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清华博士辍学回乡卖面包,一年扩张600个销售点:你以为的学历无用,其实都是降维打击
2025-08-01

你以为读书无用,其实只是你没站到它能打击的维度上。

我越来越常见到这样一幕:有人坐在夜市摊旁,一边刷着短视频,一边摇头冷笑,说自己高中毕业就能月入过万,身边那个读了硕士的朋友现在还在被公司PUA,连租房都得精打细算。他说得轻巧,底气十足,就好像学历这东西,早就成了笑话。

可他不知道,那些他看不上眼的“读书人”,早已悄悄地换了场地。不是退出,而是跳层比赛。他们不再用同一套逻辑去争输赢。因为一旦换维度,他们拥有的,不是工资条上的差距,而是认知系统上的压制。

吴文迪是清华的博士,这个头衔本身已经足够让很多人望而生畏。但他选择的并不是继续在实验室写论文,而是回老家卖面包。如果你只看表面,会觉得他“屈才”,一个博士,为什么不继续搞科研?可其实他早就不是在跟别人比学历,而是在拿读书这套思维方式,去重新定义一个传统行业。

别人做面包,用的是配方,他用的是液氮技术。别人考虑销量,他在申请发明专利。你以为他是在退场,他其实是在从塔尖绕到塔底,打了一场降维战。最可怕的是,他成功了。别人还在为了店租和人工精打细算的时候,他已经全国扩张了600个销售点。

你以为读书没用,是因为你只看到了一个读书人短期内的“低姿态”,但你没看到他们在认知、眼界、结构思维上,是如何默默蓄力的。那种力量,一旦发作,是能改写规则的。不是在某个地方拿第一,而是让这个领域必须重新对他让位。

读书,并不一定立刻改变命运,但它一定会慢慢改变你的决策方式。

有一次我路过地铁站口,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妈妈在念英语单词。她穿着校卫队的制服,旁边放着刚吃完的饭盒,一本笔记摊开在塑料板上。那个画面非常安静,也非常刺眼。我走过去的时候她正在背“management”,念得又准又缓。我不认识她,但我记得那种眼神——那是极度疲惫中还带着光的眼神。

后来我才知道,她叫王大坤,是深圳职院的一名保安。孩子五岁,她自己三十七岁。她花了整整六年,从带娃的缝隙里挤出时间学完教材,拿了人力资源师证、拿了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然后考上了哈工大的公共管理硕士。

这件事让我很久不能平静。不是因为她励志,而是因为她提醒我,读书这件事,有时候就是一场只有自己听得见的独奏。别人以为你在浪费时间,其实你在积蓄下一次开口说话的底气。

有多少人说“读书没用”,其实是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用读书去换过人生。你问他们读过几本真正啃不下去却坚持下来的书?他们讲不出来。你问他们有没有为了一个专业证书挑灯夜战?他们摇头。他们说得轻巧,是因为他们从没用力。

王钰是个导游,她也没什么学历光环。但她靠背《史记》,靠读专业考古书,靠十几次去图书馆查资料、听专家讲座,硬生生把兵马俑这门枯燥的讲解做成了内容品牌。别人看她是“会说话的导游”,可她自己知道,这是四年不断学习后的结晶。

她说她并不觉得自己是专家,她只是一直在努力。别人要休息的时候她在备稿,别人要打游戏的时候她在听讲座。你说导游不需要学历,她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任何行业都怕“知识型对手”。

读书,从来不是只为了“去一个好单位”。它真正的用处,是在你进入社会、遭遇选择、面对困境时,让你有足够多的备选方案,让你不至于被眼前一条路堵死。它不帮你省去人生的弯路,但它教你怎么走弯路时不失姿态。

我越来越理解那句话了:“你以为的读书无用,不过是你站在低处看高塔,自然觉得遥不可及。”只有当你有一天走上高塔,才发现,读书带来的并不是“马上成功”,而是“保持自由”。

我身边有个朋友,初中毕业,现在做得风生水起。他也常调侃我说:“你那一堆证书有啥用,还不是一个人过日子。”我笑着没回嘴。但我知道,他现在所有能依赖的,是手上的订单、客户的人情、身体的劳动力。而我有一部分安全感,是来自于,我可以靠写字谋生,可以靠知识接项目,可以靠结构思考做咨询。我不比他厉害,只是我的牌多几张。

那些说“学历没用”的人,往往忘了,最顶级的对手,往往在你没看到的地方,比你多走了无数步。读书的门槛不是看你能不能考上,而是看你能不能在没人监督的日子里,依然愿意啃下一本书,写完一套题,熬过一个又一个凌晨的疑问句。

读书不是万能钥匙,但它是一盏夜路里的灯。没有它,你可能也能走出去,但你会慢一些,慌一些,摔得也疼一些。

我们当然可以承认,读书并不一定带来财富。但请别误解,读书这件事的价值,从来不只是钱。它带来的,是你在面对生活时,能不被困住的思考力、行动力、自省力和转身力。

所以我从来不反驳“学历贬值”这种说法。因为我知道它贬的只是“被动读书”,而主动读书的力量,是涨价的。是那种能抵抗风浪的价格,是能在一个烂市场里做出差异化的价格,是哪怕十年后也依然能被识别的气质和深度。

别被那些调侃读书的人带偏了。他们不是错,只是没走进更远的世界。他们看不到,那些真正通过读书得自由的人,早已经不需要和任何人争辩。他们早就在用另一种语言生活着。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