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懒得动”是身体在给你警告!试试这3件成本极低,但可以恢复动力的小事
2025-08-01

你不是懒,是身体在用“提不起劲”告诉你,已经撑不下去了。

我知道那种感觉。

从早上睁眼就开始心虚,明明知道今天该干什么,却就是不动。手机一刷就是两个小时,明明在玩,却笑不出来。书摊在桌上,视频教程开着,一分钟都坚持不了。总是想等状态好一点,结果越等越没状态,最后干脆告诉自己“算了,明天吧”。可是明天从来都没有真的到来。

每天都觉得该做点什么,又什么都做不了,然后不断责备自己为什么这么没用。情绪像泡沫越积越多,表面看起来平静,其实一碰就碎。

最可怕的是,你甚至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对自己没信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是不想好好活着,只是觉得——自己真的做不到。

我曾经以为这叫“懒”,后来才知道,其实那是一种自我保护。就像电脑系统过热时自动降频,不是坏了,是它实在承受不了那么多负荷。

身体和大脑其实一直在努力保护我们不被彻底拖垮,但我们却一边指责它“为什么不争气”,一边继续往里面堆压力。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真的是懒,为什么还会这么焦虑?为什么总是想着“得赶紧调整”,还上网搜一堆“自律指南”?为什么看别人打卡学习会羡慕、会难过、会觉得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远?

因为我们不是不在乎,我们是在乎得太累了。

想做的事太多,想成为的样子太远,可眼下的自己却一动不动,就像卡在一段视频的加载页面,进度条停了,心也跟着悬着。

“积极废人”这个词,看着像调侃,其实很残忍。它精准地指出一种困境:有心无力,有梦无行,什么都想抓,最后什么也没抓住。

但我渐渐开始理解,有些时候,真正的改变,不是那种从0到100的飞跃,而是从“我今天终于把一页书翻完了”开始的。

没有谁天生就能一下子变好。大多数人都是先从躺在床上看天花板开始,接着坐起来,刷了牙,吃了饭,然后才慢慢重新站起来。

我试过很多方法逼自己振作,比如贴便利贴、下决心、立flag,前几天还咬牙报了个早起打卡群,结果第二天就悄悄退群。每一次“失败”之后我都觉得自己完了,可有一次,一个朋友对我说:“你不是没做,你只是没做够多次。”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我的问题从来不是“做不到”,而是太想“一次到位”。我想今天看完一本书、明天减掉五斤、后天精通一个技能,可我从来没真正给自己一个“只做五分钟也可以”的许可。

后来我开始给自己定一些几乎不会失败的小目标,比如——今天不要看手机超过一小时,比如——只写一段话就停,比如——出门转一圈就回来。

一开始会觉得“这有什么用”,但慢慢地我发现,每一个“这有什么用”的小事,做完之后都让我比原来轻了一点。不是立刻变得自律,而是没那么讨厌自己了。

很多人都说要靠意志力,但其实真正能救我们的,是一点点温柔的自我理解。

你越是骂自己“没用”“废物”,就越想逃;你越是允许自己慢一点、乱一点、烦一点,反而越能找到呼吸的空隙。

我曾以为走出“积极废人”的状态需要惊天动地的转变,后来发现,真正的分水岭,是你终于愿意不再打压自己。

不是不努力,而是先别急着努力。

不是不追求目标,而是先给自己留出一点活路。

最重要的是,不要再把“动不起来”当成耻辱。有些时候,身体是真的累了,情绪是真的满了,大脑是真的吵翻了天,心真的不想再硬撑下去了。

也许这时候,做三件小事就够了:起床先洗把脸、出门晒晒太阳、找个能听你说废话的人聊一会儿。

这三件事,不解决根本问题,但它们能让你停下来喘口气。有时候,仅仅是那口气,就足够撑你过完今天。

也许明天还会一样迷茫,但至少你不是一个人。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