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人大副教授:少刷手机,好好生活!
2025-08-02

人活在当下的日子里,不该总被手机牵着鼻子走。一个人能好好生活,是因为他心里有方向,手上有事情,眼里有光。刷手机刷到深夜,是因为心里空;空的人,总是想往外抓点什么来填满。但抓到的,多半是碎片,是情绪,是别人的热闹。真正的生活,是你关了手机,屋子安静下来,一碗热饭、一盆清水、一条老路,那才是属于你的光景。

人不是被技术“陪伴”着活着,而是被技术“安排”着活着。现在的算法不只是了解你,它几乎替你决定了你要什么、喜欢什么、该做什么。不是你在选择,而是你被不断推送去点击、购买、点赞、转发。你以为你自由,其实早就在一个系统里转圈。明明买了27双鞋,但第28双还在你面前跳舞;明明心里没打算发脾气,但看到那条评论,手就控制不住地开始敲字。

技术不会对你大喊大叫,它只是轻轻一推,你就向前跌了一步。减速带不会讲道理,但你总会乖乖踩下刹车。技术从不发火,它只设下一个又一个场景,等你入戏。人和技术不是主与客的关系,更像是搭台唱戏,一边写剧本,一边演给自己看。你以为自己掌控了方向,其实是早就被带入节奏。

所以,想要找回自己的生活,不是靠对抗手机、断网逃离。越对抗,越在意,反而被拽得更深。真正的解药,是把注意力转回来,回到那些不在算法系统里的日子里。比如你种一盆花,花不会推送通知给你,也不会问你要点赞,但你天天看看它,心就会慢慢安静。比如你早起走到公园,看到阳光照在地上的落叶,那一刻你是真实地在“活着”,而不是在“使用生活”。

日常,是技术控制不了的角落。它是你在厨房里切一块豆腐,是你在黄昏后晾晒一条毛巾,是你看孩子在地上打滚自己笑出声。这些事情没有商业价值,也不能变现,更不会出现在排行榜。但这些事,是你活着的锚点。你要是忘了这些,只靠点赞、投喂、消费来判断自己过得好不好,迟早会觉得心慌。

人活着,不是为了“变得更好”,而是为了好好活。现在太多人在演一种努力、奋斗、拼搏的生活。其实他并不快乐,只是觉得别人都在跑,他不跑会掉队。于是每天给自己上发条,演一个比现实更满的自己。但问题是,演着演着,连自己是谁都忘了。

你每天都在忙,到底是在忙什么?很多人看起来是没时间,其实是没心思。他不是不能停下来养鱼种菜,而是怕停下来以后,不知道自己是谁。很多人根本没想过,那个所谓的“更好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个形象,可能是朋友圈投喂来的,是短视频灌输来的,是直播间喊出来的。你以为你在追求梦想,其实是在演一场被时代安排好的角色剧。

真正自在的人,不演。他知道生活就是这么回事,三餐有时、四季轮转,不必惊天动地,也不用精彩纷呈。他不怕被别人说“过得太简单”,因为他知道,简单才是真实。那些说得头头是道的鸡汤里,其实藏着最多的焦虑。

所以,别再追求“断舍离”了,那是一种精致的消费幻觉。你看网上那些断舍离的图,白墙、单椅、空空的房间,搭配高级滤镜,是一场审美秀,不是真正的日常。真正的日常不是“清空”,而是“看见”。你看到你常年使用的一把剪刀,它曾帮你修剪花草、开过包裹,也许还让你不小心割破过指尖;你看到一件旧毛衣,它曾在某个冬天给你挡过寒风。这些物件不是“杂物”,是你生命的痕迹。你一件件扔掉的,不是负担,而是与你共过时光的证据。

有敬物之心的人,不乱买东西,也不轻易丢东西。他不是靠剥离欲望来清净,而是靠珍惜每一样拥有来满足。像日本人祭针、像老一辈晒腊肉,这些不是“用”物,而是“与”物相处。一只杯子用到脱釉,一张椅子坐到吱呀响,那不是破败,是岁月。日常之所以美,是因为它藏着人与物之间安静的情感交换。

快乐不等于幸福。快乐是刺眼的,是带闪光灯的,是点赞按钮带来的冲动;幸福是缓慢的,是你不说话的时候也能感受到的温暖。你不必一整天都很快乐,但可以一整天都很安稳。幸福不是高潮迭起的片段,而是那种“没什么大事”的日子。饭菜温热、窗外有风、你刚好不焦虑,也不烦躁。就这样,挺好。

不要总想着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不是每个人都得成为马云、马斯克。一株小草,不会想当花;一条小河,不会想成为海。它们只是好好地活着,不妄想、不攀比,就已经足够。人也是这样,不必演、不必争,安稳地活在自己的节奏里。

年轻的时候,可以去城市雨林里打滚,去体验消费主义的热烈与喧嚣,那是成长的一部分。但不要忘了,真正的生活,总在那些角落里。你在楼下看到墙缝里钻出的小草,你在天桥下看到一只晒太阳的猫,那些都是城市的心跳。别总盯着广告牌和大屏幕,真正的风景,在边角里、在缝隙里。

人不是为了解题而活。别再逼自己每天都要“有进步”,有些日子就是拿来发呆的,有些阶段就是要缓慢下来的。你不是一本说明书,不用总想着优化。你看兔子打洞、鹿群奔跑,它们没有计划表,但它们很自在。你也一样,只要放过自己,你就会轻松一点。

人一生中真正持久的满足,不来自于某个奖项、某个升职或某笔收入。那些瞬间固然喜悦,但过后常常空虚。能让你一直觉得生活有滋味的,是你在关系里的温暖,是你与世界的联结。有时是一顿和父母共吃的饭,有时是你在夜里摸黑给孩子盖被子,有时是朋友之间一个不言自明的眼神。这些东西没有KPI,但却养心。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找一个宏大的答案,而是在一件件小事中活得真实。有爱,有事做,有人陪,哪怕只是你自己,也足够。你今天扫了一地的落叶,觉得地干净了,心也清爽;你明天为鱼缸换了水,看到鱼儿欢快地游,那就是意义。不是活得多成功,而是活得多贴近自己的心。

所以,别刷手机到深夜了。你不是在放松,而是在消耗自己。你不是“控制不住自己”,而是你根本没给自己找点别的事做。你只要拿起一把铲子,去种一盆小菜,或者找一张旧纸,写下你今天的心情,哪怕一行,也算活了一点真实的日子。

活得好,不是外人说你活得好,而是你自己觉得安心。你睡前不再焦虑,你醒来不觉得空虚,你对着镜子时,不再责备自己没“变得更好”,而是感激自己一直没有倒下。你已经很好了,只要别再用别人的尺子来衡量自己。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