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有没有能力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段永平从不急。他不为短期波动焦虑,不为一时涨跌下判断。他所有的动作,几乎都有一种笃定感——不是看现在值不值,而是看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样。看起来慢的人,其实走得更远,因为他从来不走回头路。他说,不懂的就不碰。这个“懂”,不是随口说说的那种“看过新闻”“听过介绍”,而是要懂得深、够扎实,直到敢下注,敢等十年不动...
上班真正让人疲惫的,不是任务多,而是顺序错了之后怎么做都觉得不对劲。我以前老是觉得自己累,是因为事情太多,节奏太快,压力太大。但现在回头看,其实真正的问题是我总是把事情搞反。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做得太早,或者太晚,或者不该先做的先做了。顺序一错,整天都像在补漏洞。你一直忙,但越忙越乱。最明显的,是情绪放在了问题前面。我有段时间特别容易发火。工作上但凡有什么不...
带不好人,是因为你始终没有让人愿意真正跟你走。我现在越来越不相信所谓的“天生领导力”了。很多时候,一个人是不是一个好领导,并不在于他站在哪里说了什么话,而在于在他不说话的时候,人们愿不愿意看他一眼,跟他一步。这个东西没法装。你可以用职位压人一时,用手段带人一阵,但你没法用假动作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我见过那种在团队里总是发号施令却没人当回事的“领导”。他一天讲十...
运气,其实是一种可以被人主动构建的能力。我不再相信纯粹的“天意”了。或者说,越来越不甘心把一切归结于天意。不是因为我变得狂妄,而是因为,我开始理解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转的了。它不是公平的,但它是有规律的。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幸运的事,底层都有某种可重复的路径,而那个路径的名字,叫作:概率。我记得刚入职场那几年,有些人仿佛总能“撞大运”。他们踩中了行业风口,加入的项目...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把力气浪费在虚荣和炫耀上。有一晚刷视频,看到雷军在车展上,低着头一辆辆车送用户离场,那画面其实不复杂——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笑着鞠躬、递钥匙、拉车门、拍合照。动作缓慢,一点也不潇洒。但我看得有点发愣,突然很想坐下来,认真写点什么。雷军这个人,大家都说他是“爽文男主”,但我怎么看,都觉得他不是。一个靠每年工作300天、每天18小时、发布会P...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偷偷寻找那种终于不用再逃的感觉。其实我也不太确定,这算不算一种执念。你看,有些人拼命赚钱,有些人专注练字,也有人每天练习做饭、打坐、种花,或者一个人默默写十几年的日记。看上去各不相同,但细想一下,可能只是我们都想证明:我没有白来这一趟。我没有白受这些苦。我不是随便活活就完了的。每天做的那些事,哪怕再琐碎再不起眼,我都希望它们指向一个完...
只要实力到了,连沉默也变成一种锋芒。我最近越来越相信一件事——你无论多真诚、多努力、多讲理,如果别人觉得你不够强,他根本不会听你说完。他甚至连听的姿态都不愿给。他觉得你没资格。就像吴艳妮,去年还被骂得狗血淋头,一个起跑姿势能被解读出十种阴谋论,一个赛后微笑都能被说成“戏太多”。可她一句都没多说,只是继续练,继续跑,继续赢。然后,所有人的声音就开始变了。我想,...
千万别在低迷期幻想破局,要紧的是先活下来。现在每一次醒来,都像是要对现实交差一样。不是精进,而是清点损失;不是选择,而是删减念头。过日子这件事,本来就是先把账结清的过程,不是每一天都能开张,更别提扩张。太多人还在指望通过熬,换来“柳暗花明”,可眼下这几年,说实话,连个柳枝都不长。市场不是变冷,是变了形。以前我们说“走一步看一步”,起码那一步能落地,现在是走一...
不要把自己困死在别人画好的那个框里。这话我原本是不信的,觉得只要努力够多,忍一忍总会熬过去。可后来才明白,人生最怕的不是一时吃苦,而是你连“换个活法”的想法都不敢有。你以为忍气吞声是成熟,是沉稳,是对抗现实的方式,其实那是慢性自我抛弃。我见过太多在职场里把自己榨干的人。他们每天一睁眼就是应付、是压力、是吐不完的委屈。他们看起来很能扛,能熬,能把最臭的项目也做...
一个孩子的命运,常常毁在他无法回嘴的那一瞬间。我以前不懂,有些孩子为什么一辈子都不敢抬头说话,为什么一走进人多的地方就显得局促不安,为什么对一句“你干嘛这样”的质问,反应大得像被雷劈中。直到那天,我看到高铁上那一幕。那个孩子不过是不小心打翻了牛奶,结果被他妈妈当着满车厢的人狠狠扇了一耳光。那一下不响,却重得让我心口一紧。那不是一次简单的惩罚,那是一个人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