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不要去角逐那些与你幸福感无关的竞争。
2025-07-31

真正值得投入的,是那些与你内心幸福感高度相关的事,不是所有竞争都值得回应。

一段时间曾陷在各种比拼里,哪怕没有人主动拉你进来,你也会忍不住往里靠。打开手机,刷几分钟社交软件,就能看到各种版本的“别人家的生活”。有人升职了,有人年入百万,有人环游世界,有人学了新技能,还能顺带发几张图配上英文配文。看着看着,自己就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也不清楚自己到底羡慕什么,就是本能地焦虑,好像如果不赶快也做点什么,就会被落下、会输、会“失败”。

但越卷进去,越容易空掉。努力了半天,心里却越来越虚。有些“成就”说到底只是用来抵消不安的工具,表面光鲜,其实一点滋养感都没有。就像有人拼命考证、拼命搬砖、拼命储蓄,但从来没问过自己:这些事完成之后,我会更安心吗?我真的想要这个结果吗?我做这些,是因为内心有召唤,还是只是因为别人都在做?

后来才慢慢明白,那些跟幸福感无关的竞争,其实是在耗生命的气。不是所有胜利都能换来满足感,不是所有被认可的事,都值得你花力气去争。有些名次,是别人给的;有些标准,是别人设的。可你一旦无差别地往前冲,等你终于冲到最前面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位置根本不是你想站的地方。

很多时候“看起来很好”的东西,其实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比如有些人真的很适合在人群里发光,他们享受舞台,享受被看见。而有些人,只想安安静静地做点事,有一方自己的空间,不被打扰,不用社交,也不用应对外界的判断。但偏偏这个世界习惯用一种声音评判所有人,那些不热闹的选择,总是会被当成懒惰或退缩。久了连自己都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真的不够努力?

但心其实是知道的。你只要静下来一点,就能感觉到哪些事是让你慢慢浮起来的,哪些是让你慢慢沉下去的。真正让人轻松的努力,是带着安稳感的,不是焦虑驱动下的强撑。你可以每天花三个小时写字、练琴、整理阳台上的绿植,那些事也许不会带来金钱或地位,但它们会让你更像你自己。

有一阵子尝试了很多别人的路径,跟着他们的节奏学、做、打卡,但最后并没有感到更好,反而更累了。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那种“我明明很努力了,为什么还觉得没意义”的心理疲惫。这种感觉一旦出现,就很难驱散。它像是生活的一种抗议,提醒你走错了方向。

幸福感是很私人的事,它不应该用别人的公式来计算。有的人在咖啡馆写写画画就觉得满足,有的人必须拿到一个又一个奖项才有实感。这没什么对错,只是你必须知道你是哪种人。如果你是那种需要安静才能恢复元气的人,就别强迫自己在大场合拼杀。如果你是那种喜欢稳定重复的人,也没必要去追求每天都有新鲜感的生活。承认自己的本性,不是妥协,是一种极大的清明。

人是需要一点“没用”的空间的。不是每一天都要朝向某个目标,不是每个行动都要有回报。有些事就是为了让自己舒服一点,让生活不那么紧张。这种“没效率”的安排,其实是生活的底色。真正让人有力量的日常,是那些你做了不累、做了还有点喜欢的事,而不是一边咬牙坚持、一边不停消耗的事。

所以现在很少主动参与那些泛泛的比较。有人赚得多,有人说得好,有人活得热烈,都没什么关系。我只想看我自己的体温有没有回升,内心有没有一点点变得平静。这个标准别人不一定能看懂,但那没关系,它只对我有用。我也不再急着回应那些不属于我的战场,不再因为别人的节奏而慌张。因为我发现,慢慢走,反而更清楚方向。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