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毛姆10条人生清单,有钱有趣早清醒
2025-08-07

有时我们遇到的,不是毛姆,而是自己。

书页翻开的一刻,你以为是在读他,其实是他在替你写你自己。这一位不愿乖顺、不信权威、却又对生命诚恳至极的老头子,用一种近乎冷静的幽默,把那些我们不敢说、不敢想、不敢承认的“人性微妙”,一笔一笔写了出来,写得又准又淡,又狠又通透。

毛姆活了九十一岁,这一生,他走得不是人生捷径,而是人生岔路。他没有循规蹈矩做个正经医生,却写出了整个二十世纪最通透的小说。他不屑于迎合主流价值,却成为无数人青春与困惑中的清醒剂。

为什么?因为他早就看破:人生,不求完满,只需真实。

毛姆这一生,说到底,其实就是四个字:做自己

但要做到这四个字,得多大的勇气?要看破多少“不得不”的假面,要熬过多少“应该如此”的规训,要扛住多少来自亲人、社会、内心的责问。

于是,他一条一条地,在自传和作品里,为后来人列下了“清醒生活”的路线图。不是教你怎么成功,而是告诉你:你可以不必讨好这个世界,也能过得很好。

起初你可能只是被他文字吸引,但慢慢地,你会发现,他写的是一种活法

他一开口,就是核心:“人生只有一次,要充分利用。”

听起来像鸡汤,但仔细想想——你真的在利用你这一次的生命吗?你有没有什么事是“想做却一直拖着”?有没有什么决定是“怕别人不理解”所以迟迟没下的?

他早早地明白,人的一生很短,短得连浪费都来不及。他说,如果人生是一张蓝图,写作只是其中一部分,我还要探索人类的一切可能。

我们呢?大多数人还在围着一口锅、一个老板、一个朋友圈转。走不出去,是因为不曾意识到,这辈子,不活出点花样,真的太可惜了。

这时候你就懂了,他所谓的“人生清单”,不是用来打卡的,而是用来省察的。

他说第二句话:“过分关注他人看法,注定痛苦。”

这话说给谁都准。尤其是那些总是活在“别人会怎么看我”里的朋友。毛姆说,我年轻时也想过讨好所有人,但后来我累了,也醒了。

原来,别人怎么看你,根本与你无关。你活得像谁,也无法取悦每一个人。不如活得像自己,坦坦荡荡,自得其乐。

这话看似洒脱,其实得有底气。而这个底气,从哪里来?从不断探索自我、接纳自我、成全自我而来。

到了第三点他才真正一针见血:“朋友圈再优秀,也跟你没关系。”

你可能加了很多大V的微信,跟很多精英合影,可那又如何?他们的光,照不亮你脚下的路。

你必须自己发光,哪怕只是微微一点点亮。你若一直只是在旁边鼓掌,那你永远都不是主角。

这句话让我想起心学的根本——“致良知”。什么意思?就是回到你自己心中那一点“本然之善”,不去外求,不靠虚荣。真正的强大,是不需要借谁的光。

他说得再明白不过:“虽然快乐不能持久,但还是要快乐呀。”

有人听到这句话,会摇头说太浪漫。但我听懂的是毛姆的实在——人生的本质就是苦乐参半,不是追求永远的快乐,而是在短暂的快乐中重启生命的希望。

哪怕只有一小时、一杯酒、一个好梦、一阵风,也值得。

所以他说读书。他说“多读书,可以避难。”

他不是读书为了标榜什么文化人,他说:“我不管书写得高不高深,只问它对我有没有意义。”

读书,是让你在乱世中有个退路,让你在想逃的时候,有个去处。书中的每一段话,每一段人生,每一种远方,都是你心中那个“还想活得更好一点”的声音。

再看那句我们都懂却难做到的提醒:“旅行可以找到自己。”

可他没说旅行有多美,而是说——它让你磨平的棱角重新长回来,让你在异地他乡重新认识自己。

人生最怕的,不是失去方向,而是麻木不仁。而旅行,是一次“重新活一遍”的机会。

这一点一点地展开,你会发现毛姆并不高深,甚至可以说平易近人。但他最打动人心的,不是理论,而是勇气

他敢说:“真实的感觉最珍贵。”哪怕不正确,哪怕不被主流接受。

他说:“个性互补的玩伴很重要。”你性格慢,就找个热情的人;你不擅交际,就找个会开场白的朋友。合则来,不合就各自欢喜。

他说:“不必要求自己做超出能力的事。”认清自己的边界,不内耗、不逞强。人这一生,最值钱的是自知之明。

他说:“对金钱着迷没什么可羞耻的。”钱是工具,是保障,是让你敢于说“不”的底气。钱不会让你幸福,但没钱,一定会受困。

毛姆这些话,说得明白,也说得诚实。他不高调,不装深沉,但句句都像是写在日记里、写给自己看过无数遍的话。

所以你才信他。

他不是在喊口号,而是在经历过痛苦、孤独、偏见之后,仍然选择热爱生活的那种悲悯又温柔的通透

到最后,你会发现,毛姆这一生,是在用文字“观心”。

他不是活给别人看,也不是靠定义别人来证明自己。他在一个又一个角色中,掏空自己,重建自己。他不怕你笑他“不够伟大”,因为他早就明白:

人生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宏大,而在于是否“照见自己”。

就像那句流传很广的话:“打翻了牛奶,哭也没用,因为宇宙间的一切力量,都在处心积虑地打翻它。”

这不是绝望,是接纳。是明白有些事抗不来,就放一放;有些人留不住,就算了罢。

于是他学会轻装上路,不贪,不求,不争不抢,只做一个清醒的人,一个有趣的人,一个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

我想,每个人都该读一次毛姆,不是为了知道怎么写小说,而是为了明白——人生怎么过,才能不枉此生。

慢慢来,不妨碍我们快活。清醒一点,不妨碍我们爱这个世界。

读毛姆,是“观心”的一种方式。活毛姆的样子,是“致良知”的实践。

愿你我都不必活得轰轰烈烈,但都能活得真实、丰盈、不后悔。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