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是没有想法,也不是没有执行,更不是没有努力,而是缺乏一个坚定不移,一以贯之的中心。
2025-07-31
缺乏价值中心的人,就像在雾里跑步,一路奔忙,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往哪里去。
其实很多人每天都很努力。看书、写计划、健身、加班,甚至凌晨两点还在修改表格、反复推敲一句话的措辞。他们不是懒,也不是混日子的人,他们看起来比谁都上进,只不过……越是靠近,越觉得他们身上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漂浮感。像是所有动作都很用力,可没有一个是稳稳落地的。
我有时会觉得,他们的问题不是“做得不够”,而是“为什么而做”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没说清楚。他们的每一项行动好像都可以自洽,但拼凑起来,却又毫无整体感。像一座拼错了蓝图的房子,每个房间都装修得精致,可走进去后发现,没有厅,没有核心,没有中心。
你问他们:“你做这些是为了什么?”他们往往愣一下,然后说:“为了成长吧。”或者说,“为了变得更好。”这些答案听起来都挺对,但却太宽泛了,宽泛到其实谁都可以说,却没人真的能把它用在自己的路径上。成长、变好、进步——这些词是方向感最强的幻觉,但其实一点方向也没有。
我以前也一样。一天里安排得满满当当,一边学写作一边学理财,白天上班,晚上研究课程平台的搭建,还逼着自己读完每天的晨读和晚课内容,休息的时候刷一刷跟“知识焦虑”有关的公众号。可是真的停下来,我也不知道这些到底指向什么。我只是觉得如果不这样做,我就“落后”了。我只是不愿意“落下”,但“去向哪里”这件事,我压根没认真想过。
后来有一个朋友说,他觉得我特别像一只在桌面上不停滑动的鼠标,看起来一直在动,其实没点击任何真正重要的内容。这句话我当时没怎么反应过来,但过了几天突然想起,觉得非常刺耳。是啊,那种日复一日的奔跑感,其实是毫无坐标的迷路。我并不是真的想要某种结果,我只是不敢停下来。
我开始试着去找一个“中心”,不是给自己一个目标,而是问一句很朴素的问题:“我到底认为什么是有价值的?”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不是他人眼中的体面,而是那种——我愿意用自己的时间、精力、情绪去投入,并且持续十年都不后悔的事。它可能看起来不起眼,也可能根本赚不到什么钱,甚至一开始别人还劝你放弃。但你一想起它,就觉得身体里有一块地方是稳的,是热的,是亮的。
找到那个东西之后,很多困扰就真的消散了。不是因为我更厉害了,而是因为我终于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是围着什么在转。那种感觉像是,原本是一堆散乱的线头,缠成一团,现在忽然从中抽出了一根最粗的,最硬的,最有方向感的主线,其他那些都可以绕着它重新梳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每一根都想拽一下,每一根都纠结半天,结果一动就是一团乱麻。
我不是在说人必须有远大的志向,也不是鼓吹“活着就要有使命感”。而是我真的见过太多聪明、努力、勤奋的人,最后就是卡在了没有“价值中轴”这件事上。他们太容易被趋势牵着走,别人说短视频有前景,他们就研究剪辑,别人说AI能改变命运,他们就花钱报课。他们不缺投入,不缺热情,甚至也不缺天赋,他们唯一缺的,是那个从心里冒出来的声音:这个事,我愿意为它负责到底。
你知道吗,有时候价值感不是“有用”带来的,而是“值得”带来的。一个人为他相信的东西,付出很多年,哪怕结果并不辉煌,他的内心也不会太空。因为那种“我是在做一件值得做的事”的信念,会在无数个深夜回望的时候,替他撑起那点点不愿坍塌的自尊。
后来我遇到过几个人,他们没有什么耀眼的成就,但只要聊到某个话题,他们眼睛会发亮。他们说得不多,但每一句都像是从肺里吐出来的,不是为了赢辩论,也不是为了显得聪明,而只是因为,他们真的走过、真的相信、真的活在那种价值之中。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有些人之所以走得稳,不是因为他们脚步比别人快,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走的方向,值得一直走下去。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