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做公益可净化心灵,爱豪车能提升赚钱动力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沉迷看车。也不是要立刻买,就是那种像男孩盯着模型飞机似的,一看就上头。看参数、看测评、对比不同颜色、轮毂、排气……一个细节都能反复咀嚼好几天。甚至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都是在手机上浏览某个车主论坛。说不上为什么,就是觉得那种金属质感、动力澎湃的东西,有种很直接的快感,好像把它拥有了,人生就会更完整一点。后来过了没几天,我去了云南山区,跟一群做公...

发现一个扎心的现象:一个家庭里,如果妈妈自己赚钱,自己做饭,什么事情都自己处理,这个家离散就不远了

有一阵子我特别困惑,为什么一个家庭里,妈妈越是能干,这个家反而越不稳当。按理说,妈妈会赚钱、会做饭、能管孩子、还能自己处理家里各种大事小事,不是应该被感激吗?后来才发现,好像一旦一个妈妈什么都能自己搞定了,别人就理所当然地不插手、不负责,甚至连最基本的体贴都省了。她能干,于是所有人都退后一步,让她变成一个不需要被照顾的人。有天深夜,我妈突然说:“我年轻那会儿...

你越是善良忍让,对方却越是得寸进尺,脸上有这3种痕迹的人,是典型的“苍蝇人”,不能深交

有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最让人累的,不是忙,不是苦,而是那种一边忍着,一边还要装作没事的关系。你越是善良、越是体贴,换来的却不是被珍惜,而是被消耗。就像那种明明嘴上不说什么,但眼里、笑里、话里,总是藏着点刀子的人,你总感觉哪儿不舒服,说不出来,但心里很压抑。我以前有个同事,看起来挺正常,甚至还挺热情,天天早上见了打招呼、下午还顺便帮你倒杯水。但久了你就发现,他每...

热搜上令人窒息的“母女吃牛肉面一幕”,暴露精神穷人可怕的三观

我小时候其实不怎么理解,大人为什么总是那样省吃俭用,饭菜不舍得倒,衣服补了又补,一根牙签都要用到最后。后来慢慢长大了,尤其是开始工作、能自己买东西、请父母吃饭以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有些东西,不是钱的事,是观念的事,是一种刻进骨头的惯性。你花多少钱他们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你怎么敢花得那么轻松,好像没经历过苦日子一样。前几天看到那个“牛肉面母女”的视频,说实...

不要让任何人零成本接近你

有些关系,一开始就错了。但我以前不知道。我还以为,是我不够努力,是我不够温柔,是我哪句话没说对,是我没有让人感觉舒服。可现在我明白了,是我一开始就让别人太容易靠近我了。我什么都给,时间、情绪、心事、建议,甚至自己的耐心。我不给别人设置任何门槛。我以为这是善良,是懂事,是“为别人好”。现在回头看,更多的是自我价值感太低。人是会被“易得”绑架的。你让一个人随便就...

杨绛:一个女人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把自己打扮得多么漂亮,也不是赚钱有多么厉害,而是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有快乐起来的能力

今天其实挺累的,本来不想写字的,但想起那个杨绛的说法,就忍不住又想了想。她说,一个女人最重要的能力啊,是不管发生什么,都有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能力。我以前看到这话,老觉得有点虚,像书里说出来的,不太贴地气。可最近这几年吧,怎么说呢,好像越来越觉得,这话是对的,而且是那种你经历点事之后,才会觉得“唉,她说得没错”。就比如这段时间,我家里事特别多。不是那种大灾大难,...

邹市明夫妇变卖房产事件,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親愛的朋友:① 真正的風險,從來不在市場之中,而在我們心中的幻覺裡。曾經,我也以為,只要夠努力、選對賽道、抓住機會,就能躍過時代的浪頭。直到看到那些曾經站在舞台中央的人,一步一步跌落塵埃,我才明白:這個世界沒有穩妥的劇本,也沒有必然的出路。就像邹市明,一個拳擊場上擊敗無數對手的冠軍,卻在創業場上頻頻受挫。他沒選錯行業——拳擊是他的強項;沒缺乏資源——資本、人...

“儿子名校毕业后,我和老公的灾难来了”

親愛的朋友:① 孩子大學畢業那一刻,我以為是盡頭,沒想到只是另一場修行的開始。曾幾何時,我們把所有辛勞都押注在孩子的成長路上:補習費、學區房、三餐省吃儉用,心裡那條算盤無時無刻不在撥動,只為一句話:「他將來有出息了,就輕鬆了。」可是,孩子畢業後,天空並沒有放晴。反而像一場暴雨前的寧靜——安靜得可怕。他沒有工作,沒有目標,沒有鬥志,日夜顛倒地過著日子,好似人生...

悄悄领证、不发朋友圈,我见识了这一届年轻人的“结婚羞耻”

親愛的朋友:① 如今的結婚,不再是一場「昭告天下」的盛典,而是一場靜悄悄的自我回應。我常常想起,那些曾經輕聲說過「我們結婚了」的人,語氣裡有一種不想被打擾的安靜。他們不發朋友圈,不設宴,不戴婚戒,像是一種刻意的不宣告——不是羞於婚姻,而是羞於「結婚」的舞台表演。這份羞澀,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對儀式化、社交化的抵觸,是對婚姻本質的一次回歸。我們這一代人,漸漸學會...

什么样的人会活得越来越差?

親愛的朋友:① 凡是依附環境而活的人,終將為環境所困。人生最怕的,不是落後一步,而是自以為穩當,實則懸在半空,毫無退路。這樣的處境,多半源於對環境的過度依賴——我們的價值不來自自身的長進,而僅僅來自被擺放的位置。曾見一位曾任高位者,離開體制後,只能做保安。他不是不勤奮,也不是不努力,而是多年來,他習慣了在既定秩序中被稱為「領導」,卻從未思考:倘若那個秩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