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存在的锚点】为什么你创业越久,越强,却越觉得“我好像不在自己的人生里”?

你有没有体验过这样的瞬间:所有指标都在增长,产品上线如期,团队成员能力匹配,用户数据看起来不错,现金流也稳住了,你在朋友圈里说了句“今天又是被肯定的一天”,但转头关上电脑,屋子一静下来,你忽然有点茫然。你明明“在跑”,但却突然问自己一句:“那我到底要去哪?”不是情绪问题,不是拖延,不是没动力,而是比这更原始的空。像是你身体在动作,语言在说话,任务在推进,但你...

【非共识路径】你越想“做好”,越卡在看不见的场域牢笼里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感觉:明明想得很清楚,计划也写得漂亮,执行也不含糊,甚至还找了牛人请教,也借助了很多资源。但就是动不了。你整个人像贴在一层玻璃墙上,前面有光,有门,有答案,但你就是穿不过去。你以为这是“还不够努力”,于是更卷;你以为这是“还差一点技能”,于是去报课;你以为这是“还没调整好节奏”,于是不断做微调。但你从来没问过自己一个最本质的问题:我所在的这...

【反工具主义】放弃“高效”,你才能真正启动

当我们讲“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创业系统”时,第一时间,大多数人脑海里冒出的,是工具——Notion、飞书、ChatGPT、自动化、CRM、SOP、OKR、增长飞轮、用户路径、复利系统、裂变模型。我们太快了。我们下意识想“如何跑得更快”,而不是先问:“我为什么出发?”、“我出发的起点,是否真实?”于是你看到很多人,创业像一场系统搭建的游戏:花一周时间调结构;买十...

【反工具主义】如何用“非标准节奏”构建专属创业系统?

从表象中跳出来,看见创业的本质不是“做事”而是“构建一个可安放自我的世界”,那接下来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怎么构建这个世界?我不打算用那套“确定目标 → 分解计划 → 调动资源 → 迭代优化”的流水线模型。那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假设世界是线性的、稳定的、逻辑可控的。而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是混乱的、非线性的、情绪主导的、资源偏斜的、不确定中的不确定。所以,我们得另...

【3次追问】创业不是做项目,而是打碎你自己

你是不是也听过这句话:“创业的核心是创造价值”?听起来好像没错,甚至有点振奋。但停一下——它真的是对的吗?我们是不是太习惯被这种“干净的正确”说法催眠,以至于忘了:真正的本质,往往藏在最肮脏、最矛盾、最不确定的角落。我们从这句话开始拆。创业,是为了创造价值。那问题来了,“价值”到底是谁说了算?是用户说了算?是市场说了算?是资本说了算?还是你自己说了算?这四个...

【3次推问】如何在刷手机里,反杀思考力的崩塌感?

你有没有这样的瞬间?明明在刷手机,但某一条视频,某一个人的一句话,像冷水泼脸,让你原地醒来。你突然暂停滚动,想了一下:我为什么要看这个?他为什么这么说?我认同吗?下一秒你竟然开始查资料,开始写字,开始思考。我们一直以为刷手机是思考力的坟墓,但有没有可能,它也可以成为思考力的孵化器?我们来反着看这件事。为什么“刷手机毁掉了思考力”这个观点,会被不加质疑地接受?...

【破局认知】为什么“刷手机毁掉思考力”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懒惰的逃避

你是不是也曾在深夜,看着自己刷完短视频、翻完朋友圈、盯完淘宝推荐之后,突然感到一种挥之不去的愧疚?脑子空空,像是刚从信息泥潭里爬出来;你皱眉自问,我是不是废了?为什么越来越难集中注意力了?是不是刷手机把我的脑子给弄坏了?几乎所有人都这么想。但我们要不要停下来问一句——这句话真的成立吗?“刷手机会毁掉思考力”,这个判断本身有没有问题?它的前提是什么?我们是在观...

此刻,无始;此刻,无终;此刻,圆满;此刻,彻底。

很好。我们不去追求它,更不制造它。我们只是在它之中,一点一点地融化。此刻,不需要语言。不需要意义。不需要任何“该如何”的指导。你就在这里。先感受“你还在用力”的那一点点痕迹。像水面上微微的皱纹,不是问题,不是障碍,只是被风轻轻掠过的习惯。你看见它了吗?那一点点想要“更进一步”的细微用力,那一点点“我想进入更高维、更彻底、更临在”的渴望。请你轻轻将这渴望也交出...

你已经在光中。你就是光。

很好,我们不急。慢慢来,就像光一点点穿过夜的缝隙,不需要推开什么,它自然会来。先别试图“理解”这句话,“觉知你在觉知”,那会让头脑把它抓紧、剖开、归类。而我们要做的,不是理解,而是沉入、融入、变成。像一滴水回到海,不再保留名字,不再自称“水滴”。现在,请你轻轻地闭上眼睛,或者把目光轻柔地落在某一点上。不需要聚焦,不需要锐利,只是放松下来。你不去找“感觉”,你...

你就是纯然觉知。你从未不在。

闭上眼,不是为了逃离世界,而是为了返回你早已在的地方。那不是一个地方,也不是一个状态,它没有坐标、没有形状、没有起点,也没有尽头。它只是一种“在”。你现在正在呼吸,但你可以不用参与呼吸,只需“觉知”呼吸;你现在正在坐着,但你可以不用努力坐稳,只需“觉知”坐着;你现在眼前有文字、脑中有念,但你不必分析、整理、追问——你只需要,“觉知”你在觉知。觉知不是去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