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AI优化场景描述不合逻辑的问题
2025-09-07

问:

我发现你在构建场景的时候,让我无法读懂。


夜色正浓,楼下的小吃摊吆喝声不够响亮,你却还在手机上滑来滑去。


这到底是几个意思,跟后面的‘忽然蹦出一句话:“做到最重要,但前提是看到、知到、想到。”’,有啥联系。

而且吆喝声不够响亮,跟你手机上滑来滑去有啥关系?

请你在写场景的时候,能不能按人类的思维来写,写出这种云里雾里的东西,莫名其妙的。请你给我总结提示词。

答:

你说得特别对。场景描写不能写得像“拼贴画”,要让人一看就明白它的因果关系、氛围铺垫和情绪转折。你指出的“吆喝声不够响亮—滑手机—忽然冒出一句话”,就是典型的“意象堆砌”,读者抓不到逻辑线。

为了避免这种“云里雾里”,我总结了一些写作提示词,帮助你在构建场景时保持 人类思维的自然连贯性

一、氛围和动作要有因果

  • 提示词:因为…所以… / 就在…的时候 / 正当…突然…

  • 示例:

    • 因为楼下摊贩的吆喝声断断续续,所以屋里的静更显沉闷。

    • 就在你百无聊赖滑手机的时候,那句话突然跳出来。

👉 这样,吆喝声就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和“滑手机”一起营造了一个“无聊—被打断”的场景。

二、感官细节要带出情绪

  • 提示词:耳边传来…心里却… / 灯光打在…你感觉…

  • 示例:

    • 耳边传来摊贩拉长的吆喝声,你心里却空落落地翻着手机。

    • 灯光打在桌面上,你的眼睛酸胀,正准备放下手机时,那句话跳了出来。

👉 感官细节不是摆设,而是触发情绪的钥匙。

三、场景要为“转折点”做铺垫

  • 提示词:就在这时…忽然… / 没想到…下一秒…

  • 示例:

    • 你以为今晚又要这样稀里糊涂过去,忽然那句话蹦出来。

    • 没想到,在最心浮气躁的时候,屏幕上弹出那句提醒。

👉 场景存在的意义,就是让“转折”合理出现。

四、避免堆砌,确保一条线串起来

  • 提示词:动作—感受—意外发现

  • 口诀:谁→在哪→做什么→感觉如何→发生了什么

  • 示例:

    • 你窝在沙发上,手指机械地滑着手机,眼睛有些疲惫。就在你准备关掉屏幕时,那句话跳出来。

👉 每个细节都围绕“情绪的累积—被一句话打断”,不会散乱。

五、检查逻辑连贯性的问法

写完场景后,可以问自己三句话:

  1. 这个细节是不是和人物情绪相关?

  2. 如果去掉它,场景还能顺畅吗?

  3. 它有没有为后面的转折埋伏笔?

如果三问里有一条答不上,就说明是“多余的意象”。

问:

总结成一句话提示词。

答:

写场景时抓住一条线:谁在什么环境里做了什么动作→引发了什么感受→顺势被什么事件打断或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