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我,33岁,主业已月入过万,为什么还要来学写作?
2025-07-30

写作是我在身心俱疲的现实里,唯一还能自己作主的出路。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趁孩子还没醒,赶紧写点东西,哪怕只是几百字。不是因为我多热爱写作,而是我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让我从那种像石头一样沉闷的工作节奏里,把自己往外挪一挪。那种感觉很像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憋久了,只能靠写下点字给自己开一扇小窗。

之前的工作确实能养活我,甚至算是“体面”——银行客服、月入过万、五险一金。听起来没有问题,甚至对很多人来说算是不错的选择。但那种日复一日、被指标卡死的生活,会让人慢慢开始丢掉对生活的感受力。你开始不说话、不思考、不反应。你每天的声音是笑着的,但身体是僵着的,连上厕所都得掐着时间。我很清楚,我是在用自己的身体,换取一份貌似安全但其实消耗巨大的工作。

那不是焦虑,是麻木。焦虑是你还有余地想别的选择,但麻木是你开始觉得自己没有选择了。我不是不想离职,是我真不知道自己除了“接电话”,还能干嘛。你问我擅长什么?我想了半天,只能说“我会听人骂我而不挂电话”。

我被骗过一次。交了几千块学无货源开店,结果被骗拉黑。我当时真是气不起来,只觉得丢脸。不是被骗的事实,而是被骗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我的认知水平,连分辨骗子的能力都没有。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块被人反复割的老韭菜,又懒又怂,心里有不甘,却不敢反抗。

然后,我开始看书了。因为实在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于是就打开了微信读书,一本接一本地读。我没想着会从书里找到答案,我只是觉得,看进去的时候,脑子里那种空荡荡的感觉,能缓一点。有天我刷到《成事的时间管理》,顺手点进去,一口气读完。那本书不是什么神书,但它让我发现,原来真的有一些人,是靠写作走出了另一种路的。就像脑子里突然有人点了一盏灯,不是很亮,但让我能看清前面哪怕一步也好。

我一开始也不信自己能写,毕竟我语文差到作文靠标点符号凑字数。但写多了之后,我发现写作其实不是让你变得文艺,而是逼你每天对自己诚实。你不能躲,不能混,只能一字一句地把脑子里的东西捋出来,哪怕捋得不顺、写得很烂,但你知道你在动了,在挣扎,在尝试一点一点爬出来。

我写得很慢,经常一个句子要改五六遍。有时候觉得自己真是笨得离谱,怎么别人都能写几千字,我写一段话都要拖一晚上。但我后来学会不和别人比。我知道我就是那种必须一步一步磨的人,我只要不放弃,总归能写出来。我就这样日复一日写了260多天,不是为了哪天能出书、火了、赚多少钱,而是我觉得,只要还能写点东西,我就还没被生活完全吞掉。

我爸今年2月去世了。那段时间我人已经麻木了,什么都不想干。但写作打卡我没有断。不是因为我有毅力,是我知道如果连这件事我都断了,我可能会再也站不起来。那几天我每天凌晨写稿,写着写着哭,哭完了擦擦眼泪继续写。我也不知道那些文字写得好不好,但它们让我撑过来了。

三月份,我请了三天年假,跑去书店写稿。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种工作可以是没有人逼你干,但你却特别想做好。我不再是为了应付谁,而是我自己真的想试试看,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那三天我写了六篇,中稿五篇,收到了人生第一笔稿费,不多,但我那天晚上是笑着睡着的。

你可能会觉得,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还在说这些“初级”的东西,有什么好说的。但我知道,在那个节骨眼上,那几篇稿子,真的是我用全部的力气拉我自己一把。不是赚钱的喜悦,而是那种“我原来还能被需要”的感受,让我觉得自己没那么废。

离职的那天,我站在公司门口,手里还拿着工牌。我有点恍惚,那种“以后没工资了”的焦虑是真实的。但我心里是轻的,我知道我没躲,是我自己选择走出来的。这一步走得笨,但不是被推出来的,是我自己挪的。

现在的收入不稳定,我知道,今天能有两万,下个月也可能只有三千。但我很清楚,我现在是把主动权拿回来了。不是说我想做什么就能立刻成功,而是我终于可以自己决定,我愿意为什么去吃苦。

写作没让我变得特别聪明,也没让我立刻翻身。但它让我学会了,一点点把生活拧回来。不是说多牛,而是我终于开始学着,不再被动地等生活安排我,而是自己去试着安排生活。

写作不是光靠灵感的事,它是让你每天都得直面自己最怂、最累、最想放弃的那一面。但你只要还在写,你就没彻底垮。你就还能继续熬着,往前多走一点点。

33岁不是终点,我甚至觉得这是我真正开始活出自己的起点。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