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人最大的内耗:太着急
2025-07-30

太着急,其实是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那种急,不是脚步快,是整个人心里发慌。你一边想着“我得快点赶上”,一边又有点虚,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赶什么、为什么赶、赶到哪算数。你会下意识地以为,只要够快就能避开失败,但其实是被焦虑牵着跑,一步都没踩在地上。

我以前就是那种人。听谁说某个赛道好,就着急学;看到别人换工作涨薪,就赶紧开始投简历;一看到有人发朋友圈说在某地出差,我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混得太慢了。我的注意力像个浮萍,在外部刺激面前没有半点稳定性。我的每一个“努力”,其实都不是我自己想清楚的选择,而是慌乱之中随便抓住的一根绳子。

太着急的时候,最容易忽视“积累”。你只盯着结果,结果就成了唯一的标准。你想要立竿见影的成果,想要快速的回报,但偏偏你所选择的路径,又不是那种快得起来的事情。于是你开始急,开始怀疑,开始不耐烦。越着急越出错,越错越焦虑,最后干脆不干了。

这个时代对“快”的崇拜简直病态,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变现、跃迁、上岸。没有人愿意停下来,哪怕是一两个月。连停下来喘口气都要找个“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借口,好像不做点什么就要被淘汰。但问题是,真正的积累,是看不见的。它像地下水,埋得很深,你一天一天往下挖,觉得什么都没发生,可其实水位正在慢慢上涨。

但急的人是挖不下去的。你想的是,我一锹下去最好就冒水。如果没有,你就换个地方,再挖一锹。可惜地下水从不为你的“心急”让步。

我也见过那种特别浮躁的做事方式。一件事还没开始思考清楚,就急着安排执行;产品还没测试,就急着上线;方案刚写第一版,就忍不住开始琢磨怎么拿去邀功。太多时候,我们以为是“积极”,其实是没耐心;我们说“要抓紧”,其实是不信过程。你不信积累、不信细节、不信慢慢变好,就只能不断追着那些看起来能快一点的结果跑。

但那样的路走起来太累了。你以为你在冲,其实你只是在漂。你漂得越快,心就越虚,因为你知道你根本没有扎根。

而最让人内耗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你在失败面前毫无准备。你一心想着成功,脑子里没有一套“如果失败该怎么办”的处理机制。你只能靠压榨自己,靠咬牙坚持,靠装作乐观来维持表面的秩序。一旦真出问题,你立刻崩溃,不是被打败,而是被吓倒。

后来我学着慢下来。不是不追求效率,而是不再被结果牵着鼻子走。我试着把注意力放在“今天这一步我是不是走实了”,而不是“我还能不能赶上别人”。我试着相信,有些东西是得熬的,是需要时间的,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一点点发生变化的。

我也在观察,身边那些最让我佩服的人,从来都不急。他们总是缓慢但坚定地做事,一件件解决,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他们也会焦虑,也会烦躁,但他们不会让这些情绪影响自己的节奏。他们尊重时间,也尊重自己的心智成长。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就是你开始允许自己“慢一点”。你不再强求当下就见效,而是愿意投入到那些看起来没用但却必要的事情里。你开始重视基本功、日常训练、沉淀思维,而不是只看绩效、流量和短期数据。

情绪也会因为这种稳定而变得稳重。你不再轻易起火,不再事事插手,不再逼迫身边人都得配合你的节奏。你允许事情按它自己的规律发生,允许别人也有自己的速度,允许这个世界不是时时都给你反应。你开始学会等,学会慢慢观察,学会沉住气。

最重要的,是你开始放下那种“必须现在就成功”的执念。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这件事不是一天两天能见效的。你不再为了一时的落后而焦虑,也不会因为阶段性的停滞就怀疑人生。你看得更远,也走得更稳。

不着急,并不代表不努力。它只是意味着你终于学会把力气用在该用的地方,而不是在慌乱里四处乱撒。

人和树一样,越早学会往下扎根,越能承受风浪,越能站得稳。只可惜,这样的成长,没有捷径,没有应试技巧,也不能靠“鸡血”催出来。

你必须踏实地活、认真地走、慢慢地变。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