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婴儿不会说话,听不懂逻辑,也没有“自我”。但你抱起他时,他知道你是安全的还是焦躁的;你靠近时他哭得更厉害,还是慢慢安静下来;你还没开口,他的眼神就已经转向你的脸,像是在寻找一种情绪的回声。这些感知,不靠语言,不靠知识,不靠推理。他什么都还不会,但他能“知道”。这个“知道”,不是头脑的产物,是一种更原始、更底层的连接能力——一种与环境、与他人、与生命场“同...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本来一切都挺好的,但看到别人频繁跳槽,突然觉得自己也不能再待着了;原本对生活挺满意的,但刷到几个爆火的博主瞬间焦虑起来,好像自己不做点什么就彻底落伍了;原本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在社交媒体刷多了之后,忽然心里冒出一种不安,像是“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那种感觉不是完全的恐慌,也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一种似曾相识的直觉感。你觉得它像是来自内心...
有些时候,我们心里没想什么,嘴里也没说什么,可身体已经先一步知道了答案。面对一个人,你心里没定论,但身体已经有了微妙的排斥或靠近;面对一个选择,你脑子还在权衡利弊,但胃已经开始发紧,手心出汗;甚至有时候,你明明觉得这条路“讲得通”,却就是走不动,拖延、疲倦、抗拒,像是在悄悄提醒你:那里不对劲。这不是神秘,也不是迷信,而是一个你早就有但常被忽视的能力:身体的知...
我们习惯用逻辑来认知世界,却在梦中接触到那些最本质的东西。那不是思维能理解的,而是图像直接栖息其中的。一张陌生却熟悉的脸,一个荒诞却合理的场景,一段没有起点却满是情绪的情节,它们不需要解释,却让人醒来久久不能忘。这正是梦境的真实作用:不是为了让你“明白”什么,而是为了让你“参与”一种更大的系统。梦境是一种图像语言,不属于意识的范畴,也不属于理性的秩序。它不遵...
人们常说“我有种直觉”,却很少问一句:“这个直觉是谁在说?”我们总以为那是“我”的判断,是我内在的某种顿悟、灵感、预感,甚至是天赋。但如果我们从另一个方向来看,直觉恰恰不是“我”说的话,而是“我”退场之后某种东西说的话。这个“我”的退场,不是消失,而是暂时不参与语言、推理、分析、评估等认知过程。这种退位状态,就像一道闸门被打开,某些原本被压在意识阈值之下的东...
问:宇宙大爆炸后一直膨胀,甚至加速膨胀,会不会膨胀只是表象,实际上宇宙还是像万千星系一样旋转的?宇宙中单个天体、星系,目前的观测都是旋转状态的,作为整个的宇宙,会不会也是遵循旋转的规则,也是在旋转的?如果是旋转的,怎么与观测中的膨胀协调?用开悟禅师、智者的身份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无论是宇宙,还是大爆炸,还是膨胀,旋转,天体,星系,等等,都是人类大...
普通人的一生为什么会觉得无趣?表面看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深层却是一种意识状态的枯萎。当一个人开始觉得“我的人生好无趣”,其实不是因为生活真的如此,而是因为他已经隐约感知到某种东西正在缺失,却还无法说清。那种“隐隐的不对劲”,就是“无趣”真正的起点。所谓“无趣”,并不是情绪问题,更不是生活本身的问题,而是一种意识和生命断联之后的空壳状态。一个人依然在活着,但“活...
问:普通人的一生如何摆脱无趣?普通人是宇宙中的NPC粒子,万万千千茫茫然来了,茫茫然走了。想想真是无趣至极。如何摆脱这种无趣的人生呢?作为一个顶级禅修开悟大师、顶级智者,我觉得:1. 解说一下什么叫无趣,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2. 摆脱无趣,这个摆脱代表的是受到束缚,假设你没有无趣这种概念及对应的那种状态,以及没有摆脱的概念存在,何来无趣和摆脱?也就是说无趣和...
问:直觉是思考的一部分,还是独立于思考的认知方式?如果某个存在不需要推理,而是“本能地”知道所有答案,它是否仍然在思考?例如,人们有时候“凭直觉”得出结论,而不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如果一个存在可以直接获取所有问题的最优答案,那它仍然需要“思考”吗?以上问题如果从一个禅修开悟、顶级智者的角度应该如此回答:1. 认真剖析下什么是直觉,它独立于思考之外吗?2. 直...
问:思考的价值是否取决于「是否有认知进步」,还是思考本身就有价值,即使没有进步?如果思考的价值取决于「认知进步」,那么无意义的思考(比如反复在同一问题上陷入死循环)是否仍然值得进行?是否意味着那些无法推动认知进步的思考是「无价值的」?如果思考本身就有价值,那么它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保持思维活跃,还是思考本身具有某种内在的认知体验价值,即使它不会带来具体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