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基层公务员,30天从小白到编辑营优秀学员:拥有明确目标,凡事抵不过“用心”二字
2025-08-07

人生的许多迟疑,不是怕做不到,而是怕开始。可只有当你真的动了手,路才慢慢显露出来。万事起于一念,成于一动。这,就是“干起来”的智慧。

一个基层公务员,在养育新生儿、即将复工的节点,选择了用30天做一件新鲜但重要的事。她没有等孩子长大一点、工作轻松一点、生活安稳一点,而是告诉自己:“不等了,就现在。”

你说这是冲动?是头脑发热?可在我看来,这正是一种深刻的觉知——“世上根本没有万事俱备再出发”,只有愿不愿意,为心中的火,拨一把柴。

很多人以为成长的第一步是“学会了”,但其实第一步是“决定要学”。决定的力量,比技巧更根本。你不先许愿,哪来实现?

所以,开始这件事,看起来普通,其实极不寻常。

在她的故事里,我看到三个字:真用心。

她不是“有空才学”,而是“为了学而挤出空”。不是“做了就行”,而是“尽力做到最好”。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用一个母亲碎片时间的极限,全情投入”。这份心力,像泉水一样细小却长流,最终,冲刷出一条路。

**

当你心中有目标,眼前的苦和累,都变得清澈而温柔。

不是说不辛苦,她几乎每天只睡五个小时,白天上班、晚上带娃、深夜学课。但她说,“睁着迷糊的眼睛,却像打了鸡血一样。”这不是鸡血,是方向,是清醒知道“我在走我愿意走的路”,所以愿意再坚持一下、再付出一点。

稻盛和夫说:“强烈的愿望,是成功的原动力。”很多人以为愿望是“如果能这样就好了”,但真正有效的愿望,是“无论如何我都要做到”。这种从内而外生长出来的信念,不需要别人打气,不需要环境宽容,它自己会开花结果。

更深层的力量,其实是她给自己“设下目标”,然后“全力奔跑”。

不是随缘,而是设定好方向;
不是佛系,而是热切盼望;
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

她说自己是从零开始,可正是因为她的每一次作业、每一次修改、每一个凌晨不放弃,才换来了“20次精选”、“榜单前3”、“80%优秀率”。你看,“小白”不是标签,是起点。真用心的人,每一步都能发光。

**

当然,她没有一个人走完这段路。

她提到助教、班主任、同学……一群人,为了一个目标,携手前行。有人在你困顿时鼓励你,有人在你掉队时拉一把你,有人在你闪光时告诉你“你真的很棒”。一个人再厉害,也不过是火苗;一群人抱团,就成了火把。

我们总以为成长靠“个人奋斗”,但真实的成长,大多是“身边有光,你愿靠近”,然后在那道光里,看清自己,看懂世界。

我们在别人身上,看见努力的样子、坚持的味道,才更懂得自己也可以做到。“加入一个学习共同体”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加入的,不只是名字在群里,而是心也在里头,魂也在里头。

那是一种更深的“用心”:不仅为自己用心,也为他人、为集体用心。这种心,会让你走得更稳、更久。

**

说到底,这不是一个学编辑的故事,是一个人重新点燃生命主动权的故事。

她可以不做;她也完全可以找出无数合理的理由不做——孩子还小、工作太忙、没经验、太疲惫……可她选择“做”。不是为了短期的奖励,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自己不再一次次“想做却没做”,不再一年年说“等有空”。

她开始行动,于是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通道。

这通道里,有新技能、有新平台、有新朋友、有被看见、有被需要、也有被激励。更重要的是——她拥有了新的身份感,不再只是“一个基层公务员”、“一个新手妈妈”,她成了“有目标的进步者”。

她在这三十天里,重塑了自己的定义。

**

修行之道,从来不是离开生活,而是在生活中见道。

她用一份凡人的身份,在最琐碎的时刻里,完成了不凡的改变。她没有多余的时间,却让时间变得有意义;她没有优渥的条件,却让自己走出了新路。

很多人以为,只有职业转型、裸辞创业、上热搜发言,才叫“人生转折点”。不对。

人生的转折点,是你某天晚上,孩子睡了,你很累,但你还是坐起来,看一节课,写一个练习;是你在所有人都在刷手机的时候,偷偷打开文档,修改自己的作业;是你本可以放弃,但你告诉自己:“我还可以,再试试。”

那一刻,你就已经悄悄拐了个弯。

路没变,还是日复一日;身份没变,还是职场妈妈;外表没变,还是素颜平常人。但你知道,你心里那束火,重新亮了起来。

别人可能看不见,但你自己知道,那是你的觉醒。

**

《菜根谭》里有句话:“人心有道,学必有成。”

真正的成长,不靠聪明,靠用心。不靠条件,靠开始。不靠天赋,靠持续。

她的故事,不是让你羡慕,不是让你追随,是让你看见:“只要你也动起来,只要你也愿意用心,你也可以走出自己的30天。”

愿你相信,每一个不起眼的决定,都藏着改变命运的力量。

从今天开始,别再等,不再怕,也不再说“以后再说”。

你就是那光。

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