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用佛学给自己编程序是对脏器最好的。
2025-07-30

用佛学为自己编程,是对五脏六腑最温柔的一次照拂。

其实身体是听得懂语言的,哪怕只是默念。

这不是迷信。只是如果一个人在内心常常说“我要快点好起来”“我愿意承担”“我已经不再抗拒”,身体真的会像听见了承诺似的,慢慢地,不紧不慢地回应过来。不是立刻改变,而是那种像细雨润物一样的,几乎无法言说的变化。像是某种沉淀之后的松动,就那么一点点,悄无声息地,血流重新流通了,胃也不再绞痛,喉咙不像卡了什么东西似的堵着。你不会觉得神奇,你只会觉得:原来可以这样。

但这不容易。不是对谁都能温柔,不是随时都能讲真话。有时候,是身体替你抗了所有你咽下去没说的话,它替你发怒,替你痛,替你失控,替你崩溃。所以才会突然高烧,突然胃痉挛,突然腿软手麻,说不清为什么,但你知道那不是感冒,也不是过敏,只是你太久没有停下来,好好听一听身体到底在说什么。

那些古老的经文,其实没有那么遥远。它们没有非得要念出来才生效,也不要求你一定信才算数。你哪怕只是静静地坐着,在一呼一吸间观一观自己此刻的心念,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去控制它,而是去看清它的变化,看它起,看它落,看到它怎么来,又怎么走。就像看天上的云,不需要做什么。只是让它自己过去。

我以前以为修行是外在的,像什么清净、戒律、坐禅、素食,后来才明白,那些都是形式,真正的修行,是当我发现自己内心生起一个念头,比如“我撑不住了”,我能不能在当下不批评它,不压制它,也不立刻转移注意力,而是先对它说:嗯,我知道你来了,没关系,我们一起坐一会儿。

这时候其实不是念头被放过了,而是我的身体被放过了。它终于不用再绷着,不用再硬撑。那个“撑不住”的信号终于被承认了,它就不必再用疼痛、用病、用失眠来提醒我什么了。

有时候我在写代码的时候,也会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不是为了做得更快,而是为了看清楚。我会在注释里写下一句话,比如“这里别急”,“这个判断写清楚一点”,“你已经尽力了”,别人看不懂,我自己知道就行。这不是自我安慰,而是某种陪伴,就像你在给另一个版本的自己写信,说我知道你正在努力,我陪你。

以前我写程序,是为了控制,是为了逻辑完整,是为了不出错。现在,我慢慢学着让代码也有呼吸感,就像经文中那些空白,那些停顿,那些看似无意义的留白,其实是让心有个安放的地方。我不再害怕慢,因为慢的时候我才能看见哪些是我习惯性想要逃开的,那些不断想要快进的地方,其实藏着我最不愿面对的感受。

比如,有些函数我写得特别复杂,不是因为需求真的复杂,而是我在某个层面上不敢让它简单。我怕别人看见简单之后问我“就这样吗”,我怕那个“就这样吗”其实是在问我整个人生“就这样吗”。但我又答不上来。所以我就把代码搞复杂一点,搞得安全一点,搞得像是我有在努力了。可身体骗不了人,心也骗不了。那种“我正在用代码掩盖心虚”的感觉,会一点点在肩膀上、后背上、胃里、颈椎里留下印记。

我现在越来越珍惜那些能把代码写得安静的人。他们不是不怕改,不是没有压迫感,而是能在极大的压力下还不自乱阵脚,能在混乱中找到一点秩序的节奏。我想那可能是一种修出来的稳定感,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坐几个时辰不动,其实不是靠忍耐,是靠和自己达成了某种深层的和解。

我自己还做不到。很多时候还是焦虑,还是着急上线,还是担心别人觉得我没用。但我会在这些时刻,停下来,在键盘上敲完一句代码之后,闭上眼哪怕三秒钟,也算是对自己说了一句“我知道你累了”。不需要说出口,但身体听得懂。

用佛学给自己编程序,不是迷信技术的灵性,也不是用宗教逃避现实的苛刻。只是终于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个整体来看,而不是一台总要高效运转的机器。终于愿意把那些忍了很久的怒、委屈、怕失败、怕失控,慢慢地,像修 bug 一样一点点找出来,改掉。

其实没有什么bug是真正“突然”的,它们一直都在,只是你没有看。现在你看了,它就松了。

人不是靠拼命优化才变好,而是靠逐渐放松,放松到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混乱和不安。像佛经里说的“随顺本性”,不是放纵,而是信任。信任身体、信任心、信任那个在一切压力下依然愿意缓缓前行的自己。

哪怕只是一句念头,哪怕只是“愿我平安”,都不必小看。那句话本身,就是一个新的起点。

如夜話,至此。