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百度公关一号位翻车的本质是,“精英主义”已经没有市场了

精英主义的话术已经无法掩盖现实的不对等,也再也无法赢得普通人的情绪共鸣。璩静视频里那些语气、用词、姿态,听起来都像是在复述某个高效团队管理培训的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教材式的标准表达。可偏偏这些表达,一字一句都像在把距离拉远,而不是拉近。她说自己批准员工离职只用了三十秒,听起来好像是雷厉风行,可实际落在人耳里,却是一种赤裸裸的冷漠——不是不懂感情,而是根本没打算...

百度副总裁璩静被曝已辞职,这样的人到底是怎么爬上去的?3个真相

她之所以能上去,是因为这个系统从来就不以胜任为准。有时候你站在下面往上看,会真心觉得疑惑:怎么会是她呢?不是说能力重要、不是说专业才是根本、不是说越高职位越需要判断力和责任心吗?可实际却是,最没有章法、最缺乏分寸感的人,反而一步步上去了。最先出圈的,不是业绩,不是贡献,而是一堆短视频、一连串争议言论。甚至连她自己可能都没想到,最后让她“出名”的,居然是她引发...

管理者,一定要有体系

管理者有没有体系,一眼就能看出层次。有些时候,明明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没有体系——就像一台马力足够的车,偏偏没有方向盘和刹车,跑得快,却撞得也狠。我越来越确信,管理者之所以差距越来越大,不是因为谁的性格更强硬,谁说话更有气场,而是内里有没有一套成型的体系,能不能稳定地产出结果、持续带人向上。思维体系,是最早暴露的。一个人是不是靠直觉处理问题,很容易感知。见过那...

“42岁的同学聚会,一大半女性都不上班了”

四十岁之后,很多女性的人生正在被悄无声息地重写。一开始只是小小的不适应。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发现同桌妈妈早上还能带着面膜的余香;微信群里临时发起义卖,有人立刻拍照打印,一气呵成。我那时还在公司赶方案,压着最后一刻回复一句“抱歉,我来不及”。她们不用来得及,她们就在那里。我没有什么资格评判别人的选择。但我也无法忽视那个隐隐冒头的问题:我还能撑多久?这个“我”,...

存款10万,逃离北上广能如愿“躺平”吗?答案让人意外

存款10万并不够撑起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躺平”。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会刷到那些说“辞职、搬家、逃离”的视频。配乐永远是清淡的钢琴曲或者假装漫不经心的BGM,文案写着“终于不想再撑了”“想过点简单的日子”,镜头里的人拖着一个二手拉杆箱走进郊区某处廉价的短租房。留言区总是涌现出一句话:“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吗?”我也动摇过。尤其在连续几个月压着情绪去挤地铁...

公司最大的内卷,是“过度管理”

公司最沉重的负担,往往不是外部竞争,而是内部那种不自知的、疲惫的过度管理。这几年见过太多管理者,一边说自己忙得团团转,一边又把所有人都折腾得精疲力尽。他们不是不努力,也不是没有责任感,只是那份“怕出错、怕失控”的紧张情绪,反而成了整个组织的封锁线。表面上是在提效,其实是把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一点点消磨干净。有时候,我也理解这种控制的冲动。刚升职那会儿,我也...

30岁职场妈妈,副业做自媒体,年入40万:我的9大时间管理方法

真正的改变从认真使用每一分钟开始,而不是从某个重要决定开始。不是所有的时间都能被安排好,但每一刻的心态都能决定它最终的样子。以前我总以为时间管理是找一个方法、一张表格,把每天的日程填满就可以了,可后来我才明白,那些表格填得再满,也比不过一次真正的觉醒——就是你意识到,自己不再愿意把时间交给任何不值得的事情。我曾有一段时间总觉得生活压得我喘不过气,每天一睁眼,...

我工资1w,面试的新公司开价1.5w,我礼貌地说:考虑一下。当天下午,HR说可以涨到2w,我反而不敢去了……

当对方说愿意给两倍工资时,我忽然开始怀疑一切的真实感。不是因为钱太多,而是因为不敢相信,自己凭什么值得这一切。我甚至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变了,还是说,是我落伍太久,不知道行情已经变了。可就在这犹豫的一瞬间,那种莫名的警惕就像蛇一样盘绕上来。我不是没想过去接受这份机会,但越想,越像是在被诱惑而不是被认可。很多人说这是“穷人思维”,说见到机会不敢伸手。但真正让...

如何应对老板对你的pua?

老板的PUA话术,必须用清醒且坚定的态度拆穿。每天走进办公室,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无形的压力。老板一句“你怎么每天跟没睡醒一样”,像是无声的责难,却又带着让人无法直接反驳的锋芒。可真是笑话,谁不是早上刚睡醒赶来,睡醒了才上班,那不是迟到了嘛。说这话的人,或许并没意识到时间的弯曲,和对员工生活节奏的忽视。你不是机器,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疲惫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他说...

正确的产品方向最终取决于品味。——乔布斯

方向的本质,其实就是品味的投射。乔布斯说过这句话的时候,语气非常轻。他没有试图证明什么,也没有说出一套复杂的理论支持。他只是平静地讲了一个对他而言理所当然的事实。而事实往往就是这样,真正成立的那个东西,反而不太需要推理。你要听得懂,才听得见这句话背后的分量。产品的方向,看起来像是需求决定的,其实不是。人说想要什么,说到底也只是在他已经见过的范围内去描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