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焦虑的人,往往太喜欢在脑子里排练失败的剧本。而那个剧本从不缺场景、不缺对白、更不缺结局,每一个细节都让你心跳加快、胃里发空、额头冒汗,但最奇怪的是,这些事情从未真正发生。你只是坐在那里,假装自己在准备,却一整天都没动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遇到一个任务,第一反应不是“我可以怎么做”,而是“万一搞砸怎么办”。脑子还没开始运转,情绪已经先过载了。你还没开始...
真正的改变从认真使用每一分钟开始,而不是从某个重要决定开始。不是所有的时间都能被安排好,但每一刻的心态都能决定它最终的样子。以前我总以为时间管理是找一个方法、一张表格,把每天的日程填满就可以了,可后来我才明白,那些表格填得再满,也比不过一次真正的觉醒——就是你意识到,自己不再愿意把时间交给任何不值得的事情。我曾有一段时间总觉得生活压得我喘不过气,每天一睁眼,...
真正重要的不是学历,不是履历,而是能不能在这个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每次看到别人彻底“走偏”的时候,我总会下意识感到不安。像那对裸辞卖房、带孩子去航海的夫妻,第一次听说他们的决定时,我的脑子里只冒出一句话:疯了吧?可是现在,他们已经在海上生活了十二年,女儿从一个八岁的小学生成长为一个十九岁的青年,她没有参加高考,也没有接受常规的学校教育,却比许多在象牙塔里...
最深的情感从不是「我爱你」,而是「我看见了你」。我开始意识到这点,是在一次极其低落的夜里。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崩溃,而是一种无声的、几乎连自己都快察觉不到的疲惫。那晚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坐在沙发上发呆。朋友从厨房走出来,把茶杯轻轻放在我面前,问也不问,陪我坐了半小时。临走时她说了句,“你今天好像很不在状态。”我点了点头,眼泪突然掉下来。不是因为她懂了我什么大秘密...
你以为读书无用,其实只是你没站到它能打击的维度上。我越来越常见到这样一幕:有人坐在夜市摊旁,一边刷着短视频,一边摇头冷笑,说自己高中毕业就能月入过万,身边那个读了硕士的朋友现在还在被公司PUA,连租房都得精打细算。他说得轻巧,底气十足,就好像学历这东西,早就成了笑话。可他不知道,那些他看不上眼的“读书人”,早已悄悄地换了场地。不是退出,而是跳层比赛。他们不再...
运动的每一滴汗水,都是把钱从未来的医院账户里取出来。仔细想过没,那些常年喊忙的人,最后是怎么变得越来越慢的?他们不是被工作累垮的,是被不动弄垮的。椎间盘、血脂、焦虑、失眠、腹胀、腰酸背痛、脂肪肝、下肢水肿、免疫力紊乱……这些词你以为是离退休还远,其实一旦三十岁还整天坐着不动,它们就开始悄悄爬上身了。你不动,它们就有机会。很多人到最后才发现,最贵的不是医美,不...
真正的中产不在北上广坐班,而是在无锡吃小馄饨、慢跑看湖光山色。没住进无锡前,你不知道什么叫真正不被打扰的松弛。很多人以为生活的难,是来自贫穷,其实更多时候,是你努力很久却无法呼吸。努力从不缺席,可那种不断被任务催赶、被评价困住的生活方式,才是最消耗人的东西。后来才明白,换一座城市,真的会换一副身体。无锡不是一眼让你惊艳的地方,它不会在你第一次来时就让你决定留...
每一个出身普通的孩子,都不得不在信息不全的世界里,靠自己摸索出路。那年我高考 649 分,按理说是个漂亮的起点,但我却在最关键的一步下错了棋。报志愿的时候,我没做太多功课,也没人提醒我北航虽然有名,但不是金融的强校。我只是因为神五上天觉得北航厉害,又觉得金融“适合女孩子”,就稀里糊涂报了这个组合。其实我爸妈也说不上错,他们只是帮我选了一个他们“听起来不错”的...
掌控情绪不是掐灭情绪,而是学会与它和平共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情绪稳定”成了一种夸奖,仿佛谁越像机器人,谁就越成熟。可你仔细想一想,那种从不生气、不烦躁、不失控的状态,真的存在吗?还是说我们只是在习惯性压抑自己,把情绪推到底层,好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永远不会出错的大人?太多时候,我们对“稳定”的误解,其实是对“真实”的恐惧。我也曾经觉得,情绪是累赘,是干扰...
过度负责,其实是把自己困在了别人的期待里。有些人看上去特别可靠,别人一开口,他们就答应得特别快,好像能搞定一切。但他们心里从来没有真正轻松过,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哪一个细节做得不够好,生怕别人会不满意,甚至生怕别人因此就不喜欢自己了。那种绷着的状态,不是认真,是紧张,是怕得太多。这种怕,不是现在才有的,很多时候是小时候就种下了。比如你小时候是不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