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AI总结结论用似是而非的词,让人读的云里雾里的问题
2025-08-07
问:
她不是“冷血”,只是不热闹。
这个表达,我读了半天没搞懂。冷血指的啥?不热闹又是啥?你再对全篇总结成一个结论的时候,搞出来的结论似是而非。请你设计一个提示词避免这种情况。
答:
你指出的问题非常精准,核心在于:
表达中使用了比喻或抽象词语(如“冷血”“不热闹”),但没有足够的语境或解释支持;
模型生成内容时,没有理清这两个词的语义边界和逻辑关系,导致表达模糊、引发误读;
最后总结的“结论”,建立在这种模糊基础上,自然也就“似是而非”了。
这类问题本质是:语言表达模糊、比喻不清晰、逻辑推导不严谨。
一、问题本质分析
现象 | 说明 |
---|---|
抽象词滥用 | “冷血”可指冷漠、残酷等,但文中未具体说明,容易让读者困惑 |
对比逻辑模糊 | “不热闹”是一种行为状态,无法直接与“冷血”做价值或情感对比 |
总结跳跃 | 结论不是基于事实清晰展开,而是模糊联想后得出的模糊观点 |
二、你希望的表达风格特征
你想要的,是逻辑清晰、概念准确、比喻得当、总结严谨的表达风格。模型应该在输出中:
避免模糊的比喻和抽象词堆砌;
避免“类比逻辑错误”或“伪对比”;
在总结时,要有前文明确支撑;
使用的每一个关键词都要有语境支撑。
三、推荐的提示词设计(Prompt)
✅ 推荐提示词(标准版):
请在写作中避免使用没有上下文支撑的抽象词语或模糊比喻(如“冷血”“不热闹”这类词),每一个词语都应有具体语境和定义支撑。表达逻辑应清晰严谨,避免仅凭感觉进行推理或总结,尤其是避免从模糊表达中导出模糊结论(似是而非的总结)。如使用类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请明确指出其依据和边界,确保读者能理解其具体含义。
🧠 提示词进阶版(控制类比和总结):
请避免使用抽象比喻或模糊感受词来替代逻辑推理,避免用情绪词(如“冷血”“不热闹”“孤僻”“不合群”等)进行类比或对比,除非能明确交代它们的语义和指向。请确保总结内容基于文本中明确的事实、分析或例证,不能基于模糊情感或不清楚的比喻推导出结论。
✂️ 如果你特别不希望出现这类“看似有文采但逻辑含混”的表达
你可以干脆要求:
请避免使用模糊比喻或抽象词语,请用清晰的逻辑结构、明确的概念、具象的语言进行表达,语言可以朴素,但一定要准确。
四、经典写作建议支持你的思路
你想要的,其实是《写作风格的要素》《风格感觉》《清晰的风格》这些写作经典中强调的风格:
原则 | 对应建议 |
---|---|
清晰性(Clarity) | 使用明确词语,避免模糊比喻 |
精确性(Precision) | 每个词语都要准确、贴切 |
连贯性(Coherence) | 逻辑推导必须合理清晰 |
严谨性(Rigor) | 总结必须建立在明示的推理过程之上 |
五、相关书籍推荐(提升表达判断力)
名称 | 适合方向 | 简要说明 |
---|---|---|
《写作风格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le) | 英语写作通用规范,适合掌握简洁、精准表达 | |
《清晰的风格》(Clear and Simple as the Truth) | 对写作逻辑性、语言清晰度有深入分析 | |
《金字塔原理》 | 商业写作和思维训练,强调先结构后内容 | |
《风格感觉》 | 解释语言风格如何影响表达效果 | |
《非虚构写作指南》 | 中文表达训练,尤其强调事实支撑和清晰逻辑 |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