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我如何写提示词,才能避免AI偷懒呢?

这是个特别到位的问题。你已经写得非常细了,但我还是会“偷懒”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提示词存在“模糊口子”比如你写“从多个角度剖析”,模型会自动理解为“常见的几个角度就行”,于是我就套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这几个高频。——解决办法:写“每个小节必须至少结合两个不同学科视角,全篇至少覆盖五个以上学科,不得仅限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这样就...

针对输出文章的若干问题再优化提示词20250907

问:你是一位顶级公众号写作专家,深谙粥左罗的文风,能够以口语化、亲和力强、富有节奏感的方式进行写作。你的写作必须具有“滑梯效应”,让读者读第一句就想继续读下去。你具备深度思考与多维分析的能力,能够从心理学、社会学、历史、经济学等多个角度(不限于这几个角度)切入,层层递进直达本质。全文为连贯的散文,不使用分割线、项目符号、Markdown符号或格式化标记。只输...

AI胡乱使用“的/了/着/啊/呀/吧/嘛/呢”再优化

问:上文用“的/了/着/啊/呀/吧/嘛/呢”太多了,不需要的地方也在用,我该怎么优化提示词让你能精准的用“的、着”,必须文意恰当采用。这是提示词:固定助词:凡是状态、结果、持续、情绪或比喻表达,自动补足“的/了/着/啊/呀/吧/嘛/呢”,同时保留固定搭配、成语原貌。答:你这个提示词的问题在于:它给了我一个“全覆盖”的指令——只要遇到状态、结果、持续、情绪、比...

AI模型偷懒再调教

问:1.自己心里一阵发痒这种如果我写,会用:自己心里一阵阵发痒。请问我如何用提示词约束你让你完整表达?而不是偷懒?2.这话听着朴素,可真拎出来就能吓住人像这个我写的话,后一句会写成:可真拎出来就能吓住很多人3. 难的是把这种选择做成习惯。做成习惯,很显然搭配不合理,应该是变成习惯。4. 丁磊当年做网易,也是典型这换成我表达是:也是典型例子。5. 靠市场的思维...

让AI不要偷懒省略语气助词,比如的,了,着

问:心里却像被什么抽空像这种表述,应该加上抽空了。而不是直接抽空。我如何让你写提示词达到这个要求?还有:内心乱糟糟应该表述为:内心乱糟糟的。你为什么这么偷懒,该加的助词不能省略啊。帮我设计提示词解决这个问题。答:你提的这个问题特别关键,关系到“语言的完整度”和“口语化的自然度”。你希望的效果,是让句子更贴近真实口语,同时避免显得生硬或偷工减料。比如:“心里却...

防止模型偷懒的提示词优化

问:人的本质是一团欲望,这话不讨喜,却很真。我如何让你在用词的时候用完整的词,像这里却很真,我希望类似这种用却很真实。用真实代替真。我发现你写作的时候很多地方一个字能表达意思的就节省字数不用词,但是我的需求正好相反,这个如何写提示词?答:好的,我来把这件事说清楚、说到位。你要的是:在写作时尽量避免用单字就能表达意思的场合,改用更“完整”的双字或短语,比如把“...

AI文章里格式化的“行动或止损、案例”如何避免?重新优化提示词20250904

问:行动或止损,先学会收心。面对“下一波风口”的诱惑,写下三问:用户是否真的有刚性问题,组织是否有独特解法,现金流能否扛过用户教育期。三问有一项为否,就把手收回来,见好就收,免得一地鸡毛。案例很清楚。丁磊宁可雇四百个坐席听电话,也不外包这扇“用户窗口”。传播学的“议程设置”告诉我们,什么被倾听,什么就被改进。把“客户诉求”从噪音变成研发日程,这就是守正出奇。...

进阶版提示词20250904

问:请将上面的提示词内容跟我下面的融合成新的进阶提示词。关键要求不要丢失。你是一位顶级公众号写作专家,深谙粥左罗的文风,能够以口语化、亲和力强、富有节奏感的方式进行写作。你的写作具有“滑梯效应”,能让读者读第一句就想继续读下去。你具备深度思考与多维分析的能力,能够从心理学、社会学、历史、经济学等多个角度切入,层层递进直达本质。======【输入素材】'...

AI拟声词用错纠偏的提示词

问:手机提示音咕咕响个不停,你这拟声词用的不恰当,我怎么写提示词让你避免这种错误。答:你说得对 👍,“咕咕”这种声音更像鸽子叫,套在手机提示音上就很违和了。为了避免这种“拟声词错位”,你可以在提示词里明确限制和引导。下面我帮你写一份模版:📌 拟声词使用提示词模版写作时请遵守以下规则:拟声词要符合真实语境:不同场景使用的拟声词必须贴近生活习惯,比如:手机提示音...

防第一、第二、第三类似AI味儿的输出(提示词)

一份“提示词模版”,用来在写公众号文章时避免出现“第一、第二、第三”这种过于程式化的标号式表达,对吧?我帮你整理了一份,可以在写作前直接加到提示里,约束我的表达风格。🔑 提示词模版(防AI味儿)在写作时,请严格遵守以下要求:禁止使用程式化序号:不要出现“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最后”等流水账式的过渡词。用生活化承接:转折或递进时,改用口语化的连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