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欲望:总是以冲动开始,以厌倦收场。
2025-07-31
欲望的特征,就是它总是从一种控制不住的冲动开始,最后却落入彻底的厌倦里。
那种感觉其实很熟悉。像是夜里突然很想吃甜食,于是打开外卖,看着琳琅满目的菜单,嘴巴已经提前感受到了糖的粘腻和快感,点下去的那一刻还带着点雀跃。但吃到一半,肚子开始发胀,喉咙有点堵,心里冒出一点点烦躁,又像是在责怪自己为什么这么没忍住,可嘴上又舍不得停。最后空盒子扔进垃圾桶时,连那点甜味也成了负担。
每次欲望来临的时候,身体总是比头脑更快一步。比如看到一个新手机,哪怕原来的用得还好好的,也会在心里开始策划:这次买了要怎么拍照,要不要搭个新壳子,是不是也顺便换条数据线……它不是一种需要,而是一种冲击感,它让人以为现在不做点什么就会错过整个世界。
可是当真的拥有之后,那种热情一下子就冷了。不止是手机,衣服也是,包包也是,还有那些收藏夹里存了一百多页的心愿单,好多东西买回来以后连包装都懒得拆,只是堆在那里,让人觉得房间越来越乱,心也越来越空。
我开始觉得,欲望就像是一阵风,很大,很急,很会蛊惑人。但它不是为了陪你走很远的,它只是想让你移动,只想让你有一刻的燃烧,然后迅速熄灭。
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不会那么吵。它通常是安静的,比如一种习惯、一段关系、一件旧衣服、一双磨合得很合脚的鞋子。它们不会让你一见钟情,但它们会让你在很多次起床时不知不觉又穿上它、又靠近它。
可是欲望不是这样的。它总是来得突然,很冲,很亮眼,有时候甚至会伪装成“热情”“直觉”或者“野心”,让你觉得不追随它就是浪费人生。可你真的照做之后,反而会有点恍惚,像是被带走了,但走到哪也不确定。
我也不是完全否定欲望,它也确实有推力。只是我慢慢学会分辨——到底是心在动,还是仅仅是眼睛在贪;到底是身体需要,还是只是情绪在作怪;到底是向内想清楚了,还是只是外界刺激了几下。
我有时候会用一个小测试来确认:这个冲动过两天还在不在?我是不是真的愿意为它付出时间,而不是仅仅掏钱?有没有可能它只是让我暂时摆脱无聊,而不是引领我去更深的生活?
我发现欲望其实很怕等待。只要拖一下,不立刻回应它,它就会自己冷却下来,像汽水放久了不再有气,那个“必须现在就做”的情绪就会慢慢消散。等它真的退潮了,才会发现它其实没那么重要。
我也开始能接受,有些东西不拥有也没关系。那些我曾经非常想要、甚至觉得非得拥有不可的东西,后来我一个都不记得了。它们没给我留下任何记忆,反倒是那些我一再克制、最终决定不做的事,让我对自己有一点敬意。
有些人说“要活在当下、顺着感觉走”,可我觉得光靠感觉活着太容易被骗。感觉是会撒谎的,尤其是那些突然冒出来的、“非做不可”的冲动,它们来得太轻巧,走得也太快,根本来不及沉淀成什么。
我相信真正的想要,不是那种让你睡不着觉的热情,而是能让你在平静里反复确认的坚持。它不是用力地拉你往前走,而是在你走得很累的时候,轻轻推你一下,说:“你还记得最初的方向。”
我在学着慢一点回应世界,尤其是学着慢一点回应自己内心那些突如其来的声音。不是不理会,而是先让它们说完,再问一遍:你真的是我需要的吗?还是你只是一个短暂的代替品,一个用来填空的幻影?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