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明明能站着赚钱,为什么大家都开始跪着了?
2025-08-02

站着赚钱的人,总是看不惯跪着的人赚钱。

人真正的清醒,是知道赚钱是本事,而不是本质。看到别人低姿态赚钱,有人不舒服,是因为他们曾经在高处相信过某种“体面”的秩序,而这个秩序如今正在坍塌。站在这话题的边上,我们先要承认:挣钱,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但挣钱的姿态,却显露了人面对世界的深层心性。

严锋老师说他不习惯如今版本的冯唐,过去觉得他讲文艺,讲文字,讲艺术,甚至有点像纯文学的代表。而如今的他,在讲“金线”、卖“鸡汤”、谈“成功学”,那是一种完全换了频道的表达方式。鸡汤无罪,成功学也无罪,但让人觉得拧巴的,是一个原本挺拔于文字之道的人,开始琢磨着如何“用文字去设局赚得更多”。从“金线”变成“金线”,不再是探讨意义,而是指向利益。

这一转变,说轻了,是风格变了;说重了,是根基松了。一个曾经立于文学审美和精神追求上的人,如今以“鸡汤”灌人心,以“术”驭人思,那便让很多老读者失落。因为他们不是不能接受他赚钱,而是看不得他用世俗姿态去追逐名利。他们会问:“你明明有才华,为何非得靠套路呢?”他们期待他在台上立着,而不是在人潮中混着。这种情绪,正是严锋老师这番话的根本所在。

但这种期待,其实也是一种投射。是我们内心希望这个世界还有一些人,不为利动、不随俗变。他们为文字而活,不靠文字讨生活。他们在泥沙俱下的时代里,是最后的高地。但问题是,这世界越来越不留高地了。当注意力稀缺、时间碎片、流量为王,一切表达都要简短、有用、能卖。曾经的“纯文学”变成了“小红书文案”;曾经的“哲学思考”成了“十句话教你成功”;连心理学都开始量产“干货”。这是内容市场化的必然,也是文化庸俗化的过程。

所以冯唐的转变,不只是个人的转向,而是一整个时代的缩影。他不过是看得早、转得快的那一个。而那些还站在原地坚持“内容本身应该有价值”的人,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就像严锋所说,他仿佛进入了平行世界,看着熟人做出陌生之事,有些诧异,有些落寞。

那种落寞,是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坚守还没被人全忘的安慰,但也是对“明明能站着赚钱,为何要跪着”的困惑。这句话,其实不只是愤懑,更是一种惋惜。惋惜的是:原本我们以为,到了这个地位,这个才华,这个见识,不该还要去拍短视频、写“致年轻人的十句话”、在课程里讲“赚钱的关键三步”。但现实是,那些你以为不缺钱的人,其实更想赚快钱;你以为不贪名的人,才最执着于名气的放大。

他们不是缺资源,而是贪速度。他们不是没尊严,而是贪效率。这是今天最大的问题所在:所有的成功,开始以“变现速度”为评判标准。而不再关心:你是谁,你写的东西是否真诚,你的表达是否有价值。大家拼的是“谁最会赚钱”,而不是“谁最值得被听”。这便是让人难受之处。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反思:为何如今这类“低姿态赚钱”的方式,会被全社会接受甚至追捧?答案并不复杂。一方面,是因为底层情绪泛滥,人们渴望快速成功、立刻改变命运。成功学、鸡汤、短视频,它们提供的不是答案,而是一种幻觉——你也可以。它们短平快、直给,省了深度,但提供了希望。在一个被内卷裹挟、向上难行的社会,这种希望就是生意。它不是用来真的启发你,而是让你继续掏钱、点击、点赞。你想站着赚钱,但平台告诉你,得先跳个舞、拍个梗、卖点热血句子。

另一方面,这类表达方式迎合了平台机制。注意力是硬通货,输出门槛越低、传播越广、越能赚钱。你用心写的长文,不如三句话配一段音乐。你深耕学术十年,不如直播间三小时。不是你不努力,是机制本就倾斜。这就是严锋老师的无力感:我们好像都知道,知识应有其尊严,表达应有其分寸,但现实总是奖励那些不顾尊严、突破底线的人。于是,连原本立得住的人,也开始考虑:要不要蹲下来试试看?

人是有边界的。那些“明明能站着”的人,最后为什么愿意弯腰?因为他们发现,跪下去更轻松,回报也更多。而站着的,反倒被骂“清高”、被嘲“脱节”、被时代遗忘。这是一场价值的逆流,一场姿态的集体滑坡。它不伤人肉体,却蚕食人的底气。这也是今天很多知识分子感到“不习惯”的地方。他们不怕挣钱,只是难以接受挣钱要靠媚俗来换。他们不怕转型,只是不愿用粗鄙包装深刻。

但我们也得看到另一个事实:挣钱方式的改变,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不只内容领域,医生要带货、律师要做短视频、教师要当博主。不变的人,被留在后头;改变的人,也未必喜欢这变化。许多人骂“跪着赚钱”的人,其实心里也想知道怎么跪得体面。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个现实:你不主动赚钱,就会被时代牵着走。你不搞变现,别人搞;你不讲金线,别人讲。等你回过神来,舞台已满,灯光不打你了。

所以,“站着赚钱”并不是错,“跪着赚钱”也不是罪。但真正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清楚知道自己为何这么做?你有没有清楚知道自己在舍弃什么?你是否能在取利之间,保住一点分寸、保住一些底气?

严锋老师的发问,其实是时代的叩问。他在说冯唐,也在说每一个在名利场中起舞的人。他的疑惑,也是很多人心里的痛:我们花了那么多年读书、写字、求道,不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站着,把饭吃了,把钱挣了,把话说了。可如今,站着越来越难,跪着越来越快,这才让人沉不住气。

可我想说,有些人跪了,是为了活下去;有些人站着,是为了活得值得。你可以选择跪,但别嘲笑站着的人傻。你也可以选择站,但别轻易评判跪着的人脏。在一个所有人都开始“爬着赚钱”的时代,仍然有人愿意站着写字、站着教学、站着说话,那是这个社会最后的庄严。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