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体力活的人,过得比坐办公室的还要体面。这个变化,不是个别现象,是整个时代的风向。以前我们总以为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高贵”,干净、轻松、体面、收入也更高。但这几年,不少人已经看得很清楚:干得好的一线师傅,一个月的收入,是办公室里许多人一年都碰不到的数字。真正稀缺的,不是“会读书的人”,而是“能干事的人”。我家去年装修,那一整年里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能找...
人活在这世上,最怕的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总想着走一条看起来对的路,却从来没问过自己:我是不是这条路上的人。这几年,“考编”成了不少人的归宿,有人戏言“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说得热闹,其实不过是现实的寒气逼得人想找一块稳定的庇护地。可我见过太多离开体制的后悔,也见过不少跳出体制的人活得自在。说到底,体制内外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你有没有看清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擅长什...
人要活得安心,心里就要有一份随时准备重新开始的底气。今天再体面的工作、再稳定的岗位,都可能在明天就风吹云散。不是你哪里做错了,也不是别人恶意淘汰你,而是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已经变了,变得快到你来不及琢磨。那些在岗位上熬时间、在公司里混资历的做法,正在一寸寸失效;那些靠“稳定”吃饭、靠“听话”立足的路径,也慢慢不灵了。过去的人,一份工作能干一辈子。他们习惯有个编...
人一生中,总要有一次,不是靠着运气往前走,而是靠着真正的本事闯出去。年岁越长,才越知道运气这东西,来的时候像风,不来的时候就像雾,什么都看不清。但本事,是你可以一寸寸攒下来的,是脚下的砖,不动声色地铺出你能站稳的地面。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能赚多少钱,其实并不只看能力,而是看你有没有在之前的岁月里,愿意为了未来的可能,多做一点准备。写作这事,不是天分的事,而是打...
人走到中年,常常会有一种醒悟。醒悟的那一刻,世界没有变,是你看清了自己的模样。有些时候,这个清醒,是从孩子的一句话开始,是从一次深夜的落泪开始,是从一张试卷上的数字开始。那不是打击,是天亮前的一声提醒。你终于知道,日子不能再这么混着过了,自己的人生,不能只靠孩子的成绩来衡量。真正的改变,往往不是因为看见希望,而是因为不甘心。人总有一刻,会想站起来证明点什么,...
真正能带来安全感的,不是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而是你内在的成长和外在的能力。人这一生,要想过得不慌张,就要靠自己一点一滴打磨出来的本事,而不是抓住眼前看起来稳妥的“铁饭碗”。饭碗是铁的,人却是活的。一旦你把命运交到一个“固定”的位置上,那你就已经丢了主动权。靠自己,永远比靠一份工作来得踏实。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短期的安稳,当成长期的保障。很多人挤破了头,想进...
爱情在体制内的相亲市场上,连五险一金都比不上。有一次和朋友吃饭,她刚被一位体制内男嘉宾拒绝,理由简单得像招聘启事上的一句话:“没有正式编制,不见。”那顿饭她没吃几口,只是一边把热气腾腾的菜拨拉开,一边说:“我以为起码得见了人才知道合不合。”她笑了一下,但很快就低头不说话了。我看着她低垂的眼皮,只觉得我们都早就明白一件事——所谓“合不合”,其实是硬件决定的,跟...
精英主义的话术已经无法掩盖现实的不对等,也再也无法赢得普通人的情绪共鸣。璩静视频里那些语气、用词、姿态,听起来都像是在复述某个高效团队管理培训的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教材式的标准表达。可偏偏这些表达,一字一句都像在把距离拉远,而不是拉近。她说自己批准员工离职只用了三十秒,听起来好像是雷厉风行,可实际落在人耳里,却是一种赤裸裸的冷漠——不是不懂感情,而是根本没打算...
她之所以能上去,是因为这个系统从来就不以胜任为准。有时候你站在下面往上看,会真心觉得疑惑:怎么会是她呢?不是说能力重要、不是说专业才是根本、不是说越高职位越需要判断力和责任心吗?可实际却是,最没有章法、最缺乏分寸感的人,反而一步步上去了。最先出圈的,不是业绩,不是贡献,而是一堆短视频、一连串争议言论。甚至连她自己可能都没想到,最后让她“出名”的,居然是她引发...
管理者有没有体系,一眼就能看出层次。有些时候,明明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没有体系——就像一台马力足够的车,偏偏没有方向盘和刹车,跑得快,却撞得也狠。我越来越确信,管理者之所以差距越来越大,不是因为谁的性格更强硬,谁说话更有气场,而是内里有没有一套成型的体系,能不能稳定地产出结果、持续带人向上。思维体系,是最早暴露的。一个人是不是靠直觉处理问题,很容易感知。见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