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在“我想当行长”事件中,教孩子录视频的人是恶的,把视频上传发送的人是极恶的
2025-07-30

利用孩子来谋取利益的人,本质上是在对善良进行精准而冷静的利用。

这件事一开始被传开的时候,其实很多人只是看热闹。视频里孩子的笑脸、稚嫩的声音,说着“我想当行长”,语气里那种用力演出来的自信,反而显得有点讽刺。因为所有成年人都知道,这不是孩子自己的表达,这是他背后的人,把他推到镜头前,用一句话、一张脸,包装自己的诉求。

孩子当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只是觉得镜头对着自己,爸爸妈妈让他说一段话,他就说了。他不会判断这段话背后代表着什么,也不知道这段表演将会被成千上万人反复播放。他可能还以为自己是在“帮家里人办事”,甚至感到一点小小的自豪——这就是最让人心寒的部分。一个孩子,被大人用一种“可爱”的方式,训练成工具。

很多人说这是“无知”。但其实这不是无知,这是计算过的。这种事情之所以让人愤怒,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孩子的纯洁,而是他们正是看中了孩子的纯洁——他们知道孩子不会拒绝,知道社会对孩子的宽容远远超过对成年人的耐心,所以他们选择用孩子的嘴来说出不该由孩子说的话。这不是错误,这是恶,是把人性当成筹码、把公序良俗当成工具的恶。

更严重的,是把这段视频上传的人。他不是无意泄露的,他是经过了判断之后,认为这段视频“有用”“能施压”“能引起关注”。他对这件事的选择是,“拿出来用”。用舆论、用眼泪、用孩子的天真。他把人情世故当成筹码,把网络传播当成武器,干干净净地把责任卸到一个根本无法还手的小孩身上。

这些年见多了,有太多大人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其实只是把孩子当作自己野心的延长线。他们不是真的在教孩子思考,而是在训练孩子如何服从;他们不是真的尊重孩子的感受,而是在复制自己的委屈和不甘。他们甚至会在孩子成功之后说“这是我们全家的付出”,但一旦出事,第一个躲起来的也往往是他们。

孩子是被保护的,不是被推上战场的。你可以教他表达,可以引导他认知,但你不能拿他的脸、他的名字、他的身份去打你打不赢的牌。你不能让他背负你自己不敢承担的愤怒、焦虑、耻辱。一个人可以失败,但不该让失败污染一个无辜孩子的未来记忆。

而那些点开视频、转发视频、在评论区说“太好笑了”的人,虽然不一定恶意,但也在无形中参与了一场暴力。这个社会一直很奇怪——一边说着要保护孩子,一边又在看热闹的时候,把孩子当笑点。当他们在朋友圈转发那段“我要当行长”的视频时,有没有意识到,这个孩子将被这个笑话绑一辈子。

他还没有意识,社会已经开始给他贴标签。他将长大,哪天打开网络,也许就会看到过去那个视频下成千上万条评论。他会意识到,自己的童年不是温柔地被记住,而是被拿来娱乐消费。他可能会恨这个世界,也可能会恨那个让他拍视频的大人——但最有可能的,是他什么都不说,只是慢慢不再相信任何人。

所以说,那些操控孩子说话的人,是恶;而那些操控完之后还选择让全世界看的人,是极恶。前者只是在家庭里制造伤害,后者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放大这种伤害。一个把孩子当成私用的工具,一个把孩子当成公众的筹码。他们都不配谈什么“为了孩子好”。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