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真正的豐盛,是日中之照,也是日中之危
2025-08-01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彖传:

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人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象传:

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親愛的朋友:

這一卦名為「豐」,看似好字,初見也確實通泰──亨通、得王者信任、無需憂懼、適合挺身而出,彷彿是天命所歸,光明在握。可《彖傳》卻話鋒一轉,把「日中」當作提醒:當太陽高掛、萬象明照之時,其實已是傾斜的起點。陽極生陰,滿盈將虧,這一刻看似最盛,實則最脆。天地尚且如此,何況人心?


越是站在光裡,就越要知道影子的重量。
雷電齊至,是萬象大張之時。聲勢之盛,無以復加。但這種場景,本身也暗藏危機。因為雷之猛烈、電之耀眼,若無節制,轉眼便成災厄。
人在得勢之時,常自覺通明無阻,說的話被信,做的事被稱,連心裡一絲傲氣都覺得理所當然。可這正是最該自持的時候。因為若不懂得「豐而守中」,便會從「照天下」滑入「灼自身」。
我曾見過一位朋友,在職場上被重用後短短數月間便心氣浮躁,待人態度改變,結果還沒到年底,就被調崗。原本的盛大,其實只是他未曾察覺的高處不勝寒。


「勿憂,宜日中」,不是樂觀鼓舞,而是進退有度。
卦辭裡的「勿憂」,有時會被誤解為無憂無慮,放心去幹。可實則這句話連在「王假之」「宜日中」之後,是在說:此時雖當進取,卻須如日中之人,心知太陽此刻正盛,下一刻即將偏西。
這是一種極度清醒的出擊,一種知盈守虧的膽略。
真正有擔當的人,不會在機會來時狂歡,而是知道天命允許我今日有此位,是讓我照人而非耀己。
有一次我夜裡開車,月亮掛得特別圓,覺得很美,就多看了幾眼。但下一刻,一片烏雲迅速將它吞沒。那刻我心裡一震,原來再圓的月亮,也不過是暫時的。
豐卦,就是這種知圓不恃圓的清明。


真正的盛大,是內明而外藏,不是燈火通明地展示一切。
「明以動」,是說內在有光、然後才去行動。不是借助名氣去做事,而是因為行事本身正直有力,才照亮了四方。
這裡的「明」,不是張揚之光,而是一種能在關鍵時刻做對判斷的慧明。
《象傳》說「君子以折獄致刑」,是在說這一刻的君子,不是展示權勢,而是要為民斷冤。
豐,不是讓你炫耀,而是提醒你:有了雷電之力,就該用來破迷解結、化混沌為秩序。否則那股力氣遲早反噬。
我總覺得,真正有德的人,是那種房間裡不說話就讓人安心的人。豐卦的光,不是刺眼的,而是讓人感覺靠近它能溫暖的。


豐不是最終形,而是一次能量的臨界狀態。
日中之時,是一天光亮最強的時候,但也最接近下坡。這不是悲觀,而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節奏感。
正因為它「宜照天下」,所以才「勿憂」,因為此時心正明、事正廣,人心順應,就當順勢而為,不遲疑。
但也因為「日中則昃」,才更該有對自然節律的敬畏。
就像農事——作物剛好成熟那幾天,是最不能耽擱的。快則失青,遲則過熟。一念之差,整季徒勞。
人的作為與得時,也該如是,不急不緩,不忘節度。


盛極之時最容易失控,而失控的第一步,就是內心的忘我。
「盈虧消息」,是天地之常,也是命運的軌道。若一個人因為站在了正午的光裡,就以為自己能一直如此,那麼他最終會被自己未察的陰影絆倒。
我見過許多人,剛剛小有成就,便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去壓別人,覺得自己就是正義、就是光明、就是主角。
但其實,真正的光,不會讓別人瞎眼。
真正的「照天下」,是讓別人看清自己,而不是讓自己高高在上。
這一卦在說的是權力與光明的使用之道,不是你有多亮,而是你有沒有配得上這份明。


懂得「日中則昃」的人,才有可能「盛而不衰」。
明盛之時,心要安靜。事順之時,念要謙卑。勢大之時,行要節制。
豐卦其實是一種「盛中藏微」的智慧。
那不是要你遮掩或退縮,而是說:當你已經在最被看見的位置時,反而更需要看見別人。
光若只照自己,是種囚禁。光若能照萬物,才是天命所賦。
你若能在雷電齊鳴時,聽得見自己的心音,那你就是那個能駕馭豐盛之運的人。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