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这件事,经常做,坚持做,定期做
2025-08-07
复盘,是一种修行。
起初,我们做复盘,是为了结果。是为了不再失败,是为了少走弯路,是为了赢。但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复盘,不只是对一件事的整理,不是对一段经历的回顾,而是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凝视。
真正的复盘,不是坐下来翻个笔记,写几行“得失”;是真实面对那个错得彻底、说话有硬气、情绪没处理好、习惯拖延、选择懒惰的自己。
那一刻,外面的世界再吵都与你无关。你是那个转身向内、脱了盔甲、收起面子的自己。你不再解释,不再辩解,只是安静地问自己一句:“这一次,你到底在怕什么?”
很多人以为,复盘是战术,是技巧,是时间管理、效率系统、OKR、PDCA。但真相是:复盘,是工夫。
是一个人愿不愿意,把人生当一场道场来修;是一个人敢不敢,在自己的惯性里生出一丝觉知;是一个人能不能,不靠别人的镜子,只靠自己的一颗心,看到自己。
你可以每天做一点,但一定要做真。
**
你看,一个孩子摔倒了,会哭;一个成年人摔倒了,会装没事。我们不怕跌,我们怕的是,跌了以后被人看见,被人笑话,被人怀疑。但最怕的,不是这些。最怕的是你自己,也不愿意再看那一眼。
很多人,失败了以后第一个念头是“我太倒霉了”,第二个念头是“别人怎么那么顺”,第三个念头是“算了,赶紧下一场吧”。就是不肯停下来问一句:“我刚刚在干什么?”
复盘难,就难在“反人性”。
人性贪快。出了事就想快点翻篇,过了今天就不想回头。你说你乐观,其实是怕面对。你说你是实干派,其实是逃避分析。你说你相信“未来会更好”,可你不肯承认“现在是我搞砸的”。
复盘,就是你要把自己按在座位上,把每一个自我粉饰的借口扒下来。就像《论语》里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这不是仪式,是工夫,是苦,是钝,是回炉重修。
但只要你真做,就会发现,那个一直困住你的“问题”,其实就是你自己。换句话说:你不是没答案,而是不敢问。
**
真正的顿悟,往往在最不想复盘的时刻发生。
你因为一个客户不回消息,难过了一晚上;你因为一次项目延期,自我否定整整三天;你因为一个好朋友没来捧场,心里酸了很久。你告诉自己:“不值得为这种小事耿耿于怀。”
可你知道,它哪里小了?
你躺在床上,却不是睡觉,是在回放。回放对话,回放表情,回放你没说出口的那句委屈。你知道你不对,可就是放不下。
这时候你坐起来,拿一张纸,写下那件事:谁参与了,谁缺席了,你期待什么,你失望什么,你怕别人怎么看你,你怕你是不是就这样了……
写着写着,你突然意识到:你不是在气那个人,你是在气自己当时没挺住。你不是不甘心结果,是不甘心那个当下,你还没练到位。
你在意的,从来都不是输赢,是自己在关键一刻,没有做到“有觉知地选择”。
这就是复盘的意义——不是为了修正世界,而是为了校准自己。
**
复盘,不能临时抱佛脚,要有节律、有敬畏。
你不可能一口气复盘一整年,然后一劳永逸。你需要给自己一个空间,比如每天10分钟、每周一小时、每月一次深度对话。这个时间,是你和自己的小庙,是你灵魂的常规保养。
你在这个小庙里,不祈求好运,不许愿成名,只是静静地问自己:“我有没有走在想走的方向上?”
方向,才是真相。
你可能做了很多事,看起来也很忙。你写了很多文案,开了很多会,见了很多人,结了很多账。但你有没有回头看过:“我为什么在做这件事?它和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有多远?”
定期复盘,是为了防止你在错误的路上越跑越快。
它像一面镜子,能照见你是不是越做越偏;像一颗锚,能拉住你不在风浪里随波逐流;像一个哨兵,在你夜深人静时提醒你:“喂,你的心跑远了。”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愿再加一句:未经诚实复盘的目标,也不值得坚持。
**
一个真正会复盘的人,开始的时候,是为了复利;坚持下去,是为了成长;最后,是为了省察自性。
从此以后,你的每一次失败,不再只是失利,而是得道;你的每一次动摇,不再只是情绪,而是觉察;你的每一次停顿,不再是停滞,而是积蓄能量。
你的人生,从事件驱动,变成了觉知驱动。你做每一件事,不是因为别人说对,不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干,而是因为你审视过自己——你知道,这值得。
复盘,就是你的“工夫日用而不知”。你用它来整理情绪、厘清逻辑、保持方向,也用它来打磨人格、更新信念、温养心性。
不为做而做,不为赢而赢,而是为了回归那个本然的自己。
复盘到最后,不是回顾事,而是回到心。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