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11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总要有人去做很蠢但正确的事情
2025-08-05

最稀缺的,不是聪明,而是勇敢。

一个冬日,华中农业大学的11名研究生联名举报了自己的导师黄某某,举报信长达125页,言辞冷静,证据详实。他们没有匿名,没有藏身,没有逃避。他们明知这可能断送前程,却还是站了出来,只因为那句话:“总要有人去做一些看起来很蠢但正确的事情。”

看似“蠢”,其实是最清醒;看似“舍”,其实是最深的守护。他们不是为了出名,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终结一种对年轻人常年施加的沉默暴力。他们用自己的名字和人生,为后人扫清一条干净的学术路。

在这个人人自保、处处谨慎的时代,他们的行为几乎像是“异类”。可也正是这些“异类”,撑起了这个世界的骨气和温度。

真正的勇敢,是明知代价,也依然选择出声。

他们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只需再忍几个月,便可顺利毕业,拿到梦寐以求的硕士或博士头衔,换来一份安稳体面的工作。

可他们没有。

他们在那封信里写道:“如果就这样听之任之,今后不知还会有多少人,在这种黑暗的地方浪费青春。”

这不是“维权”,这是“赎回”——不是为自己赎,而是为后来的人,为那些还没走进这间实验室的学弟学妹,为了不再有人在这样的压榨里逐渐麻木、失语、变得冷硬。

很多人说他们冲动,但他们其实比谁都清楚后果。他们不是不知道沉默更安全,只是他们不愿再用沉默换取“成全”。

这份勇气,不是热血上头,而是六年痛苦积攒之后的冷静选择。不是为了成为英雄,而是终于不愿再做奴仆。

沉默是一种成本,越多人沉默,代价越大。

很多人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其实,沉默本身也是一种选择——它在默许、在纵容、在延续。

有个词叫“有偿沉默”——不是你不说话就没事,而是你用不说话的方式,支付了代价。今天你选择闭嘴,明天就可能轮到别人对你闭嘴;今天你选择躲闪,明天可能你的孩子也得学会躲闪。

勇敢说话的人,往往要为真话付出代价;说假话的人,也要为失信付出代价;但保持沉默的人,最终往往要为整个沉沦买单。

你不说,别人不说,那就只能让施暴者一直说。

所以罗翔说:“在所有美德中,勇敢最稀缺。”因为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不依赖结果、只看原则的决断力。

最可耻的不是胆小,而是嘲笑勇敢的人。

你可以不站出来,你可以害怕、可以退缩,但你不能在别人站出来的时候,用冷眼和讥笑,把他们拉回深渊。

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有员工向公司争取加班工资,老板退让了,却把带头的两个员工开除。其他人不仅不为他们说一句话,还在背后冷嘲热讽:“活该,谁让你出风头。”

你享受了改变,却责怪推动者不懂世故。

罗永浩当年在小区抗议取暖问题,争取到了加锅炉、房屋升温。但有住户在论坛写下:“其实不用闹,该来的都会来的。”听上去岁月静好,实际上却是白眼狼。

你可以躲在角落里过自己的生活,但你没资格对替你流血的人说风凉话。

这个世界变好,从来不是靠“顺其自然”,而是靠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一点一点推开黑暗的门缝,让光透进来。

不是因为他们无所畏惧,而是他们知道恐惧不能换来尊严。

这11个学生不是圣人。他们也怕,也会失眠、犹豫、挣扎。他们的未来本可以安稳地继续,但他们选择了冒风险,去做一件可能没人感谢、也可能没有结果的事。

他们不是因为有把握才出发,而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连自己都不说话,那么这个圈子永远不会改变。

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力量,不是聪明人想办法,而是勇敢的人动手去做。

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只是用那仅剩的一腔孤勇,点燃了一点点星火。

真正珍贵的,不是发声的人多,而是还有人敢第一个出声。

大部分人都等着“有人先站出来”。但你知道吗?每一次“第一个”的代价,都是不可复制的痛。

这11名学生,愿意成为这第一个。他们明知后果,却仍愿意把真实摊在阳光下。他们不是要毁掉什么,而是想保住一种应有的尊严。

尊严从来不是争来的,而是守来的。他们守住了学术最基本的良知——不能用造假、不能用压榨、不能用权力欺负年轻人。

我们每个人都受益于前人争取来的规则和秩序,而规则和秩序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也许我们今天有一些话能说,是因为过去也有人曾不惜代价去说。

也许我们今天可以免于欺压,是因为别人替我们承受过本应属于我们的重负。

那么,面对那些替我们说话、替我们争光的人,最起码的体面,是不诋毁。

最起码的感谢,是闭上嘴。

没有真正的旁观者,沉默者也是参与者。

你不需要成为那11人,但你可以做个好见证人。不要笑他们“太傻”,不要说什么“你看着吧,最后没用的”。

如果你不愿付出代价去改变,那也别去拽那些还愿意去尝试的人。

勇敢,不该被孤立。

勇敢,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你看见的每一个站出来的人,可能都站在某种痛苦的临界点上,才下定了那个决心。

如果这个社会总是一边享受勇士带来的光明,一边冷嘲他们的选择,那么,终有一天,再也没有人愿意做那个站出来的人。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但如果那些走在最前面的人,总被绊倒、被嘲笑、被嘲弄,后面的人,终将再也不走了。

一个社会的希望,不在于完美制度,而在于还有人愿意冒险为他人争光。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