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看完胖东来创始人的经历,终于明白:人性中善的力量,无法估量
2025-07-30

人一旦真的下定决心善良,就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他打倒。

于东来的故事,其实我看了不止一遍。每次看完之后都沉默了很久,像是刚走出一场暴风雨,衣服还湿,头发还滴着水,身上却有种不可思议的安定感。这种感觉,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因为他明明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但最后却走出了一个足够干净、足够辽阔的生命轨迹。

不是他有多聪明、多有背景,也不是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做过错事,摔过大跤,甚至一度跌进黑暗里出不来。他没藏着掖着,反而坦然说:是的,我贪,我怕,我赌过命也赌过钱,错到不能再错。但他也说: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个“二蛋”。

“二蛋”这两个字我看了很久。那是一种特别接地气的羞愧,又不是自怨自艾,而是一种很土很诚实的悔过。

很多时候我们不缺觉醒的那一瞬,而是缺敢承认“我错了”的那种赤裸。当我们讲什么“重塑自己”,总想找一条聪明的路、快速的路、少受点伤的路。而他不是。他是一步一坑、一步一血,慢慢地走,慢慢地疼,最后疼出来一整个人的善。

这种善,不是挂在嘴边的那种“我为你好”,也不是那种假模假式的“客户第一”,而是一种骨子里的“不骗、不压、不躲”。顾客的钱是辛苦赚的,他不忍心昧着良心赚。员工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工具,他不舍得把人榨干。他做生意的方式,说好听点是“人本主义”,说直白点就是“有点傻”,但越是这样“傻”的人,别人反而越不舍得伤他。

我特别记得他说那句:员工要是上半天班,也得给时间他们去谈恋爱。这句话说得特别轻,但背后其实是一整套反常识的企业哲学。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奋斗”、“要拼”,再往企业那一套搬,就是“提高效率”、“控制成本”、“榨取潜力”。但他根本不走这一套。他说员工累了,那我就少开店;他说利润够了,那我就别扩张;他说自己病了,那我就歇一歇,活着就好。

最打动我的是,他说,胖东来不是企业,是一所学校,是一块实验田,是一个爱的道场。他不是在卖商品,他是在传播“怎样生活”这件事。而且,他不是靠讲,是靠“做”。

他不想让员工带病上班,于是直接规定“谁生病来上班就扣工资”。他不想员工下班还惦记工作,就直接写进规章,“下班接工作电话,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开除”。

这些规定,刚看上去都有点“反企业”,但你仔细一想,它其实才是“为人”。

每一个在制度里活过、卷过、累过、焦虑过的人,都会明白这种制度背后藏着多大的仁心。他不是用这个去赢得市场,而是用这个去守住人性。

他把“善”做成了制度,不是为了标榜道德,而是想让所有善良的选择,不再依赖某一个人的“发善心”,而是变成可持续的日常。不是等有空、有余力、有心情了再去做好事,而是无论什么时候,它就是基本盘。

看他的管理手册,我很震惊。他不仅教员工怎么进货、陈列、服务,还教他们怎么装修自己的家,怎么处理和配偶的矛盾,怎么和父母沟通。他在教“做人”,在教“如何活得像个人”。

这和我们理解的“管理”完全不一样。他甚至在企业的官网上,公开所有内部制度、供应链信息、价格结构。这在别的公司是最高机密,在他那,是基础常识。

我后来明白了,他是在“传道”。但他的“道”,不是高高在上的价值宣言,而是一种持续的、日常的、自洽的选择。他从不喊口号,从不煽情,每一个决策都回到“人”。不是理性地算,而是诚实地问:“我自己愿不愿意?我自己舒服不舒服?别人换到我这个处境,会不会痛苦?”

他不是完人,也不是圣人。他有情绪,有极端的时刻。他在生病时发微博骂员工,喊着“我不再是你们的成员”。那个画面很丧,但也很真。我看到的不是他崩溃,而是他在人世间和爱较劲。比起那种永远正能量的成功人士,他这样的人,反而让我信得过。

他之所以没倒,是因为他的善良是扎根在真实土壤里的,不是道德教条,不是营销策略。是跌倒之后才学会的,是被生活蹂躏过之后依然不想蹂躏别人的善。

他不是“赢”出来的,而是“熬”出来的。他没赢多少局,但从来没把牌丢了。他守住了底线。

在那个望月楼被烧毁的晚上,八个人在火里丧命,他自责得快疯了。他说:我为了一点气,耽误了人命。他真的哭了,哭到想要放弃所有。可他最后没有。他重新开了店,把店当成公共财产。说到底,他是一个背得动责任的人。

有段时间我也特别挣扎,我不知道坚持做一个“讲良心”的人,还有没有意义。看着那些做得“机灵”的人,一个个顺风顺水,心里难免会摇晃。

但看完他的经历,我忽然安静了。原来,善良不但不是软弱,反而是一种极端的勇气。真正的善,是经历过人间苦楚之后,依然不愿意放弃信念;是明知道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还是愿意去做个好人。

胖东来的每一个选择,几乎都违反了商业逻辑,却换来了真正的长久和厚道。人们愿意为这样的企业排队、等待、迁徙,甚至愿意为它落泪。那不是品牌影响力,那是人和人之间的真情。

我明白了,那些“最难学”的东西,其实最容易开始。不是技术,不是策略,而是一种选择。你选择对员工诚实,选择对顾客负责,选择对自己坦白,然后你就必须每天去“撑”住这个选择。撑住它,熬过它,久而久之,它就变成你。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聪明人,但太缺一群“愿意撑住善良的人”。

我们以为“利他”是一种牺牲,其实它是一种力量。

你愿意相信人,人也会信你一回。

你愿意亏一点,人会记你一辈子。

你愿意慢一点,世界反而会等你。

你愿意干净一点,别人会为你让路。

每个真正撑过来的人,都不是靠能力,而是靠信念。哪怕累了,哪怕骂过、哭过、崩溃过,但只要没有彻底放弃,他就是赢了。

所以啊,于东来的善良,不是童话。它是血肉之躯撑出来的选择,是在这个冷漠现实世界里,一点一点蹚出的一条温热小路。是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走的路。

就看你想不想走,敢不敢走,能不能一直走下去。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