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最好的疗愈是自我疗愈

真正能让人重新站起来的,从来不是别人的开导,而是一次悄无声息的自我修复。每个人的情绪里都有一个暗室,那是别人够不到的地方。白天说笑应酬、应对事务、表现得无坚不摧,到了夜深人静,还是得一个人坐在床边发呆,低着头对着手心发空,不知道该怎么把自己从那种说不出口的沉重里捞出来。有时候连悲伤都很静,像是一口枯井,别人听不见,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只是一些细微的小事,心里却仿...

当你意识深信不疑,你的细胞才能深信不疑

你越坚定地相信自己能愈合,身体就越听话地开始修复。有些时候人看起来还好好的,其实早就破碎了,只是那些裂缝没有流血,不容易被别人看见。你跟别人说你很累,他们可能会说“多睡会”,你说你心里堵得慌,他们就劝你“出去走走散散心”,但你知道,不是睡眠的问题,也不是散步能解决的情绪,它就在身体里,像是某个地方卡住了,动一动就疼。我之前有一段时间,总感觉胸口闷,喉咙发紧,...

刘亦菲《玫瑰的故事》大结局!看完这部热播剧终于明白:内心强大的女人,允许一切发生

真正自由的女人,从来不害怕失去任何一张旧牌。看完《玫瑰的故事》,其实很难不陷进去。黄亦玫这个人,像我们很多人幻想过的自己:美、聪明、有选择。但她的选择并不永远顺利,她也会走错、摔倒、被误解,被误用,被消耗。只是她始终没有放弃继续选择的权利。这是我最佩服的地方。她并不怕重来,这个“重来”不是电视剧里那种气势恢宏的大翻盘,而是那种琐碎、日常、一点一点积累的退回和...

重写人生代码:从自动运行到有意识地活着

改变认知的方式,其实就像在给自己的操作系统写一段新的指令。很多时候,人总是习惯把自己当成一个被动的存在。事情来了,就去应付;情绪起了,就去忍耐;目标没达成,就再努力点。这一切看起来很有道理,也确实是大多数人赖以维持秩序的方式。但说到底,那些想法和行动,很多时候不过是早年植入的程序在运行。就像一台没有升级过的软件系统,面对新的问题只能一遍遍用旧指令去应付。真正...

“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安徽老太被全网吐槽:过度节俭,省出来的都是病

省过头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温柔而顽固的自我折磨。有些人活了一辈子,总在和自己较劲。他们不是真的穷,也不是没人疼,而是从骨子里觉得,享受是一种错误,吃苦才是常态。他们不是不想过得好,而是已经习惯了把所有可以轻松一点的事,搞得特别累。我妈就是那种舍不得一分钱花在自己身上的人。冰箱里总有一堆奇怪的“存货”,过期的豆腐干,腌了一个月的咸菜,还有反复翻炒好几次的剩饭剩菜...

大龄留学,重启人生

真正把命运推开一条缝的人,往往是在别人以为“已经晚了”的年纪,悄悄重新开始的。中年这两个字,被说得太沉了。好像一旦走进这段年纪的门槛,就只能往里退,不能再有前路可奔。很多人嘴上说着“人到中年要稳”,其实不过是把自己心里的疲惫、慌张、无能为力,都包装成“成熟”的样子,好不容易骗过别人,其实更是想骗过自己。但也总有一些人,不肯安于这个“稳”字。他们不是不知道风险...

王志纲:到底什么是格局?大格局有啥用?

格局不是天赋秉异的特权,而是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是否越过了自己的影子。越活越久,越觉得“格局”这种东西,说起来玄乎,其实藏得极深。有些人一出场就自带气场,不言而喻你就知道他“格局不小”;有些人则每天喊着要格局,最后还是在微信群里因为三块钱的AA争得面红耳赤。哪一种是真的,其实不用别人来判断,你只要看看他们在关键节点做出的决策,就会明白。格局不是看你懂多少道理...

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为什么越是情绪不稳定的人,反而更容易幸福?

情绪越容易翻涌的人,往往越能够真实地活着。这个结论我没有在书上读到,也不是哪个心理学家告诉我的,是生活一次次撞疼我之后慢慢悟出来的。很多年以前,我极度渴望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我把那当成一种理想人格,觉得那样的人一定内心强大,气定神闲,什么都难不倒他们。他们一眼就能看穿情绪的本质,然后把它妥善收好,像把刀子收进鞘中那样利落、得体。那时候我很怕自己这样。怕...

杨绛:到了一定年纪,要学会沉默寡言

真正成熟的人,会把该说的藏进心里,把没必要的沉入寂静。一开始,大多数人都以为,说得多一点,能被理解得更多一点。于是急着表达自己,哪怕是毫无意义的解释,也觉得必须要讲清楚。不想被误解,不想被轻视,不想被误会成“没有态度”。但到后来才发现,那些你以为非说不可的,别人根本听不进去。有时候你越解释,别人越觉得你心虚,反而连仅剩的一点信任也没了。那种你越想澄清,别人越...

一个人难得的清醒:祛魅

真正的成熟,是一个人敢于对世界祛魅的那一刻。很多人不是真的糊涂,只是没想清楚自己在仰望的到底是什么。以为别人光鲜亮丽,于是贬低自己的普通;以为努力一定有回报,于是拧巴着假装勤奋;以为面子就是尊严,于是一次次透支自己;以为人情值得信赖,于是一次次失望得太迟。后来我慢慢明白,这些“以为”,其实是某种幻想。最早醒悟是在看一个朋友的朋友圈。她总是在国外打卡咖啡馆、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