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不是过去不够好,关键是自己一直在变好。
2025-07-31
能接纳过去的自己,是一个人真正开始变强的标志。
很长一段时间,总觉得过去的自己实在太傻了。傻得近乎可笑。那些话怎么说得出口,那些决定怎么敢去做,那些人怎么会去信。回头看就觉得脸烫,心里缩成一团,像是有根线一直卡在心里最软的地方,扯不掉也吞不下去。明明已经走了很远,可是偶尔一个瞬间,那种羞耻感还是会冒出来,把人一下子拉回去。
但也正是在一次次“想逃回去纠正”的冲动里,慢慢意识到,那不是失败的证明,而是成长的回声。只有现在站得比当时高,才会有“我怎么会那么想”的感叹。这不是自我否定,是能力、视野、认知都已经更新的证据。它像是一块旧日的地图,拿在现在的手里,才终于看懂了那时候自己为什么会绕远、走错、陷入泥潭。
而当时的自己,其实已经做到了“尽力”。那不是一句安慰话,是事实。当时拥有的资源、理解力、情绪调节能力、人际经验,全部都摆在那儿了,没有藏着掖着。你不可能用现在的分析力,去要求那个还没摸清方向的自己。而且在当时,那一刻的选择,本来就是最合理的。也许不完美,但绝对真实。
越是想明白这一点,就越觉得不能再用“现在的标准”去责怪“当时的选择”。那就像拿成年人的尺子去量一个孩子写的作文。你说他语法不通、用词稚嫩、结构混乱,可他写那篇的时候,明明是全神贯注、满心投入。他不是不认真,是当时只能写出那样的句子。同样的,过去那个“傻”的自己,也是在用全部的力量在生活。只是他还不知道,原来某条路走下去是死胡同;他还没经历过一些事,不懂得哪些人不值得相信;他甚至不知道,原来拒绝也是一种尊重自己。
真正让人痛苦的,不是过去,而是现在一直在否定过去。那种持续的自我审判,像是一个人不停往自己身上泼冷水。结果是,过去没能好好走,现在也走得绑手绑脚。人得有一段时间,学会站在时间的缝隙里,温柔地对自己说一句:“谢谢你,那时候已经尽力了。”
也需要学会不和过去自己争胜。因为你不可能赢得了那个曾经懵懂但真诚的自己。那时候的你也许没头绪,但他就是靠那一点点不成熟的勇气,把你带到了今天。今天能用更冷静的方式面对同样的问题,是因为他曾经冲动过;今天能清晰地做判断,是因为他曾经看走了很多眼。不是你把他纠正了,而是他在时间里,把你一点点推出来了。
那种“要是我现在回去,我就不会再那么做了”的念头,其实也不用真的去想。人只能活在一次性的时间里,这也是人的限制。但也正是这个限制,让那些选择、那些错误、那些不知所措的时刻,有了它们的独特价值。它们就像是一块块不完美的石头,凿出来的路可能歪歪扭扭,可就是那条路,把你带到了你现在站着的地方。
慢慢地,开始学会把“愚蠢”这个词放轻一点。很多决定不是“愚蠢”,只是“还不知道”。那是一个人的“不知道阶段”,是一个灵魂正在试探世界的方式。你不能笑他,更不能责怪他。你只能说,谢谢你当时没有放弃,谢谢你在那种不懂中,还肯继续往前走。
最关键的是,不要在看清之后,变得刻薄。很多人一旦脱离了那个状态,就开始嘲笑它,羞辱它,甚至觉得那时的自己根本不配拥有当时想追求的东西。但这不是成长,这是冷漠。真正的成长,是可以回头看着那个曾经手忙脚乱、甚至狼狈不堪的自己,发出一种理解的叹息,而不是愤怒的指责。
接纳,不是把一切美化,而是明白了之后,不再苛责;和解,不是忘记痛苦,而是在痛苦里找到了意义。
你会发现,那些最不想回忆的事,最后往往变成你最坚固的根基。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