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曾国藩:自律的人生,从早起开始
2025-08-01

清晨睁眼的那一刻,是否能起身,决定了这个人能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每天醒来,我其实都知道自己该起床,知道太阳已经洒进屋里,知道世界已经开始转动。可我还是赖着,一边恨自己,一边又觉得“没关系,再睡五分钟”,结果常常一睁眼就过去了一小时,整个人像掉进了一个不属于我的时间缝隙里,像是被生活落在了后头。

我以前总以为,起不来床是因为太累,后来才慢慢明白,那种挣扎其实不只是身体疲倦,而是心里不愿意面对新的一天。你不是真的想多睡一会儿,你只是不想马上对着那些你早就厌倦的任务、人、通勤,或者空空荡荡的生活。

可曾国藩是怎样起床的?天还未亮,他已经穿衣、洗漱、写字、读书,把一天当成是一种修行。他在日记里写,“醒后勿沾恋”,六个字里透着一种几近残酷的克己。他甚至把“早起”列为人生十二日课之一,不是临时激励,是一种终身遵守的戒律。

我常常在想,一个人如果连起床都需要别人来叫,怎么能指望他在别的事情上独立?可我也清楚,那种挣扎是真实的,不是轻轻说一句“要自律”就能化解的。有时候是晚上舍不得睡,觉得白天太难熬,只有深夜才属于自己;有时候是明知再赖也没意义,但就是动不了。

所以我一开始学曾国藩早起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仪式,也没什么希望。我甚至不敢告诉别人我想早起,我怕我失败得太快。我只是第二天在手机备忘录上写下两个字:五点。然后把手机放到离床最远的书桌上。

那天早上我还是失败了。闹钟响了三遍,我爬起来关掉,又躺回去,睡到七点半。

我懊恼了半天,想要放弃,想说我本来就不是那种“强人”,没有什么纪律性,也不够狠。但后来我意识到,也许这正是最关键的地方——不是你天生适合自律,而是你能不能哪怕失败,也愿意再来一次。

所以第二天,我没有再去设闹钟,我只是让自己早睡。我关掉了手机,没刷短视频,也没再读什么激励类的鸡汤文字,我只让自己静静地闭上眼,想象第二天早上的样子。

过了几天,我发现自己能早起了,虽然不是每天五点,但比原来多出了一两个小时。我开始用那段时间写字,整理屋子,偶尔在阳台发会呆,看天色一点点变亮。那些平常容易让我焦虑的东西,反倒在那几个安静的小时里变得轻了。不是因为它们消失了,而是我开始觉得,自己可以站得稳一点了。

我渐渐明白,早起并不是一个效率技巧,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你起得早,不是为了完成更多事,而是你愿意先面对自己,再面对这个世界。你愿意慢慢来,不逃,不赖着,不让日子滑过去。

曾国藩之所以让人佩服,恐怕不只是因为他能打仗、会用人,而是因为他在每天的平凡里做到了不懈怠。他用一个普通人最难守住的清晨,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有锋芒的人。

我也在学着这样做。不是每一天都能做到完美,但我开始在夜晚放过自己,在清晨原谅昨天的自己。慢慢地,我发现很多原本觉得遥不可及的改变,其实就藏在你早起后那杯热水、那页书、那句自言自语里。

我不再把“起床”当作某种挑战或仪式,我只是学会了,把那一刻,当成我选择开始掌控生活的机会。每天一次。

就像曾国藩说的,“醒后勿沾恋”。

这六个字,有时候比任何励志书都真诚。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