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等经济繁荣。人,可以自我繁荣。
2025-07-31
人其实可以在任何时代里自我繁荣,不必等外部世界给出所谓的“最好时机”。
有时候一个人总是等。他等行情回暖,等政策放宽,等公司升职,等家人理解,等朋友帮忙,等城市变得更有希望一些。他像是站在暴雨天屋檐下的人,明知道地面已干,却还是要等天彻底放晴才出门。他说再等等,可能就不冷了,可能机会就来了,可其实这一等,就是五年十年。
也有那种完全相反的人,他好像不太看天。他的生活未必顺利,有时候甚至很难。但你看他坐在那里,桌上摊着笔记本,一边写着,一边想着,甚至连阳光照不照进窗户他都不在意。他不大说自己有梦想,也不声张自己的努力,只是每天都像在耕地,不吭声地把眼前这块土地刨得很细。他没有等。
人其实是可以自我发电的。不是靠外面的风吹草动,不是靠运气和时代推着你,而是靠内心一种莫名其妙的确定感。你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有回报,你也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你就是愿意动手。也许一开始是因为不甘心,也许是因为本能,也许只是单纯地不愿意废掉自己。
这种人身上会有一种静默的蓬勃。他不会去分析经济周期,也不会过度关注别人的评价。他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关心,其实只是把注意力收回来,专注地让自己在当下变得好一点。哪怕只是学会了一个新技能,哪怕只是每天写两百字笔记,哪怕只是自己琢磨怎么让生活少一点浪费,他都觉得这事值得做。他不急着证明什么,也不急着回应谁。
“自我繁荣”这件事,听起来挺抽象的,可其实就是一种心力的流动。不是向外索取,而是向内生长。就像你明知道这个世界对年轻人并不友好,你明知道创业九死一生,明知道很多付出暂时不会有结果,但你还是愿意早起、还是愿意去读、去练、去写、去想。哪怕环境荒芜,你也愿意变成一棵树,而不是一块永远干枯的土地。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有人三十岁转行,没人支持,朋友都劝他稳一点,但他自己知道,这不是冒险,这是回到自己的方向;有人五十岁才开始画画,刚学连线条都不会画,但她说每天能握住画笔那种感觉太好了;还有人白天上班,晚上给自己做视频、写播客、做小项目,每天都累得不行,但他很久没那么像个活人了。
你不能说他们“成功”了,因为这个世界对成功的定义总是太窄。可你知道他们没烂掉。他们没有僵在那里等春天,他们就是自己种出了春天。哪怕只是一点点绿意,他们也看得出来,那不是幻觉。
所以人其实不用那么在意环境怎么样。环境固然重要,但它从来不能替代你自己做决定。你要是等它好了才开始,那你永远都得看别人脸色生活;但如果你哪怕在最差的年头,也愿意把自己重新点燃,那种力量就和经济无关了。它是你自己的热量。你有这个热量的时候,就算你还没赚到钱,就算你还没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你心里也不会塌。
因为你已经开始长出自己的根了,你开始扎在自己脚下的那片土地上了。你可能还会被风吹倒,还会迷路,还会被误解,但你会一次次再站起来。而且你会发现你站起来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开始繁荣了——哪怕没有人看见,哪怕没有掌声。
你靠的是自己一寸一寸地活着,不是别人的许可。你不再等,真的不再等了。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