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Diary日记#012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天气:晴昨天回到家,媳妇告诉我,她妈妈,我岳母,叫救护车送到县医院了。心率下午高到160,喘不上气,情况十分危急,于是打去电话给内弟金宇,她弟给她也来了电话,决定叫救护车送县人民医院了。乡医院没这水平,这架势他们担不住。我岳母在乡医院已经住了有7天了,本来预计着还两天就出院回家。这样一来恐怕又得一周往上了。离她上次住院不过3个...

刻意训练观察力:我的最初印象

小时候,我的第二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最初印象,是我在我高头-横茅湖嗲嗲家。我介绍我两个嗲嗲。一个是我妈的爹,后爹。她亲爹在她3岁的时候从高崖上,估计上百米高,摔下来,去世了。那个时候她爹27岁,才27岁啊,多么年轻。我好些次听到他们说我那个亲爷爷的事情,就这一点点事情,说了不少次,在我心里扎了根了。我妈后爹,我称呼为嗲嗲。昨天写的就是他。在小的时候我压根不知道...

285读《论持久战》,速胜谁都喜欢,但幻想出来的速胜只能通向速亡

(二九)我们也不是不喜欢速胜,谁也赞成明天一个早上就把“鬼子”赶出去。谁不喜欢呢?我喜欢死了。当然我说的是我生活里的事儿,目标,结果,问题。我多么希望我现在面对的问题立即得到解决,我多么希望我设定的目标明早睁开眼就已经达成......我多么希望,旦夕而成,一蹴而就。可惜,世间事儿,旦夕只是童话和梦幻。从来没有瞬息而就的事情。哪怕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呢!还需要去花...

284读《论持久战》,坦诚我们一把烂牌,努力可以让烂牌打成王炸

(二八)我们是否否认亡国危险呢?不否认的。一针见血,一锤定音,不粉饰太平。这才是实事求是。任何的可能性在当时都是存在的,而且亡国的危险并不低。虽然毛主席说了很多关键的敌人无法胜,我不会亡国的理由,那些理由一定会导向胜利敌人战败吗?未必。因为毛主席也说了,他所列举的条件必须具备,具备到什么程度呢?超越敌人的优势。这可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但凡做不到,差一些,亡...

283读《论持久战》,速胜论的先生们,心好却办坏事

(二七)然而速胜论者也是不对的。他们或则根本忘记了强弱这个矛盾,而单单记起了其它矛盾;或则对于中国的长处,夸大得离开了真实情况,变成另一种样子;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总之,他们没有勇气承认敌强我弱这件事实。否定速胜论。为什么有速胜论产生呢?其实根源还是两个,第一个认识片面,第二认识主观。片面的原因是他...

282读《论持久战》,亡国论的现实警醒,主观、片面认识是亡国论产生的根源

二六)我们已把强弱、大小、进步退步、多助寡助几个敌我之间矛盾着的基本特点,作了比较研究,批驳了亡国论,答复了为什么不易妥协和为什么政治可能进步的问题。毛主席对抗战中的敌我抓了几个主要矛盾。强弱,敌强我弱,敌之强在兵力、政治、经济、工业等,这是我之弱。但我也有强,地大,人多,战略纵深广,我们是进步力量,我们有全世界可以依靠的外部支持,有富有战略眼光的领导团队,...

281读《论持久战》,矛盾的推动力,坚持抗战推动政治进步

(二五)现在来答复第二个问题。国内政治的改进,是和抗战的坚持不能分离的。政治越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战越坚持,政治就越能改进。什么是政治?政权,治理。政府管理人民、服务人民。这是我的理解。为什么讲二者不能分离呢?因为当年的抗战就是政治的一部分,甚至是国内政治的头等大事,一切都围绕打败、赶跑日本侵略者服务,那自然不能分离。具体怎么讲?既然是头等大事,那必然要为...

Diary日记#011

我一直有个计划,就是每天都去体验新鲜的事情。做了这些日子,怕是有20天了吧。但每天都在重复,虽然在重复的具体内容里,是去了不同的店,探店。但做的都是探店这一个操作。于是,我内心里厌倦了。你以为每天做一个从没做过又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很容易。不就是做一件事儿吗?能有多难。实施起来发现脑子里怎么就空白了呢?你说去蹦个极吧!我恐高,一直拒绝蹦极这类刺激运动。再说,每...

刻意观察力练习:我的最初印象

昨日躺床上,好久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想,应该是下午喝了酽茶的缘故。想到这样一件事,今天就实施。这些日子,刻意观察力练习我都写手边上的一些物品,观察他们本身,或者由他们引出来的思绪。突然想到前些日子心里暗暗想到的另外一个可写的事情,那就是从小到大留在我脑子里的碎片化的记忆。如果它们都逐一的被我掏出来,回忆起来,并串联起来,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呢!前些日子,群里...

280读《论持久战》,胜利之势在我,日本看起来多野蛮,也是秋后蚂蚱!

(二四)由此可作结论:妥协的危机是存在的,但是能够克服。毛主席认为妥协的危机在可控范围之内。为什么呢?前面文章虽有论述,这里我在说一遍。妥协在历史上从来就存在,尤其在我方势力小对方势力大,这个倾向就是悬殊越大越倾向妥协,要求妥协的人越多。因为人都想着保全,不想有机会保全的情况下孤注一掷、拼命。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所以,毛主席可以云淡风轻的注视着这个妥协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