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勇于面对一个现实,看清一个真相,这才是重点
2025-08-07

那天在山间散步,遇到一位年轻人,神色疲惫,却又似有话要说。他终于开口问我:“师父,我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也懂得了很多道理,可为什么我还是走不出来?我还是会痛苦、会迷茫、会怕呢?”我没有急着回答,只是望着他良久,然后轻声说:“你学得很多,但你还没敢面对真正的那个‘你’。”他愣住了,像被风吹了一下心。这个时代,太多人像他一样——知识很多,理念很新,道理很通,却活得疲惫,心里空虚,像是在黑夜里点了很多灯,但依然看不清脚下的路。

我们都习惯于追寻答案,在书本里、在讲座中、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安慰和解脱。我们希望通过学习各种“方法”,来对抗内心的不安与混乱。于是我们听心理学,看哲学书,学沟通技巧,参加成长课程。我们学得越来越多,懂得也越来越多,却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看清现实,面对真实。不是“关于现实的知识”,而是现实本身。不是“对问题的理解”,而是问题本身。

因为“学道理”是安全的,它提供的是头脑的满足。而“面对现实”是痛的,它要求你拿掉保护层、认清真相。我们可以轻松地说“情绪需要接纳”,但真正情绪来的时候,我们却还是逃避、责怪、投射。我们可以侃侃而谈“爱是接纳对方的全部”,但一旦亲密关系中对方触碰了我们的伤,我们就会用各种方式去操控、退缩或爆发。我们学了“人生没有永恒的安全感”,但仍在拼命抓住控制感,一旦局势不如意就焦虑不安。我们知道一切无常,却又日日担心失去。

知道不是明白,明白不是放下。有时,我们读了一千个道理,只是为了逃避面对一个真相——比如,我不是真的不懂“人生不能总如意”,而是我不愿接受我一直追求的那个“完美人生”其实根本不存在。我们不是不知道“父母也是普通人”,我们是不愿承认我们小时候对爱的渴望从来没有真正被满足过。我们不是不理解“关系中不能强求”,我们是不肯面对自己内在那份对亲密的深度恐惧。于是我们用道理当盾牌,一遍遍解释自己、麻醉自己,却离真实越来越远。

我曾经问过一位老人:“您这一生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我学会了不再逃避那些我不愿面对的事。”这是多么简单,又多么难的一句真话。大多数人一生最大的苦,不是外在的挫折,而是心中某些“无法承认的部分”长久被压在心底,像石头一样不动,却又如暗流般搅动。你可以用道理盖住它,但你不能用道理消融它。只有你亲眼去看,亲身去触,亲口说出那句:“是的,我就是这样想的。”那一刻,你才真正开始自由。

很多人修行多年,念经诵咒、读经参禅,却仍在原地打转。不是修错了,而是心没打开,眼没睁开,脚没踏上真正的地。他们学了很多佛理,却连自己一个最深的恐惧都没敢正视;他们明白了很多心性原理,却从不肯承认自己其实不想原谅某些人;他们讲“无我”,却在每一次争执中都要赢。这是修行的假象,是“好像在路上”,却始终绕着核心打转。

观心者之道,不在于学了多少法门,而在于你是否有勇气照见自己不愿面对的那一面。那个恐惧的你、嫉妒的你、怨恨的你、脆弱的你、渴望被爱却又不敢爱人的你。如果你能哪怕一天,静下来,坐在心中,对这些自己轻轻地说一句:“我看见你了。”你就已经比学十本书更进一步。你开始与真实连接,不是概念上的真实,而是活生生的你,赤裸裸的现实,未经粉饰的此刻

这也是修行的力量。不是让你变得多么伟大、多么圣洁,而是让你回到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当下。让你从头脑的“道理世界”里走出来,走回你真实的生命河流中。你开始对自己说实话,也开始对世界说实话。不再伪装,不再强撑,不再粉饰,不再追问“我是不是在进步”,而是安静地面对,“我此刻的真实处境是什么?”“我愿意看见什么?”“我还在逃避什么?”

那一刻你会发现,很多困扰你的问题,其实并不需要答案,只需要你看见真相。真相并不复杂,它也许只是“我已经不爱了”、“我真的很累了”、“我其实在害怕”、“我一直在等一个不可能的人”、“我太想被理解”。这些话你一旦敢承认,很多痛苦就会缓解,很多路就会清晰。不是问题解决了,而是你终于停下了内耗的追问,安住在真相的怀抱里。哪怕那个真相很痛,但它是实的,是你生命的地基。

修行不是教你逃避痛苦,而是教你如何有力量去正视痛苦。学习不是为了获得更多道理,而是为了获得更多面对真相的勇气。真正的成长,就是你愿意一寸一寸把自己从“头脑的世界”里拉回来,回到“当下的现实”中,去看清、去承担、去选择。只有在那个地方,才有解脱的可能。

愿你从今天起,不再执着于“知道得更多”,而是愿意“看清得更真实”。愿你在知识之外,找到面对的勇气;在困惑之中,看见照见的眼睛。愿你的一生,不是活在“好像在成长”的幻象中,而是真真实实地面对、跨越、成长,走出自己生命的路。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单 / 音视频:

  • 《真实的幸福》——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

  • 《事实》——汉斯·罗斯林(Hans Rosling)

  • 《情绪的语言》——大卫·维斯(David Viscott)

  • 视频推荐:YouTube | 一行禅师讲座《真相的力量:为何正念从不逃避》

  • 音频推荐:Apple Podcast / 小宇宙 | 冯唐《如何面对现实而不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