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40岁放弃百万年薪,裸辞转行,我如何靠写作拯救“卡住”的人生?
2025-08-01

放弃百万年薪,并不是冲动,而是清醒地不再勉强自己活在一套不属于自己的剧本里。

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秒,脑子里就像被人重重地按下一块石头。不是单纯的倦,而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沉重,好像只要闭上眼,就能看见那堆压着自己的待办清单和下一场会议的安排。我常常觉得,不是我在上班,而是我的整个身体都在为工作当人质。吃饭、走路、甚至呼吸,都是在等下一次指令。

有时候走在路上,看着路边早起卖早点的阿姨,忽然会想:她是不是也曾穿过职业套装、开过会、写过PPT,后来实在撑不住了,干脆收拾利落自己过活去了?这种念头来得突兀又真切,好像世界在提醒我,人生其实有别的活法,只是我不敢。

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做题家”的幸存者。高考一搏,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拿着那张985的文凭,一路在体制与资本的夹缝里攀爬。别人说我是“搞得不错”的那种女人,能抗事、能挣钱、能说会道。但他们看不见的,是我曾经在厕所蹲着打电话把一个几千万的项目给圆上,是我为了客户一个不可理喻的需求彻夜不睡改材料,是我在医院打完针还在微信上排布第二天的会议流程。

最让我感到委屈的不是“累”,是连累都得偷偷摸摸。明明是看病,我却要撒谎、要演戏、要在雨里追出租车赶着赶回公司,不是因为有多重要的事,而是因为我怕领导不高兴。怕被替代,怕被冷眼,怕被边缘。后来领导一句“收到”,比所有话都更让我难受。原来真的没有谁会因为你撑不住了,就替你撑一会儿。

其实那天雨下得不大,是我自己站得太久,鞋子湿透,才觉得全身发冷。旁人看着我坐在路边哭,或许以为我失恋了,可我知道我哭的不是某一件事,而是十几年堆积下来无数个不能说的委屈,一起在那个瞬间冲垮我。

我不是不知道“这工作很体面”、“这工资很高”、“这个岗位不容易来”,我知道。我比谁都知道。但这些知道有时候就像一把刀,天天贴在我脖子上提醒我:你不能走、你不能松、你不能停。你要是倒下了,你就什么都不是。

其实我也不是一下子就想明白了。最开始是身体先撕裂出一个口子,再慢慢往精神上蔓延。后来,我开始在通勤路上、深夜失眠的时候想一个问题:如果明天真的不用上班了,我想干嘛?

答案很模糊,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想写点东西。也许是因为,只有在写东西的时候,我不需要伪装成谁,不需要证明给谁看,只要我自己觉得有意义,那就有意义。

但真正动手写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事比我想象的难。我写了一堆自己以为很真诚的文字,结果阅读量个位数,那种被现实兜头一盆凉水的感觉,比任何一次职场的否定都刺骨。可我就是不想放弃。我就想看看,如果我真的把写作当成主业来做,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我开始上写作课、报训练营、交作业、找选题。那时候是白天上班,晚上写稿,一天恨不得掰成48小时用。周末也写、节假日也写,有时候甚至在排队挂号的时候掏出手机改稿子。不是因为有人逼我,而是因为那是我第一次不是为了绩效考评、不是为了KPI,而是为了自己做一件事。

第一次中稿的时候,我在厕所里笑了十分钟。也不是因为稿费有多少,就是那种“终于有人看见我”的感觉,很像小时候被老师夸作文写得好时的那种开心。你说值不值?如果只是为了钱,那当然不值。但如果你知道这意味着我终于从一条不断加速的赛道上跳了下来,终于不用再假装自己热爱内卷,那它就不仅值,而且必要。

我家人一开始也不理解。他们说你都40岁了,瞎折腾什么?可我看得出来,他们不是责怪我,他们是怕。怕我最后啥也没捞着,反倒赔了现有的一切。但人活到某个阶段之后,有时候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不再错过自己。

你如果问我现在赚了多少钱,我也可以告诉你,没你想的多。但如果你问我现在快不快乐,我会很肯定地说,比以前自由太多了。不是躺平的那种自由,而是你每天醒来都知道今天的安排是你自己定的,那种自由。

我不是说写作就是救命稻草,不是每个人都要跟我一样辞职去写作。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感到人生卡住了,那你就得想办法动一下。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动,一点点的试探,也可能让你看到一条新路。就像我,不是突然间就成了自由职业者,是一步步从写几百字开始,再写几千字,再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最后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节奏。

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什么工作是轻松的。但也没有规定,非得靠牺牲自己去换来所谓的体面。

我后来想明白了,所谓“换一种活法”,不是要抛弃过去的一切,而是终于敢承认:我不想再继续勉强自己了。

我不要在病痛里还要装得坚强,不要在深夜还要和表格拼命,不要在雨中哭泣却还怕别人看到。

我要的,只是一种让我觉得值得的日子。

哪怕慢,哪怕难,哪怕没人理解。

我也想给自己一次,重新活一次的机会。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