糖的茶,入口并不甜,却有回味。从十九岁起,她就扛起了搬运工的活儿,十多年过去,风吹日晒,肩上压过货物的重量,手上长满厚茧,脚步却依旧稳而直。她可以靠脸走进娱乐圈,可以凭一时的流量赚快钱,却偏偏选择了日复一日的搬运与送货。...
世间有许多废人的方法,有的来得猛烈,有的极其隐蔽。最隐蔽的方式,不是剥夺机会,也不是横加打压,而是让你在忙碌中耗尽自己——忙到连呼吸都成了负担,忙到忘了为何而忙。表面看似充实,实则是灵魂被一点点掏空,像车轮陷入泥里转个不停,既不前行,也不安宁。在尘世行走,谁不想为家人争一口气、为自己拼一个未来?可当日日夜夜都被任务、应酬、指标和无休止的待办淹没,人便会渐渐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