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如果上班让你感到严重焦虑,这种钱就别赚了
2025-08-05

焦虑,不是工作的副产品,是被误判的信号。

很多人以为,焦虑是自己的问题,是心理不够强大,是“玻璃心”。但其实,焦虑是一种智能的提醒:你走得太远,已经偏离了本该通往幸福的那条轨道。

“如果上班让你严重焦虑,这种钱就别赚了。” 这不是一句情绪话,而是人对自我健康本能的觉醒。在这个日渐卷化的时代里,它更像是一句生存法则——不再只是选择谋生的方式,而是重新选择活着的状态。

心里要有一杆秤,不然命运会替你称

每个人心里都该有杆秤,一边是钱,另一边是命。

这不是夸张。你失眠了,头痛了,早上醒来恶心想吐,面对老板的微信弹窗心跳加速、胸口发闷,这些身体的声音在告诉你——你正在透支,不是钱包,是命。

大部分人是被生活推着跑的。任务来了,你接;会开不完,你听;同事走了,你顶;领导要降本增效,你硬扛。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一切,真的值吗?

有人说:“我拼命工作,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但你有没有问过,那个成天愁眉苦脸、疲惫到极致的你,是他们想要的你吗?

张良计说,衡量人生质量的那杆秤,秤砣不是钱,是心情、健康、家庭、睡眠这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你赚的每一块钱,都在用它们做等价交换。

你可以忍着痛把活儿做完,但别让痛变成常态。你可以咬牙熬过一个项目,但别熬坏了胃,熬干了眼神。那些你以为撑一下就过去的焦虑,最后都要花时间、花钱、花命去偿还。

所以,工作再重要,也要记得——你的人生,不是工作表上的一行备注。

学会不当回事,才有余地好好活着

不要把工作当回事。不是让你不负责,而是让你不崩溃。

很多人从早到晚心里只剩下两个字:工作。老板的眼神、客户的语气、KPI的进度条,全都像无形的钩子,把你挂在焦虑的风里,摇来摇去。

但真相是:那些让你焦虑的人,也不过是另一个焦虑的人。

老板回到家,也要看孩子写作业,吃外卖冷饭,被老婆嫌弃太晚回。客户催你方案,其实也是被上头催得喘不过气。他们不是神,也不是敌人,他们只是别的格子间里的困兽。

别被他们的临时权力绑架,也别被自己的自尊捆住。那点面子、那份“责任感”,不是牺牲健康和尊严的理由。

张良计说:“工作,不必做到100%,70%就可以。”你认真做事,不代表要为别人兜底。学会推活儿,学会慢一点,学会说“不”,学会“装傻”,你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在守住自己的边界。

你不是救世主,也不是员工机器,你只是一个想好好活着的人。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才有机会看到更大的世界。

别只问“我有什么”,要问“谁会买”

靠力气赚钱,迟早会被力气背叛。

很多人焦虑的根源,在于“除了这份工作,我不知道还能干什么”。每天在岗位上拼命,其实心里都清楚——这事迟早会出问题。但又觉得,自己没得选。

张良计提出一个核心:赚钱的效率,取决于你的掌控感。如果你只能靠死磕时间、死守一个位置、死扛别人的需求,你就一直活在“被动收入”的陷阱里。

打工不是错,错的是你只有打工这一种方式。

要破局,第一步是重新认识赚钱这件事。不是只有辛苦才有回报,不是只有资历才有机会。真正的本事,是你能理解市场,要什么;是你能把“我会什么”转化成“别人愿意为我花钱买什么”。

很多人说:“我会画画,会写作,会弹琴,但赚不到钱。”问题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没找对观众。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你的爱好付费,但一定有人会为他们的“痛点”买单。

搞清楚这三件事:你会什么?市场要什么?你能怎么连接这两者?这不是立马就能解决的,但一定是通往自由的方向。

别幻想一夜暴富,但要尽快脱离只能靠一份工资吃饭的日子。

所有逆袭的前提,是你先活下来

想要破局,不是躺平,而是站稳再出发。

有人说,不上班,难道都去创业吗?都去搞副业吗?答案是:不是。而是你要逐步掌握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不是依赖单一的外部环境

你可以仍然上班,但心态得换。你不是“被安排来干活的员工”,你是“来这营业的老板”。

你要学会经营自己,像经营一门生意一样思考:
什么是我的核心竞争力?我在哪些领域能做出价值?我怎么把它变现?我的用户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愿意付多少钱?

不管你现在在哪个行业,哪种岗位,这种“商业思维”才是你真正的护身符。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你得先有时间、有精力、有情绪去想这些。

所以,不是让你立马辞职,而是让你不要把自己耗干在一个不值得的地方。你必须先活下来,活得有余地,才能谈成长、转型、突围。

你不需要成为网红,不需要打造爆款,不需要一天掘金十万。你只需要每个月多出一笔自由收入,足够支撑你说“不”,你就有了命运的B计划。

真正的成功,是你睡得着,笑得出,活得久

很多人追求的“成功”,其实不过是别人口中的定义:职位高、收入多、社交广、行程满。可你要的成功,真的和这些一样吗?

你有没有好好吃一顿饭的时间?有没有能说心里话的朋友?有没有一晚不被惊醒的睡眠?有没有一双能看得见清晨阳光的眼睛?

如果这些都没有了,再多的钱也没用。

张良计说,那些天天在飞机上漂的成功人士,一年睡不了几个安稳觉;而一个住在老旧公房的读者,因为每天能看到窗边第一缕阳光,就觉得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所以,别拿别人的人生,来定义你的人生。别拿社会的声音,盖过你内心的声音。生活不是一场比赛,是一场觉醒。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焦虑,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体验:体验一顿热饭的温度,一场春雨的味道,一个孩子扑进怀里的重量。

赚再多的钱,都比不上你活得安稳;爬再高的职位,都抵不过你能笑着走回家。

每个焦虑的夜晚,都是命运的提示音

不是所有坚持都有意义,也不是所有放弃都是逃避。

如果你正经历着深夜的崩溃、早晨的呕吐、白天的麻木,那不是你懦弱,是你的身体在向你求救。不要把这些信号当成“必须忍受”的代价,那是生命在告诉你:是时候换路了。

你可以慢一点,可以迷茫一点,但你不能骗自己。

别害怕转变,它不会让你变差,只会让你更接近真实的自己。真正的成长,不是变得更“能扛”,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停,知道什么事情,值得你继续。

工作,是谋生的工具,不是绑架的牢笼。你来这世间一趟,不是为了在PPT里烧尽此生,而是为了走在风里、笑在阳光下、活得像你自己。

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