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如何让孩子感觉自己被深爱?这4句话记得要常说
2025-08-03

让孩子感受到被深爱,是养育的起点。

一个人若在童年时得到了稳定、温暖、持续的爱,长大之后,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会有力量。他知道什么是归属,知道什么是被理解,也知道即使跌倒了,也有一个方向可以回去。而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被爱,不是靠说教、奖励或者强管束,而是在无数个看似普通的日子里,用最温柔的方式告诉他:你在我心中很重要,你的情绪、你的困惑、你的笨拙、你的每一次失败,都是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的路。

要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深爱,首先要常常说一句话:“我很在乎你的感受。”每一个人从出生起,最先感知世界的方式,不是听话,而是情绪。小宝宝哭,不是因为不讲理,是因为不会说话。孩子闹情绪,不是捣蛋,而是心里有个东西说不清楚。大人们太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总觉得“你小,不懂”“这点事有什么好哭的”“不就一个玩具吗”,可孩子心里的那个痛,是真的。他可能只是想让你知道,他失去了心爱的东西,他很难过。他不是想挑战你的权威,也不是在试探你的底线。

你只要蹲下来,轻轻地看着他说:“我知道你很难过。”孩子就像找到一个能听懂他语言的人,心一下子就软了。有一次,小侄子哭着说他最喜欢的车车坏了,姑妈没说“别哭了,我再给你买一个”,而是抱着他说:“你是真的很喜欢它,是不是觉得它坏了,你也跟着难过?”孩子愣了一下,点点头,眼泪也没那么汹涌了。他不是要新车,他只是想让人知道他的心碎了。一个孩子只要确认了他的感觉被父母看见,他就拥有了安全感。而这份安全感,是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当孩子做不到、失败了,家长要常常说:“做不到,不代表你不好。”孩子是脆弱的,又是敏感的,特别在学业压力巨大的当下,他们经常会把一次失败看作自己“全盘皆输”。不是因为他们经不起打击,而是因为他们在你失望的表情里,看见了“我不够好”的确认。哪怕你一句叹气、一个眼神,都足以让孩子在心里给自己判死刑。孩子不怕错,就怕在错之后看不到爱。

你告诉他:“你做不到,是正常的。我也有做不到的事,但这和你是不是个好孩子没有关系。”你把失败当作一件可理解、可接受、甚至是成长机会的事,孩子才不会害怕尝试。你越接纳他失败时的样子,他越能在以后的路上爬起来再走。父母的爱,真正重要的,不是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有没有夸,而是他最狼狈的时候,你还在不在。

在孩子犯错、搞砸事情的时候,说一句:“没关系,爸爸妈妈陪你一起解决问题。”这句话就像是给孩子递过去的一根绳子,告诉他:你可以跌倒,但我们不会放手。孩子犯错,是成长过程里最正常的事。每一个学走路的孩子都跌过跤,每一个学说话的孩子都说错过词。你如果因为他摔了一跤就责怪他“怎么这么笨”,他下次就不敢迈步了。

生活里,孩子打翻了一杯水,碗摔碎了,作业没写完,东西丢了,这些都是机会。机会不是教育他“别再犯”,而是让他明白:犯错之后可以修补,也可以得到帮助。真正的教育,不是在每一次犯错时都强调“你不该错”,而是在他说“我搞砸了”的时候,有人说“那我们来看看怎么办”。当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靠完美来获得爱,而是靠诚实、靠努力、靠互相支持,他就不会怕跌倒。他甚至会在一次次试错中,学会独立面对生活的勇气。

还有一句话,任何时候都值得说:“我很愿意听你说。”孩子说话,是在向你敞开心。你听不听,决定了他以后愿不愿意再说。很多家长错失了倾听孩子的机会,不是因为不爱孩子,而是因为他们太急于给答案、太急于做判断、太急于纠正和劝导。孩子说“今天老师批评我了”,你就说“肯定是你不认真”;孩子说“我今天很累”,你就回“你这点事就累了?那你看看我!”孩子话还没说完,就被堵了回去。

可是孩子真正想说的,往往是背后的委屈、困惑、孤独。他需要一个大人,耐心地听他说完,再抱着他说:“我听见了,谢谢你愿意告诉我。”这一刻,孩子会觉得:我是重要的,我的感受有人在意,我的声音有人愿意听。被倾听的孩子,自尊会更强,自我认知更清晰,内心也会更稳定。因为他从小就在对话中被接纳,他就知道世界是可以讲道理的,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说“我不开心”的。

很多时候,家长不是不爱,而是没学会表达爱。爱不是用嘴说“我为你好”,而是在他受伤时不吼他一顿,在他失败时不拉他去补课,在他表达时不打断他,用行动告诉他:“你值得被好好对待。”孩子的心,比我们想象得敏感。他们对语言、语气、眼神都极为在意。一句温柔的话,可以让他们走很远很远。一个理解的表情,可以让他们在别人的不理解中不那么孤单。

爱,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它不是天生的本能,而是每天在琐碎中修炼出来的能力。你多问一句“你怎么想的”,孩子就多一点被理解的感觉;你少说一句“你就不能……”,孩子就多一分勇敢尝试的勇气。你每一次愿意蹲下来听他说话、抱着他哭、陪着他一起面对困难,都是在为他筑一座心灵的屋子——以后风再大,他也能安心站在屋檐下。

孩子不会记得你给他买了多少玩具、报了多少兴趣班,但他一定会记得那些你认真听他说话的傍晚、他失败时你拥抱他的夜晚、他撒娇时你没推开他的那个午后。这些点滴的爱,才是他日后真正的底气。

别怕表达,也别怕情绪。一个敢对孩子说“我理解你”的父母,一个愿意倾听、共情、包容的家庭,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全岛。长出翅膀之前,孩子先要有落脚的地方。而这落脚的地方,就是你愿意站在他一边,看他、听他、等他成长的那一双眼睛。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