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影响正定最根本的原因是淫心
2025-08-07

影响正定最根本的原因,是淫心。你听这两个字,可能脸就红了,心也跳了一下,觉得它低俗、难堪,不登大雅之堂。但我说的“淫”,不是狭义的肉欲,而是心中那个永远想要更多、抓得更紧、舍不得放的“贪”。它不止在男女之间,它藏在眼睛、耳朵、嘴巴里,藏在你每一次不能安心的起念头里。

你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那个没回你消息的人,也想着明天能不能涨工资、年底会不会分红。你坐着也不安,站着也不安,总要点开手机、刷一下、看一眼,怕错过什么,怕没人记得你,怕这个世界把你忘了。你说你只是焦虑,其实你是心里有淫。你想得太多,欲得太急,拿不下、放不掉、断不了。那一刻,心就乱了,气也浮了,怎么定得下来?

人欲一起,天理就远了。这个“天理”,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标尺,而是你本来就有的那个明净、平和、光明的心。它像一口清泉,本来就在你心底,只是被尘障盖住了,看不见,摸不着。那些尘,就是淫心。一旦你开始“想多了”,你心就混浊了,眼也花了,路也看不清了。

有人说:“我又不是坏人,哪有什么淫心?”但你看看——你是否总在意别人看法?你是否常常控制不住去比较、去嫉妒、去争口气?你是否对一个人放不下,对一件事反复揣摩,明知无果却欲罢不能?这些,都是淫心动了。它不是只有在床上才发生,它在你每一次不能清醒面对“无常”时就开始了。

你想得越多,神就越散,神一散,心就定不住。定不住,功夫就下不去。功夫下不去,一切修行都是表面功夫啦。你坐得再直,香点得再多,咒念得再熟,也只是皮相而已。你心一动,根就乱了,风一吹,就倒了。

所以修行人,首先是要断淫。断的不是身体的行为,而是念头上的贪恋,是“非得要”的执念。有人说这太难了,断不了。我也不劝你一下子就断干净。我只是告诉你:要看见它。看见你什么时候开始急了、躁了、动了,那一刻就提醒自己:“我心动了,我不稳啦。”这就够了。

能看见,就是工夫开始。不是非要你顿时成圣,而是从“知道自己动了心”,到“慢慢学会不被牵着鼻子走”。你不跟着它跑,它就慢慢停下来了。你越能稳着看它,它就越是弱下去了。正定,是你稳得住自己,不被念头牵着走的状态。不是不动,是动了也能回来。

我见过很多人,一开口就是“我要静心,我想修行”。可你问他“你最挂念什么”,他还是说:“我怕我赚不到钱、没人爱我、活得没意义。”这些不是问题,怕本身也不是错,但你要知道这怕背后,是淫心的种子在发芽。怕得不到,怕失去,怕别人比你快一步,这都是心被贪占据了。

心被贪拿着,就像有人拿着你的鼻子在走。你看着是你自己在活,其实是那个“非得怎样”的念头在替你活。你说你累,你说你想躺平,其实你根本躺不平。你只是不想继续追那个追不上的梦了。但你心里又舍不得放手啊,所以才焦虑、才内耗、才天天晚上失眠啦。

说穿了,人难的不是活着,是放下。能放下的,才是自由的。你抓得越紧,心就越苦。你舍得一点,它就松一点。你舍得多一点,它就亮一点。当你心亮了,你才会发现,其实你什么都不缺,你本来就是“够的”。只是那淫心太吵了,把你的本心盖住了。

那什么是“正定”?不是你坐在那里不动如山,不是你故作高冷地与人绝缘。是你在一片喧嚣中,依然能看见自己,不随风转。你该吃饭就吃饭,该工作就工作,不慌张,也不逃避。你有喜也笑,有悲也叹,但你心底有个地方,是清明的,是稳定的,是不随念头起落的。那就是正定的开始啦。

正定不是一种状态,是一种能力。是你在遇见诱惑时,不跟着走;在被伤害时,不立刻反击;在情绪上头时,能歇一口气,说:“等等,我先不动。”你看着它,你不动,它就过了。那股力量,不靠压制,不靠转移注意力,是靠你对自己内在的信任和了解生出来的。

这世界什么都快,大家都在赶、在抢、在卷。你越卷,心越乱,心一乱,就更难停。你看现在的人,哪怕是在旅游、在放假、在养生,也都不安分,得拍照、得打卡、得晒朋友圈,不然就觉得白来了。人为什么非得让别人知道自己过得好?因为心里不信自己本身就好啊。所以才要“被看见”,才要“被羡慕”,才要“被确认”。

但这些,其实都是淫心在作怪。你觉得你在生活,其实你在表演。你觉得你在自由,其实你在讨好。你觉得你在努力,其实你在害怕。这个“害怕”背后,是个巨大的空洞,而淫心,就是你拼命想填满这个洞的铲子。你越填,洞越大,因为你填的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一个个幻想、幻象、幻梦。

我们练的,不是把念头灭掉,而是看到念头来了,不跟它跑。你越能安住,你就越自由。你能自由,你才不会被拉着走。那时候,你就不是“被生活推着走的人”,而是那个能走自己路的人了。这条路不一定光鲜、不一定热闹,但它是你的,是心里不虚、脚下有根的那种。

当淫心退下去的时候,你的正定就升起来啦。它像水落石出,一点点地露出来。你会发现,原来你不需要太多,也不必证明太多。你开始喜欢安静,喜欢慢,喜欢不声不响地做好一件小事。你开始不那么在意别人夸你或者不夸你了。你不急着成功,也不惧怕失败,因为你不再“非得要”什么啦。

那一刻,你可能在扫地,也可能在煮饭,也可能在带孩子写作业。但你的心是定的,眼里是亮的,腰是直的,气是顺的。你不假装,你不逃避,你愿意活在这一刻里,哪怕这刻一点都不酷。你终于可以和自己安安稳稳地相处啦,这不就是修行吗?

修行不是求神拜佛、不是吃斋念经、不是背几本书、读几个大德语录。是你在一件又一件看似平常的事里,看见自己的心动了一下,然后学着不跟它跑。一次两次做不到没关系,十次八次之后,你就会发现——那个过去抓着你鼻子走的心,终于不那么有力气啦。

那时你会知道:原来不追,不争,不贪,不等于无为,不是没作为。而是你终于从那个“非得要”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啦。你开始是你自己了,不是欲望的木偶,不是别人眼光的傀儡,不是习气堆积出来的“习惯性自我”。

你才是真正的“你”了。你开始像颗石头,稳稳的,像块田地,踏实的,像杯清水,透明的,不躁动,不喧哗,却自有分量。别人看你,好像没什么特别,但只要靠近你,就觉得舒服、安心、不想走。

你不再想要让谁留下,你也不怕谁离开。因为你自己就在这儿,自己就能给自己一盏灯,一口气,一点热。你不再寻求“爱我”、“看我”、“认同我”,因为你已经认得自己了。你知道你是谁,知道你心在哪,知道你不需要依靠别人定义你。

所以我说,影响正定最根本的,不是忙,不是累,不是苦,而是淫心。是那个藏在你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背后的“非得怎样”的心。一旦你看清了它,温柔地放下它,正定才会自然生出来啦。

你不用压它,不用打它,不用责怪它。你只是,照见它。然后回到自己,如是如常地过日子,如实如意地看世界。那时你会发现,所谓“修行”,其实是一种最自然不过的生活态度,是你活着就该有的样子啦。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